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园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园设计

房继光宋桂然刘万平王雅丽郑美静

房继光FANGJi-guang曰宋桂然SONGGui-ran曰刘万平LIUWan-ping曰王雅丽WANGYa-li曰郑美静ZHENGMei-jing(天津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天津300221)(TianjinInformationEngineeringSchool,Tianjin300221,China)

Abstract:Asthebiggestopenareaofaresidentialcommunity,communityparkisthemajordailyactivitysiteofresidents.Residents'dailyactivities,likeculturaleducation,recreation,anddailyrestareusuallyatthecommunitypark,soabeautifulandcleancommunityparkseemsindispensibleforresidents'goodqualityoflife,anditalsoreflectsthelevelofurbandevelopment.Theplanninganddesignofcommunityparkshouldbeconsistentwiththe"people-oriented"concept.Agoodcommunityparkshouldnotonlyhavealargeareaofgreensite,butalsohavefacilitiesforrecreationactivitiestoimprovethelivingenvironmentandlifequality,eventoletpeopleclosetonature.关键词院以人为本;社区公园;规划设计Keywords:people-oriented;communitypark;planninganddesign中图分类号院TU986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6-0328-020

引言现代城市生活日益紧张,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空气、水体的污染更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十分压抑,城市居民对良好环境和纯净自然风光的渴望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园设计就是从人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出发在居民区内部营造居住区环境和建设绿色生态体系,以满足人际交往、感情沟通、放松心情的需求。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园设计方法有一下几种。

社区公园,在一般人看来好像是城市水泥城墙钢筋森林中的一片“绿洲”,是城市居民区的“后花园”,社区公园自然景象丰盛,植物繁茂,山水姿色美丽,能够用最真实的自然景色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这种公园的自身定位要求其设计一定要环境优美、亲切宜人,流动的水体,惟妙惟肖的假山,四季盛开的鲜花,自然植物必不可少。

1.1水体设计“水为万物之源”,有水才会有生命。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们,很少有机会能感受自然界水体的魅力,除了每年为数不多的几次旅游机会外,很少有时间仔细享受自然界水体之美。人类原始生命是从绿色海洋中走出来的,人类对纯净的水源自然有一种亲切之感。社区公园自身功能定位是城市社区的后花园,是社区生活的桃花源,这就要求社区公园在设计施工时必须要满足人们对水源的需要,满足人们对于纯净自然水体的渴望。公园自然水体的设计应照顾到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个性需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人个性爱好、生活习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要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尽可能的去满足适应所有居民的娱乐休闲需要。儿童区的水体设计要侧重满足儿童的玩耍,嬉闹;中青年区的水体设计要能够让人舒缓减压;老年人的水体设计要注意养生保健,舒适身心。

1.2植物配置设计植物是社区公园的主要特色,层次分明,色调均匀的社区植物是社区环境的最主要承载物。绿色的树木,鲜艳的花朵,色彩纷呈的枝叶是一个社区公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符合人们欣赏习惯的植物分布,能够更清楚的展示自然美和体现人与自然有和谐关系。因此,社区公园植物选择与配置上,一是要尽量选用乡土品种,做到“适地适树”;二是树体大小上切忌盲目追求瞬时效果,移栽大树和古树;三是植物的组合和配置上要注重疏密得当以及植物之间的相容性;四是要从立体空间的角度,对植物个体进行结构定位。

2交往空间设计高质量的社区公园设计除了优美的植物,纯净的水源,生动丰富的假山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内部空间结构的设计布局。合理的空间设计结构不仅能充分利用空间,减少社区公园空间浪费,还可以拉近园区景色与人的距离,让游人感觉舒适、亲切。合理分离不同群体的园区景色,做到别致有序,紧密搭配,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能充分享受自己的空间。

2.1空间界线的处理空间的边界可以是堆出来的地形、护墙、台阶,还可以是长椅的靠背,既可以为青少年利用又可以被老年人或其他人利用。因为绿地中的公众活动应该让路过的人、住在附近的人能够观察到活动进行的情况,以决定是否加入,所以绿地的边界不能过于封闭,在适当的地方应该开敞。

2.2座位布置合理的座位布置是园区游人享受景色的基础,在设计坐位时的安排应以满足人们希望的社交方式来进行布置。两把垂直布置的长椅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一条放在另一条的后面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果面对面放置,近则容易产生压迫、局促感,远则易割断彼此间交流,不利人们交往。

3园路设计3.1园路设计原则园路系统是公园景观设计的骨架,设计时应贯彻以下两条原则:一是步行者优先原则。即在公园道路景观设计中,强调行人在公共环境中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形游步道原则。即设计时应从居民的行为特点出发,设置环形游步道系统,使居民通过运动,减缓压力,并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诸多益处,改善心血管循环状况,减轻成人和儿童抑郁现象。

3.2园路布置社区公园内的园路具有特定的服务对象,人流量相对稳定,并且其场地有限,因此园路设计不宜过宽,为方便轮椅转弯,道路宽度为5英尺以上。一般分为三级:主干道、次干道和散步道。园路的布局应结合园林景观和活动场地的布局,兼顾游览交通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充分体现园林空间布局的分隔、流通与穿插,使公园的空间呈现丰富的多样性。

4功能区设计4.1游览休憩区老年人群是社区公园的活动主体,形式主要有:闲坐聊天、带小孩、散步等。在老人活动场内应多设些桌椅坐凳,便于下棋、打牌、聊天等。老人活动场一定要做铺装地面,以便开展多种活动,铺装地要预留种植池。

4.2文化宣传区主要有棋牌娱乐、吹拉弹唱、阅读写作、宣传表演等,多为居民自发组织,也要求社会或官方文化组织机构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场地设施上做出相应的内容布置。从建设现状来看,大部分的社区公园都有文化园地及文化宣传设施的设置。

4.3康体活动区主要有踢毽球、跳舞、太极拳、器械健身、球类运动等等民间体育活动。社区公园相应地提供大草坪、林荫广场等活动空间。

4.4儿童游乐区针对儿童活动多样性的需求,设计应融参与性、多样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儿童创造轻松、自然、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可采用活动量适中的智力型、体力型活动设施,如沙坑、滑梯、转盘、翘翘板等,具有“寓教于乐”的潜在作用,让儿童们在游乐中增长知识。儿童游戏场的位置,要便于儿童前往和家长照顾,也要避免干扰居民,一般设在人口附近稍靠边缘独立地段,旁边应设坐凳供家长休息用。

5结语随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人口和居住密度增大等问题的日益突显,社区公园中的公共开放空间将会显得日益重要,它已经成为了人们改善生活品质。体现“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社区公园,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为大家营造自然的居住环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引导大家健康生活,让我们共创人们美好的“城市公共客厅”。

参考文献院[1]刘纯清.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一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要求全国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J].园林科技,2006(04).[2]马建业.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马归民.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场地的人性化设计[J].知识经济,2011(17).[4](美)托马斯.罗斯,顾卫华译.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援

来源期刊

价值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