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情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史腾蛟

(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中心小学,湖北枣阳441203)

摘要: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语文的学科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的一种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法。情景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的情景化教学,标志着目前新课程改革所获取的重要进步,它能将教学中的知识、情感、价值等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融合,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与此同时,它还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景化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引言: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伴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展示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灿烂前景。手段是基于目的的,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关键是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情景化教学既要创设得当的情景,又要让学生进行情景的体验与讨论,然后才能将所学知识与情景联系起来,小学语文教师为此需要做出很多努力。

一、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的概念

情景化教学指的是情境、境地,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各类情况的结合或者相对的境况。情景教学关键的是“情境”,从小学语文的教学角度来讲,语文情景指的是在语文教学时间过程中开展的语文相关的条件因素,属于一种优化后的教学环境。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调节学生的情绪,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基础,包含了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思想感情,并且也是语文知识形成的背景。简而言之,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是“情”与“境”的相互结合,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对应到相应的环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而创设初相应的具体教学情景。

情感的辅助来源于音乐,形象的显示生活反映出了审美特性。也正是音乐具有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感染,有效的使高年级学生建立起具有情感的审美特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学生熟悉的声音,并且配上相应的画面,将学生引入到其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在音乐播放结束后,询问学生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运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上述学习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想象力,还能锻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程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教师设置情景依据自身意愿,导致教学内容出现了偏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情景化教学,能够有效增强知识与内容的生动性。但是,目前发现许多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时间活动时,将一切教学知识点都加入了情景元素,造成教学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质量不能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部分教师随意设定情景,生硬的运用一些不能很好进行表现的情景,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注意力过多的投入到情景中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情景化教学强调了“境”却忽略了情,造成了文本情感的理解失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采用了情景化教学却忽略了文本的情感与思想,造成学生的错误理解,甚至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的误解。小学语文教学中情与境都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应当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本作者创造的意境以及情感表达。

三、情景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心中充满着好奇与想象,而小学语文恰恰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引用情景化教学,以下列举出情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情景化教学在语文课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播放,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中华少年》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图片与音乐,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通过人物模仿创设情景

小学生还处于学习感知新事物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对于任何感兴趣的事物都能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教材中的任意角色,让学生针对他们的特征进行模仿,使学生能够亲身融入到角色中,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三)通过教学实践创设情景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要求,引导学生走进情景,并且利用实际生活的场景进行教学场景设置。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本的魅力,语言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情景设定,根据自身的感受,将乡下的景色通过写作描绘出来,人物形象通过写作描绘出来。有了亲身的观察与时间,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感而发。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

(四)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情景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营造出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体验过程中处于自愿的状态,在学习中可以激发出更高的激情。教师应当与学生成为朋友,为其全身心的提供服务,在对其需要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应当在情景化教学中做到,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耐心的听取,对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重视,关心学生的生活,树立学习榜样,保持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互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广泛的应用推广。但是,万事万物都应当保持一个恰如其分的度,若是过度、广泛的使用,则会给教学带来更多的问题与漏洞。因此,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应当避免为了情景化教学而创造情景,应当将情景化教学运用得当,真正落实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59-159

[2]姚爱真.情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上旬,2019(3).

[3]赵艳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快乐阅读,2013(22):62-62.

[4]陈允孟.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4(6):118-119.

作者简介:史腾蛟(1977.08-),男,湖北枣阳人,学历:本科,职称:中二,现工作或学习单位:现任教枣阳市鹿头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