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提升数学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活用教材提升数学素养

翟丽萍

翟丽萍山东省平度市常州路小学266700

数学素养,不但包括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还包括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涵盖创新意识、数学的美学价值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素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感悟得以逐步提升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强化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意识,而且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我们要巧妙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

利用教材中插入的数学背景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发挥数学文化的作用,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发展的整体和深层认识。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有价值的资源,适时向学生介绍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数学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等,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领悟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做数学

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多样的教学情境,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讲解数学知识,使之产生亲切感与新奇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热爱数学,用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和感受知识的形成、探究过程。

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以儿童非常喜欢的“看魔术”为背景,创设“变花——变葫芦——变鸽子”等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将数学知识与多彩的舞台场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在有趣的魔术表演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究的状态,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丰收园——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

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总结自己对本单元学习的表现、收获和困惑。

比如一年级可以采用“自忆自说——组内交流评价涂‘苹果’——展示评价结果—教师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年级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提高了教学要求,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收获、困惑和表现写下来,内容由全面、真实逐步向全面、深刻、真实过渡,形成了:“自忆自说——分组交流评价——形成文字——全班交流——评选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

进入三、四年级,我在优美完整的语言文字中插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图案,形成图文并茂的丰收园:运用“师生反思——设计制作——组内交流评选优秀作品—全班展示交流优秀作品,教师点评——展览优秀作品的模式来完成丰收园的教学。

教学五、六年级时,我针对有创意的优秀学生作品和青岛版数学教材特色及每个单元回顾与整理的编排形式,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的丰收园,学生们不但会设计制作一个单元的丰收园,而且还会设计制作整个一册数学书的丰收园,更加可喜的是: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跳出教材,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苹果篮”改成“苹果树、花、气球、星星”等,五个不同的苹果(积极、合作、会想、会问、会用)自然就被他们换成了自己喜爱的气球、花瓣、星星等;有的学生用框架、枝叉、表格、网络图等方法来梳理知识;有的学生模仿回顾整理的形式把单元信息窗个数或整册书的单元个数,设计成几个不同的版块;有的学生根据单元信息窗个数或整册书的单元个数,选取一个恰当的字(如介、大、田、木等)或几个不同的几何图形表示信息窗的个数或整册书的单元个数,来设计丰收园版面,并把自己的表现、困惑及知识点巧妙地穿插在里面;还有少数的学生借助黑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设计丰收园。

四、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人人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理念支持下,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大力向生活靠拢,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内容为素材,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大幅的插图、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练习题、实践活动、综合应用等几乎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设计了“走进果蔬会、采访果品加工厂、采访果品包装车间”三个主题生活情境,构成具有纵向联系的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平均每分钟生产果汁多少瓶?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形成问题串,在解决这些贴近生活、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过程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兴致盎然,不仅理解和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和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达到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