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关于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李洪忠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李洪忠山东省宁阳第二十一中学271404

摘要:改变班级管理策略,让学生自觉参与,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位置,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然后明确每个学生的职责,做好上岗培训,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辅导,最后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与激励,增强学生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

关键词:必要性实施步骤策略

有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在“授之以渔”的基础上还要授之渔场,给孩子们宽阔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学生只有在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挖掘潜能,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以及班级实际情况,我逐步把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初见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班主任应转变角色,端正自己的位置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成员来自四面八方,家庭情况不同,班主任不能把自己定为这个家庭的管家,不要事无大小都去过问、参与、监督,班主任应该是决策者、领导者和辅导员。从接手一个新班级的那一刻开始,就应着手构思班级奋斗目标,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管理的方法方式等。合理、充分地利用学生、家长资源,分担各项事务。在学生遇到问题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适时指引与辅导,帮助他们走出迷区。

二、明确班委会各成员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

这是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关键。班主任根据班级自主管理的需要,设立班长、副班长、团支书记、学习委员、各科科代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带读员、值日组长、平台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分工要细致,每一个岗位做什么,要怎么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门窗管理员,每天上下午放学关好门窗,才能离开教室;平台管理员,每节下课后,做好平台的保洁工作,上下午放学关好平台,按下电源,平台有故障,及时向老师反映,学会找相关的学校管理员维修……然后通过自荐或别人推荐的方式确定每个岗位的管理员,确保人人有职务,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我是班集体的一员,班集体是我们大家的,理应分担一份义务,齐心合力搞好班集体。

三、对班委会成员进行上岗培训,掌握自己的工作方法

对学生任职前进行上岗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工作,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管理好班级。岗前培训,首先让每一位小干部熟记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的分工,每天早上到校,对着职责表读一次属于自己的工作内容。接着,从简单到复杂,逐个辅导,教会他们该怎么操作。

例如体育委员怎样组织同学们快速集合,途中如何整顿队伍……负责课间纪律检查、眼保健操检查等,这些工作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班主任要协助他们制定评价表和评价标准,教会他们如何评价同学们的表现,每周一总结,公布评比结果,并用加星或其他形式奖励优秀者。

四、把班会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每周的班会时间绝对不能被其他课或活动占用,让学生认识到班会是一节十分重要的课。班会的主题也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结合当前的形势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辩论的热情。

其次,班会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好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组织、实施,班主任则充当“幕后功臣”的角色。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让他们参与整个过程,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改革评价制度,明确奖罚措施

俗语:“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班集体——学校的细胞也必须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这两点可以作为学生行为表现的指南和个人评价的标准,学生明白了奋斗方向,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

首先,在开学初就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学校一日常规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

其次,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制度,制定学生积分方案:个人积分基本分100分,在此基础上加分或减分,加减分情况根据班级制定制度实施,从作业、劳动、自行车、纪律、团结等各方面进行评定,分为优(80分以上)、良(70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最后,全班评出“十好少年”,可以从学习、尊师、习惯、卫生、守纪、团结、爱心、诚信、特长、劳动等十个方面进行评定,这一点必须全班学生都参加,也包括任课老师。评选时要根据平时班干部记录的“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平时在校的奖惩情况)为依据,结合学生、任课老师及班主任的评定,选出“十好少年”的人员。

总之,我们要给学生一个锻炼的平台让他们施展才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管理、分析及处理事务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将会得到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