《纺纱学》实践教学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纺纱学》实践教学的探索

刘云王秋霞

刘云王秋霞(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中图分类号:G420

摘要:《纺纱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有很强的实践性。新课改增加了实践课的课时量,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出素质好,动手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

关键词:实践;探索;纺纱学

《纺纱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掌握它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到生产中去实践领会。新课改缩短了理论课的课时量,增加了实践课的课时量,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搞好《纺纱学》实践环节的教学呢?本文对此做了一些探索。

“学中做,做中学”,是我们实践教学的理念,“学中做”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学”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对本专业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掌握专业实践的基本技能。“做中学”强调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反思,在实践体系的“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中做,做中学”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认识实习: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真正落实,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1],我们系在学习专业课前进行纺纱认识实习,使学生们对本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了解,比较好地掌握整个纺纱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的种类、用途、及主要机构。传统的认识实习基本上是学生参观几个工厂、企业,目前我们将实习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为了增强学生们对纺纱专业的了解,使学生那家立对纺纱专业的学习兴趣,我们将实习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展示给同学们,利用各种图片资料、设备模拟动画及纺织厂里实际拍摄到的生产流程视频文件,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首先了解实习的全过程,做到心里有数;(2)在实验室中,按小组让学生在纺纱的各工序上轮流进行实习,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对纺纱专业知识有个初步认识;(3)带学生去郑州棉一棉公司和郑州四棉公司等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企业有专人带领与介绍,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纺纱生产的设备配置情况及生产的工艺全流程,也可以了解保全、保养、试验室、空调等部门及其工作等情况,使学生得到一次真正的实践洗礼,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理论课间实验:讲授纺纱设备时,采用课堂讲授与纺纱设备现场教学[2]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纺织企业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以增加学生对纺纱设备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如在讲并条机的时候,我会指着并条机上各部件的实物把并条的工艺流程给学生讲一遍,通过这个实习使学生就对导条架、导条罗拉、给棉罗拉及牵伸罗拉等有相对位置及工作原理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具体的认识。使学生学到的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而理论课的学习更加扎实牢固[2]。

3.纺纱设备保全实习:通过纺纱设备保全实习,加深和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和掌握粗纱机等机器设备的结构,机器的拆装顺序,根据产品工艺调试机器的方法,并能够对机器设备的一般故障能够给予排除等。

4.纱线的试纺: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设计不同特数和不同混纺比的纱线,查阅各类的参考书,综合运用全部纺纱的有关知识进行工艺试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综合应用,学生们纺出了自己的纱线后,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从而对本专业更加热爱。

5.毕业实习:学生分散到洛阳白马、郑州三棉、雅戈尔等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弥补了学校设备的不足,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学生提前接触实际、认识企业、了解职业要求,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和岗位上掌握应用知识,利于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同时毕业实习在企业进行,便于企业与学生间相互了解,毕业生就业时双方减少了肓目性,去年我们多名学生毕业实习后直接留在了雅戈尔等实习单位。

6.参加设计竞赛: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如在2009年鲁詹等同学荣获教育部纺织服装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对纺纱类教学的兴趣,培养、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实现纱线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结束语:通过对《纺纱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欢迎。郑州四棉公司总工刘萍说:“你们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素质好,动手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能较快、较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企业欢迎这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学佳,缪爱东.纺织材料学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45-147

[2]扈涛.教学方法导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3):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