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兴趣,发掘创造潜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关注学生兴趣,发掘创造潜能

李顺

山东省宁阳县第三小学271400

谈论起如今的教育教学,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的学生,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或学业上都是非常勤奋的。在我们爱岗敬业的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下,大部分孩子都具有了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我们扎实的基础教育也让孩子们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在许多高水平、高难度的国际考试中他们往往会脱颖而出,令许多外国学生难以望其项背。就在我们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津津乐道时,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匮乏。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做事,我们的学生绝对完成得非常优秀;而面对一些新的情况或问题时,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当我们回过头反思这些问题时,大家就形成了共识: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人才!

问题清楚了,方向明确了,到底该如何实施呢?许多时候我都在琢磨这个问题。那天,在教学中,一个学生的做法让我顿觉眼前一亮。课本内容讲述的是李白的经典诗作《将进酒》。我感觉自己的古典文学学的还比较不错,于是就滔滔不绝地给孩子们讲起来,又是讲节奏,又是讲背景,又是讲写法,又是讲感情。我本来以为孩子们会被我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打动,然而事实而却并非如此,许多孩子都恹恹欲睡,根本听不进去,我就好像是在唱独角戏。当时我就非常气愤,就在这时我发现有个孩子不但不听,还在那里画画,于是我大步走过去,想着“教训”他一顿,可就在我看他的画时,顿时愣住了:清晰的线条,勾勒出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的姿态彰显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朦胧灯光下,隐约可视的苍颜老者圈点着对“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感悟;零星点缀的碎银,欢饮达旦的场面,让我仿佛看到了“主人何须言钱少”“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迈……

我正看得入神,这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错了,我上课不应该画画。”顿了顿,他又说:“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记住这首古诗”,说完他低下了头。本来我一脸的怒气此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原本打算对孩子的批评也换做了表扬……

后来,当我反思这件事的时候,我又有了新的感悟:我们一直倡导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这些,有时候甚至背道而驰。古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己之所欲,勿施于人”,我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理解古诗,孩子们可能不喜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解读方式。细想起来,古诗本身魅力无穷,可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学生的兴趣可能也不相吻合。学生们喜欢绘画想象,喜欢生活的艳丽多姿,喜欢学习时的轻松随意,更喜欢把自己独特的认识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看来,他们用绘画来诠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既是自己的兴趣使然,同时也是创造性火花的灵感的乍现。我们时时讲创造,事事想创造,真正创造的源泉在哪里?那就在对学生兴趣的关注和发掘里。根植于学生兴趣的教学,往往比单一的教给学生各种知识的教学更有效。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之下,我很注意营造开放式的课堂,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扶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活跃思维,使他们真正不拘一格,从小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

例如,另一次古诗指导课,学的是胡令能的七言绝句《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学生们读得有滋有味。期间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能把这首古诗改变成一个小话剧。”这个主意不错,我把这个学生的想法告诉了其他的学生,大家也都跃跃欲试。同学们经过几分钟的酝酿,把他们改变的作品呈现了出来。

学生改编的小话剧:

[地点]湖水边。[人物]蓬头稚子、路人。路人(问路):“借问:去……路怎么走?”稚子(遥招手):“我在钓鱼,怕惊动了鱼儿,不能告诉你”。

看上去这不过是一些简单的文字游戏,似乎只是仅仅加上了几个标点符号。然而,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敏捷的思维反应、过硬的文字功底和出色的表达能力,恐怕就是一些成年人也很难做到在顷刻之间就能把意思概括得如此精妙而且迅捷地表述出来。

当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说孩子们想做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兴趣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进步。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一些“小书”都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小书”文字浅显易懂,又有大量的漫画插图,许多内容也都非常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它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对于这些“小书”,我们到底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1.我认为可以让学生看,但是要有所选择。否则,学生们通过阅读不但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并且有些“小书”的字体太小,长期阅读会影响学生们视力。

2.对于一些比较好的书目,学生们阅读之后,可以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样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们都是具有想象力的,对于一些他们特别喜爱的书目,可以让他们在看完后进行故事续编。最好分为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编得最好。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一些特别简单的书目就不适合他们阅读了,这时我们就应该为学生推荐一些更适合他们的读物,不能只照顾学生的兴趣了。我们要在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