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体移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移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体移植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能够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恢复所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自体骨移植 股骨干骨折 骨折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舌癌半舌以上切除、口底及患侧下颌切除,带血管胸大肌皮瓣修复口底,并动静脉吻合骼移植重建下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舌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并即刻全面修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45-68岁,均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结果患者口底肌皮瓣成活良好,下颌重建均取得成功,仅1例,术后1年复查升支吸收较多,双向成活100%。术后随访8年,生存率超过5年,其中12例超过8年。结果35例病人手术时间8-12小时(除血管吻合外,余均需术者操作)出血量均超过800ml,平均输血600ml。结论本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术后康复时间略显长些,但是病人一周内均可下床活动,1-3个月可适度活动,3-6个月可基本恢复,能进食半流质及较稀软饮食,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的信心。

  • 标签: 舌癌 口底 下颌骨 髂骨 血管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选择跟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同种异体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跟骨折采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跟骨折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盲选平均分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跟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手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患者手术后优良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②患者手术后MARYLAND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③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应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显著,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跟骨板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跟骨折患者,选取时段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而予以跟板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Maryland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外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运用端一端加压、EEL或EBIT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85例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结果85例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均获性愈合,并一期完成了肢体长度的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l2/一l倍较适宜;术后1周内应每天在传感器的监测下将压力量调整至初始值;对单纯性不连仅需端一端加压即可;伴有患肢短缩的不连,缺损幅度小于原长度15%时,可安全采用EECL方法,缺损幅度为15-20%时,需在脉冲多谱勒血流测定仪监测下谨慎采用;若缺损幅度大于20%时则必须采用SBTL方法治疗。外固定是治疗感染性不连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牢稳固定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
  • 简介: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是来源于移植肝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激活、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对受体组织发起的破坏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严重的腹泻和明显的低白细胞、低血小板血症,最终导致严重的感染和出血,但肝功正常。该病的诊断目前还缺乏敏感和特异性的方法,治疗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减低免疫抑制剂与支持治疗,但效果不佳,死亡率高达85%。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的移植部位对睾丸移植效果的影响,以探索建立疾病模型小鼠安全保存的新方法。方法按移植部位的不同分为3组:背部皮下组,睾丸白膜内组和肾包膜下组。移植后处死受体鼠回收移植物。测试和分析受体精囊的重量,移植物存活率,回收物增重的倍数和生殖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不同实验组移植睾丸的生殖细胞分化差异显著。睾丸白膜内组的分化情况最好与假移植对照组相似;背部皮下移植组睾丸的分化率为29.2%;肾包膜下组未见分化。结论睾丸白膜内移植最利于精子的发生;背部皮下移植是睾丸移植的次优选择;肾包膜下睾丸移植不适合用于小鼠雄性生殖器官的安全保存。

