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08-2013年六年来发生于昆明国际机场的高原反应病例,就高原反应发病机理分析探讨,并针对相应病情给与相关处置,从而探讨在昆明机场这一特定环境中急救工作的有关问题,以利于诊断及治疗的规范。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六年中高原反应病例的临床资料。结论就病例分析及对策提出必要的急救处置方法。

  • 标签: 机场急救 高原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分析2013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结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整理上报ADR96例,分析不同科室、年龄段、性别、药品种类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门诊注射室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占82.29%,与其他科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发现0-10岁>21-29岁>30-40岁>其他年龄段;女性患者(52.08%)稍高于男性患者(47.92%)(P>0.05);抗菌药物和中成药药品种类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心血管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维生素、生物制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损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院2013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以门诊注射室的低年龄段女性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和中成药为主,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多种西药合用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提高西药合用安全性的建议。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2100张西药合用药方用回顾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引用统计学相关理论,对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某医院在1年间开具的2100张药方中,有412张西药合用的药方引起了患者的不良反应,西药合用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9.6%。结论西药合用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着较多的原因,在开具药方、配置西药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安全意识,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其必须掌握科学的药理理论,还要了解这些西药的药效,只有掌握这些药理知识,才能降低西药合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 标签: 西药合用 不良反应 对策 研究
  • 简介:标题化合物C22H29N3O3以简单易得的试剂为原料,在乙醇溶剂中,微波辐射下经两步多组分反应合成得到.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相对分子质量Mr=383.48,晶胞参数a=1.14770(12)nm,b=2.0657(2)nm,c=1.00780(12)nm,V=2.1841(4)nm3,Z=4,晶胞密度Dc=1.166mg/m3,吸收系数μ=0.078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824.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1=0.0709,wR2=0.1405.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噌啉环为近似于共平面结构,而其中的哒嗪环则为船式构象.

  • 标签: 噌啉-4-甲酰胺 高效 多组分反应 晶体结构
  • 简介:研究了新型环烷基酰胺类化合物N-(2,4,5-三氯苯基)-2-氧代环己烷基酰胺(简称化合物108)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菌核产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菌丝致病力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08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及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6.90、4.70和4.11μg/mL;菌核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当药剂质量浓度达20μg/mL时,无菌核产生。经化合物108处理后的灰葡萄孢菌丝致病力下降,40μg/mL处理的菌丝致病力显著低于对照。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化合物108能导致灰葡萄孢菌丝萎缩、塌陷和变形,菌体细胞壁增厚、皱缩及分层。

  • 标签: 灰葡萄孢菌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 抑制作用 形态学 超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给予单纯静脉滴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g?d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0.0%、治疗所需天数3.78±2.1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6.0%、治疗所需天数4.79±2.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升血小板计数,且用药方便,值得将甲基强的松龙作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线药物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文章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原理,设计了概念建构的教学过程,试图让学生经历概念建构的过程和思维方法,主动建构概念。

  • 标签: 最近发展区 氧化还原反应 设计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的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公众对其的认知度不高、ADR报表的规范性与真实性欠缺等。本文围绕ADR监测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方向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ADR监测质量。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问题 改进方向
  • 简介:摘要收集科室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如抗生素配置过早、配置药物的溶媒选择不正确、忽视了药物配伍禁忌、不能正确执行无菌操作等。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加强护理操作中重点环节的管理,同时加强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能力培训,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防范措施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上报的355例药品不良反应,从患者一般情况,引发ADR的剂型、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类别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与老年人患病多;注射剂为引发ADR的主要剂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为主;累及器官系统,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不良反应大多痊愈、好转。结论临床应加强特殊人群ADR监测,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给药剂型,合理用药,确保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品。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前西药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了很多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西医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老龄的趋势越来与明显,老龄人的身体健康成为了社会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年轻人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在使用西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对这些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现代医学研究重要的课题。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某些类似疾病误诊为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选取本所接诊的在基层医疗单位误诊为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51例病例进行研究,从一般情况、误诊原因、确诊依据及治疗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51例误诊为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病例均得到确诊并有效治疗。结论临床门诊上遇见类似卡介苗接种常见异常反应表现的患儿,不要轻易马上做出结论,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免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卡介苗接种 异常反应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中有关应用红花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红花注射液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为主,过敏反应为主要表现形式,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引发的不良反应类型与不同反应发生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在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时,临床医生或药师应重视其易引发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揭阳市揭东县2012-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揭东县2012-2013年上报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收集的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揭阳市揭东县2012-2013年共报告AEFI94例,无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291,报告发病率为16.84/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60例(占63.83﹪),异常反应33例(占35.11﹪),偶合症1例(占1.06﹪)。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较多,占总数的71.28﹪,其次为过敏反应占17.02﹪,全县15个预防接种点只有12接种点有报告,报告覆盖率为80.00﹪。结论揭东2012-2013年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AEFI监测覆盖率和灵敏度有待提高;同时必须加强业务培训,规范门诊建设,冷链管理等措施,才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和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将采集过程中发生的献血反应登记在献血不良反应记录中,最后汇总分析。结果本站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采集机采血小板3012例,其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有45例﹙1.49%﹚,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精神因素、枸橼酸盐中毒、低容量血症、穿刺技术。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发生原因
  • 简介:摘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6%、中药占17.1%、生物制品占1.3%。中药注射剂报告10.3万例次,同比增长58.2%;其中严重报告5,500余例次,同比增长37.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比中药不良反应已超过70%,相比2010年的50%提升十分明显。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增长一方面由于相关单位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更加重视,更多是产品使用更为广泛所致。因此,规范中成药应用对于防范药品不良反应意义重大。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患者输注各种血液制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提高安全输血意识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输注各种血液制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2473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反应4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其中发热反应28例,占60.87%,过敏反应18例,占39.13%,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在输注的血液制品中以冰冻血浆反应率最高为3.12%,以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发生率最低为0.91%。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采用去白细胞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检测229例CHD患者,发现hs-CRP与冠心病病情变化呈正相关。

  • 标签: 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