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新生儿胆红素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6例新生儿胆红素的病因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治疗及光照疗法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6例新生儿,其中94例好转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新生儿的胆红素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取得家长的信任,更好的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光照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会出现各种并发,而就是其中之一,而此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将引起其他严重病症,最终加剧患者的病情,并影响原发疾病治疗效果。因此,强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将针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此病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连锁Ig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因明确诊断的X连锁Ig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3岁9个月的男孩,因"反复口腔溃疡3个月,间断发热伴腹痛2月余"入我院消化科,完善口腔黏膜活检,胃镜、肠镜等检查,病初诊断肠白塞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给予甲泼尼龙、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患儿症状无好转,随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气腹、血小板减少、马尔尼菲青霉菌真菌血症转入PICU。病程中患儿相继发生膈下脓肿、脓胸,最终经外科干预,先后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泰能、舒普深、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抗感染,多次丙种球蛋白输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到CD40LG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c.707 C>A,p.S263X),来源母亲,诊断X连锁IgM明确。结论X连锁IgM临床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诊断是金标准,预后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改善体液免疫缺陷造成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

  • 标签: X连锁高IgM血症 口腔溃疡 中性粒细胞减少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胆红素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取80例胆红素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80例正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新生儿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数值,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血清总胆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正常组没有明显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以蓝光光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后,新生儿的胆红素基本治愈,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在医学上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各个领域的疾病几乎都可以找到治疗的方法,即使不能够从根本上治疗,最起码也能控制疾病发展的速度。在临床上被看作很多疾病发作的信号,例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及血栓等,而患者一旦患上由引起的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话,对其正常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的治疗在临床上很重要。红花注射液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在治疗一些疾病上有很大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外伤,对于冠心病等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就红花注射液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治疗 高黏血症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蓝光床与蓝光箱治疗胆红素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60例胆红素,符合光疗指针且直接胆红素基本正常,仅以间接胆红素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蓝光箱,治疗组使用蓝光床,每天照射12h,连续照射3天,观察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光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值下降显著,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光疗副作用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蓝光床与蓝光箱比较,具有疗效好、方便、舒适、副作用少等优点。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治疗 光疗法 蓝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临床诊疗。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5例新生儿胆红素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蓝光照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黄疸指数的变化,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黄疸指数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黄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确诊为新生儿胆红素基础上,给予患儿蓝光照射结合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诊疗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胆红素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在治疗新生儿胆红素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片1日3次,每次1/2片,温水或加入牛奶中口服。结果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治疗黄疸,消退的时间为4±1.5天,对照组5±2.5天,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片辅佐治疗新生儿胆红素有良好的效果,黄疸消退的平均时间缩短。

  • 标签: 双歧杆菌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换血新生儿安全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换血治疗成功治愈,1例好转出院,2例自动出院。结论加强换血治疗的安全管理,可确保患儿换血过程的安全,同时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治疗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胆红素吸附在胆红素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胆红素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血浆吸附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两组患者胆红素、治疗结局。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浆吸附治疗后血清TBIL明显下降,PTA明显上升(P<0.05),ALT和PLT水平下降程度不明显。两组治疗后TBIL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后2周最为明显,表明血浆吸附治疗2周对血清胆红素的清除能力最强

  • 标签: 血浆胆红素吸附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方法根据新生儿特点和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采取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40例患儿,36例好转出院,4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治疗新生儿胆红素,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未结合胆红素 光照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胆红素(简称胆)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后辅以光疗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64例新生儿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后24h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UC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的的变化。结果64例患儿换血后有14例Hb值、HCT值上升,上升幅度较高,P<0.05,50例换血后Hb、HCT值下降,下降幅度较大,P<0.05,所有病例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降低,P<0.05,所有病例均一次换血成功,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新生儿胆红素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方便;并辅以光疗能治疗,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的血清胆红素。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疗法 光疗
  • 简介:目的观察思连康治疗新生儿间接胆红素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新生儿胆红素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连康,每次1片(0.5g/片),每日2次,用温水(〈40℃)送服治疗,对2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治愈时间、7d治疗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思连康是治疗新生儿胆红素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 标签: 思连康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引起新生儿重症胆红素的原因,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选择从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484名新生儿,其中包含确诊为重症胆红素的242名新生儿(观察组)和242名未见重症胆红素症状新生儿(空白组)。通过整理两组新生儿从分娩到28天的健康记录和身体状况,分析了新生儿感染、窒息、早产、溶血和窒息等因素对新生儿患重症胆红素的影响。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空白组新生儿的生理数据分析,找到对其患重症胆红素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感染、窒息、早产和溶血。了解新生儿重症胆红素可能的发病原因对于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