  • 标签: 小鼠 睾丸移植 移植部位 生殖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后动脉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5月-2022年1月,对6例合并、肌腱外露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间后动脉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中每块皮瓣均以间后动脉及其发出的穿支单独供血。皮瓣切取范围:2.0cm×5.5cm~3.5cm×8.5cm,切取后皮瓣分别与伤指重建血液血环,若皮瓣间后动脉穿支较纤细,采用皮瓣间后动脉穿支与手指掌侧一侧指固有动脉的分支行端-端吻合,皮瓣回流静脉与手指指背静脉或指掌侧静脉端-端吻合,皮瓣的神经与手指掌侧固有神经接合重建皮瓣感觉。结果术后6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得10~24个月随访,平均17个月。皮瓣外形良好,稍臃肿,无明显瘢痕及挛缩,肤色与受区接近,触压感恢复,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1mm,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结论间后动脉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在同侧肢体完成,不损伤主干血管,能一期较好地修复手指创面,可设计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效果满意,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标签: 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同种异体移植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加用同种异体移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Neer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移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及提高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同种异体骨移植 老年脓骨外科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锁定加压钢板合并自体移植治疗15例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年接收并行股骨干骨折术治疗的15例未愈合患者进行试验,对这些患者重新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合并自体移植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治疗后,平均6个月的时间骨折完全愈合,且愈合情况较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与自体移植联合治疗股骨骨折术后不愈合,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体骨移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脱钙异体移植治疗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骨科诊治的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术,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脱钙异体移植治疗术,记录并分析临床疗效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5.0±0.7)个月少于对照组(9.0±0.9)个月,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9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感染2例,骨折端骨质吸收3例,研究组术后并发感染1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脱钙异体移植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明显缩短提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脱钙异体骨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结合和未结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BMMCs)移植的打压植治疗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ous,ARCO)分期IIB期、IIC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34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手术患者获得随访。男27例,女7例。手术时年龄28~42岁,平均38.1岁。手术方法: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打压植入。BMMCs移植组加入5ml浓集后的BMMCs,单纯植组未加入BMMCs。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影像学按股骨头是否塌陷及病灶修复情况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64.1±4.6)分vs(78.8±4.8)分,(P=0.0000)。与单纯植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幅度更明显(28.6±0.5)%vs(18.4±1.7)%,(P<0.0001)。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6.3±0.9)分vs2.6±0.7)分,(P=0.0000)。与单纯植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幅度更明显(-66.3±1.4)%vs(-51.7±2.9)%,(P<0.0001)。BMMCs移植组临床成功率(21/26)高于单纯植组(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MCs移植组放射学成功率(23/26)高于单纯植组(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打压植入术在选择合适的中早期非创伤性ONFH(ARCO分期IIB期、IIC期)可获得优良的中期疗效。结合浓集BMMCs移植可提高保留关节手术疗效和修复质量。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假体和植入物 骨髓单个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钽棒与钽棒联合自体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观察。方法选择6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实施单纯钽棒治疗,观察组(n=30)在其基础上实施自体移植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疼痛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单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钽棒联合自体抑制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度,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钽棒 自体骨移植 早期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伞状支撑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Ⅰ组实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伞状支撑移植术;Ⅱ组实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松质移植术;Ⅲ组实行单纯股方肌骨柱移植术。每组的健侧肢体均作为正常自身对照。于术后3、6个月分别行组织学、放射学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A组织学观察三组小梁的生长状况以Ⅰ组最佳,Ⅰ组小梁面积分数百分比增高且空陷窝计数的百分比降低,较Ⅱ组、Ⅲ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健侧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BX线检查Ⅰ、Ⅲ组的骨骼恢复良好,Ⅰ组植愈合等方面优于Ⅲ组,Ⅱ组手术侧修复效果明显较Ⅰ组、Ⅲ组差,三组术后修复差异明显(P<0.05)。术后6个月组织学检查Ⅰ、Ⅲ组手术侧小梁面积分数百分比及股骨头空陷窝计数百分比较健侧差异不明显(P>0.05);x线检查Ⅰ、Ⅲ组术侧股骨头已是正常x线表现,而Ⅱ组术侧股骨头则完全塌陷。结论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伞状支撑移植术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良好,优于涉及的其他方法。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伞状支撑骨移植术 股骨头坏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人工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8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联合BMP人工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29髋),左髋18例,右髋11例。按Ficat分期:Ⅰ期8例(10髋),Ⅱ期14例(16髋),Ⅲ期3例(3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7.6(24~60)个月。移植瓣与股骨颈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3~8)个月。按Harris评分,优15例16髋,良7例10髋,可3例3髋,优良率89.7%。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BMP人工移植能有效重建股骨头的血运、清除死、降低髓腔压力、支撑股骨头关节软骨面和BMP能诱导成的特点,能有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标签: 髂骨 股骨头坏死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刻种植后组织引导再生(GBR)术对缺损再生的成能力。方法选取山西煤炭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单颗上前牙拔除后即刻种植合并唇侧缺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使用Bio-Oss骨粉和海奥生物膜进行GBR术,对照组34例,自然愈合。使用锥形束CT于种植即刻、种植后6个月、种植后12个月测量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种植即刻至种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6~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壁的厚度变化量分别为(0.12±0.08)mm、(0.11±0.06)mm、(0.10±0.08)mm、(0.08±0.06)mm,对照组分别为(0.51±0.15)mm、(0.40±0.10)mm、(0.39±0.07)mm、(0.25±0.0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18、4.647、4.007、3.507,均P<0.05)。两组种植后6个月种植体唇侧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唇侧厚度为(2.87±0.49)mm,对照组为(1.51±0.41)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9,P<0.05)。结论GBR术能够保证成性细胞的优先迁移生长空间,以良好的成能力提供足够量完成缺损的结构性重建。

  • 标签: 牙种植,骨内 骨重建 骨再生 骨生成 生长面 牙骨质 骨代用品 外科,口腔
  • 简介:摘要总结右单肺移植治疗双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护理,回顾患者术后的治疗、护理经过,分析其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护理要点包括ECMO护理、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呼吸系统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术后功能锻炼、血糖控制及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肺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再次移植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