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转型进程中的文化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7
/ 2

县级公立医院转型进程中的文化实践与思考

周春燕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1)

【摘要】通过针对医院移交转型进程中构建文化管理体系的背景分析,从廉政、惠民、团队、制度、干部等方面,结合文化理念的确立、文化载体的创新、文化治理的推进和治理成效方面进行实践和总结,提出了文化管理对基层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构建基层医院文化管理体系进行思考与讨论。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转型;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243-02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院特色的专属,包含文化理论、价值取向、工作方式和行为准则等。优秀的医院文化不是自然生成,而是在高度文化自觉的意识中的积极倡导、精心培植、漫长而坚持不懈的建设所造就,并且致力形成相对成熟的文化体系,主要包括理念体系、制度体系和传播体系,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和凝聚职工的归属感和创造性[1]。

1.背景

医院地处川西北一县级市,该市以工业与旅游业为主导,据市统计局2017年鉴数据,全市幅员面积27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9万。政府举办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11个,其中三级乙等综合医院3所,三级乙等中医医院1所;社会举办的民办医疗机构216个;基层医疗机构446个。医疗卫生资源丰富,医疗服务竞争尤为激烈,面对医疗设施、就医环境的日趋同质,“文化兴院”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2.具体实践

2.1与时俱进,理念先行,用文化体系准确转型定位

2.1.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精神,初步完成了灾后重建的医院做出清晰定位:打破路径依赖,突破区域局限,以新观念激发新潜力。启动了“五优医院、三大工程”建设:即:优良技术、优秀人才、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惠价格;质量工程、形象工程、人才工程;提出“大医精诚,德业并修”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尊重、责任、诚信、关爱”的医院精神。

2.1.2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完成了移交地方后体系融合的医院,提出了“三创新、四体系”管理模式,即:理念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安全体系、现代服务体系、健康循环体系、预算与运营体系。

2.2渠道交互,理念落地,用文化载体多维营造氛围

2.2.1立足“传承、创新”的文化战略,自2009年以来,推进了“主题年+文化月”工程,即根据医院战略方向,将转型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为医院的年度主题,再围绕“主题年”定位,确立当年度的“文化主题”,以每年的五月为活动时段,集中开展包括理念提升、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文体比赛、先进选树等系列文化活动,从而达到让全院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明晰目标、提升效能的目的,让职工主动融入医院的改革发展。

2.2.2通过“视觉、内涵”两个角度,以“友好、美观”为原则,规范院、科、功能区三级标识及导示对话平台,不断规范视觉识别系统;以“健康、软文”为原则,用通俗易懂的“新型”交流方式连接社会需求,增强了医院新定位与大众的和谐互动[1]。

2.3创新引领,突出重点,用文化特色持续增强品牌自信

2.3.1廉政文化作为拥有近两百名党员,百余名中干的基层党委,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为指导,通过会前学法、管理讲座、廉政党课、承诺行动、专题约谈等方式,健全廉政建设惩防体系;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指导,通过廉洁合同、医德考评、专项督查等方式,健全监督执纪问责体系;通过梳理廉政风险点,针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动态监督,积极用好“四种形态”,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党务公开、院务公开”,要求全院干群树牢“规矩意识、大局意识”。

2.3.2惠民文化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借力双向转诊医院、全省医保异地就医信息联网平台、同级结果互认等措施,形成便捷、通畅的医联体系和远程会诊渠道;主动与精准帮扶站点建立了爱心通道,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措施,杜绝在我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同时大力推进“优秀骨干嵌入式”帮扶,做到“帮扶一个地方,树立一个标杆”。通过双向转诊、慢病筛查、巡回医疗、医疗救助等方式,有的放矢推动分级诊疗进程。通过物资援助、技术帮扶、继续教育、协作共建等方式,不断提升帮扶效能,形成了卫生扶技、助困扶志、健康扶贫、医联扶弱的“协同帮扶式”样板。

2.3.3制度文化根据《三级医院建设标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针对功能定位、质量安全、医院管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引入SOP标准作业体系和品管圈方式进行全程品质管理,聚焦渠道瓶颈工作,通过提升患者、职工和社会三方满意度达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直接责任人“三环相扣”的综合考评机制;聚焦制度中的瓶颈问题,探索以“作风为主导”,工作效能、履职状态、监督管控“三位一体”的动态督导机制;聚焦执行力落地,建立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基层科室、主管部门、联系领导“三方联动”的协同管理体系,养成科室的规范意识与职工的岗位意识;从价值认同、言行规范、日常监管等方面建立标准,培育医院的文明态与仪式感。

3.思考

3.1实践证明,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文化管理可以说是对科学管理的一种超越,并且必将取代科学管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医院的主流管理模式。

3.2在转型转轨过程中的县级医院,存在着政府扶持不足,学科建设无力、人才队伍不稳定等先天不足,基层医务人员在新环境新模式的融入中,工作状态时常陷入浮躁与茫然,单纯的资金投入、环境改造无法彻底解决积淀已久的深层次问题。只有从文化管理入手,激发职工对职业使命的思考,才能将医院的发展化成医务人员的自动自发。

3.3文化建设不仅要有文化载体的上的创新,还需要管理者自身视野的拓展与能力的修练,更需要随着医院的发展与文化的积淀不断的调适与更新的,方能成就一个团队的核心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德.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

[2]祁盼盼,崔月英.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与路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