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和验证对肝胆外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损伤控制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名肝胆损伤患者,将他们分成两组,其中33名患者实施了损伤控制的手术被纳入干预组,另外33名患者实施了传统的I期手术。比较两组间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 标签: 损伤控制手术 肝胆外科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狭窄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未行肝方叶切除的手术方法,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肝方叶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95.00%远远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方叶切除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手术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肝胆狭窄 肝方叶切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26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有2例伤口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伤口裂开,经二期缝合治愈。行姑息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术后1个月内死于肝功能衰竭。据随访资料统计,行根治术的患者存活时间12—42个月,平均27个月;行姑息治疗的患者存活时间1—19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早期诊断低,治疗预后差,长期肝胆管结石刺激及继发感染是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胆管癌 肝胆管结石 合并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居民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肝胆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在某院行健康体检的19879名≥18岁人群检查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肝胆疾病B超检查及肝功能检查,采用SAS9.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879名黔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慢性肝胆疾病患病3892例,患病率为19.57%(3892/19879)。3892例慢性肝胆疾病患者中,胆囊结石1642例(42.19%),脂肪肝724例(18.60%),胆囊炎562例(14.44%),胆囊息肉496例(12.74%),肝囊肿208例(5.34%),肝硬变194例(4.98%),肝血管瘤66例(1.7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农民、水族、饮酒、BMI≥28.0Kg/m2、不经常运动和ALT升高是黔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肝胆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黔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肝胆疾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慢性肝胆疾病 健康人群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民族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肝胆结石性疾病患者为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外科保胆取石(LACC)n=30,30例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30例给予胆管镜保胆取石(CC),比较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损伤量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①LACC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LC组和CC组(P<0.05),LC和C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②LACC手术时间较CC组和LC组明显延长(P<0.05),CC组和LC组比较无差异(P>0.05);③LACC组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损伤量显著少于CC组和LC组(P<0.05),LC略高于C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④LACC组的并发症显著低于CC组和LC组(P<0.05),组间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结石性疾病,能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伤害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肝胆结石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价值。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资料,评估了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等关键指标。结果显示,该术式能够有效去除病灶,恢复胆道功能,但手术复杂且技术要求高。关注病理特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为肝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证实了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肝叶切除 胆肠吻合术 肝胆疾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肝胆外科ICU多是胆囊炎、肝衰竭、脾脏破裂等重症患者。此外还兼收肝胆外科常规手术麻醉后复苏的患者,此类患者周转快,一般在患者清醒后病情稳定即可转出,因此护士的工作量不小。

  • 标签: ICU护士 肝胆外科 重症患者 外科ICU 脾脏破裂 常规手术
  • 简介:经过八十年的风雨历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迎来了八十华诞.八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历尽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又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等一系列伟大胜利.

  • 标签: 谱肝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有肝胆管结石的患者同时患有肝胆管癌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间进行诊治的24例肝胆管结石同时伴有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这2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及治疗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生存时间。结果对照组在对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进行诊断时主要的检查方法为B超,临床检查的阳性率为40.0%、治疗组的检查方法为CT以及MPCP,其临床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58.3%、75.0%。治疗组所选患者中进行非手术治疗的有3例,其余的9例进行手术治疗,将这9例患者分为根治组和姑息组。4例行根治行手术,占33.3%;5例行姑息切除手术,占41.7%。结论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患者易被临床医生忽略,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手术时能够根治切除的患者很少,预后较差,在临床检查过程中要注意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病例,争取早期诊断,尽快治疗。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癌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技术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合并有胆汁性肝硬化的8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常规手术组,B组为应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技术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手术时间较A组少[(302.6±96.7)min vs (349.2±105.6)min,P<0.05];B组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227.7±197.3)ml vs (331.4±277.4)ml,P<0.05];B组术后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4.1)d vs (13.8±5.1)d,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2.44% vs 18.75%,P<0.05)。B组肝脏切除率低于A组(29.27% vs 52.08%,P<0.05)。结论通过建立合理的入肝通路,将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此项技术可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肝硬化,胆汁性 肝胆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技术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合并有胆汁性肝硬化的8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常规手术组,B组为应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技术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手术时间较A组少[(302.6±96.7)min vs (349.2±105.6)min,P<0.05];B组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227.7±197.3)ml vs (331.4±277.4)ml,P<0.05];B组术后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4.1)d vs (13.8±5.1)d,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2.44% vs 18.75%,P<0.05)。B组肝脏切除率低于A组(29.27% vs 52.08%,P<0.05)。结论通过建立合理的入肝通路,将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此项技术可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肝硬化,胆汁性 肝胆管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在学生健康体格检查肝胆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经健康体检生化检查转氨酶在70U/L以上的体检学生225例,所有学生均采用彩超进行复诊检查,观察这225例学生各项临床检查指标结果。结果:在225例学生中,经彩超复诊检查发现学生脂肪肝162例占总诊出率72.00%;胆囊息肉4例占总诊出率1.78%;胆结石2例占总诊出率0.89%;肝血管瘤1例占总诊出率0.44%;肝囊肿1例占总诊出率0.44%;未见异常53例占总诊出率23.56%。结论:在学生肝胆疾病健康体格检查中应用彩超进行筛查,可直观观察到学生机体临床各项指标,可快捷、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诊断和筛查,为后续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价值依据。

  • 标签: 肝胆疾病筛查 彩超 健康体格检查
  • 简介: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scopy,PTCS)对复发、残余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可辅助甚至替代传统开放手术,经皮经肝途径施术所需器械、设备较多,因此加强PTCS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为2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PTCS取石术,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标签: 经皮经肝 胆道镜检查 肝胆管结石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以 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经皮肝胆道镜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 60例 2012年 1月~ 2016年 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 30例)患者则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镜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两组对比 P< 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当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 P> 0.05。另外,两组患者的取石次数、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P均> 0.05,差异无统计学价值。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经皮肝胆道镜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肝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免疫球蛋白(Ig)G4相关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累及多个器官的慢性纤维炎性疾病。IgG4相关肝胆疾病是IgG4相关疾病肝胆胰系统中的表现,以血清IgG4滴度升高、病变组织中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组织纤维化、影像学器官形态改变等为主要特点,因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重要依据。IgG4相关肝胆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重点报道IgG4相关肝胆疾病近年来在肠道微生态-免疫学、宿主遗传-免疫及复发监测领域的进展。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4 肠道微生态 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