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讨论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以及药物联合治疗的价值,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选择抗菌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外用基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75%,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的分析中,金葡菌占比45.0%,表葡菌占比35.0%,溶血性链球菌占比10.0%,里昂葡萄球菌占比7.0%,头葡萄球菌占比3.0%。结论对于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处细菌定植当中,金葡菌和表葡菌是两种重要的类型,应作为重点来对待。联合药物治疗中,抗菌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效果,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湿疹 皮炎 细菌 联合 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动员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7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入院并行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83例,根据有无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即置入冠脉支架分为两组:PCI组患者66例,于冠脉造影后即刻以及球囊扩张后第1、3、5、7、24h各取外周血2mL。单纯行CAG检查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于CAG后0、7、24h以同样方法各抽取外周血2mL,所得标本由同一实验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KDR+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CD34+/KDR+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CI组CD34+/KDR+细胞数量在球囊扩张术后24h出现升高,较0h升高61%(43.50±29.59vs27.28±13.61,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D34+/KDR+细胞数量变化幅度与PCI术中冠脉损伤程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PCI发起EPC的时间依赖性动员,PCI术后24hEPC的最大动员幅度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循环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难治性扁平疣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面部难治性扁平疣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皮损内注射a-2b干扰素联合自体疣植入治疗,实验组用皮损内注射a-2b干扰素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难治性扁平疣患者用皮损内注射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面部难治性扁平疣 皮损内注射 光动力疗法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收治的两例以瘀斑为单一皮损表现的带状疱疹病例的临床表现。探讨以瘀斑为单一皮损表现的老年性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瘀斑形成原因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

  • 标签: 瘀斑 疱疹,带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负压吸疱表皮黑素细胞培养对节段型白癜风样无色素痣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依据Coupe标准临床诊断的8例节段型白癜风样无色素痣患者,进行伍德灯、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查,308 nm准分子激光试验,负压吸疱获取表皮黑素细胞并培养,记录结果。结果8例患者中,6例皮损伍德灯下可见荧光,4例RCM下可见色素环完整性缺失,5例经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试验后未见复色反应。8例患者体外培养的皮损黑素细胞硫酸亚铁染色均阳性,经消化离心后沉淀呈黄白色,电镜下黑素细胞胞质内可见Ⅰ~Ⅲ期黑素小体;皮损对侧同一解剖部位正常皮肤黑素细胞沉淀则呈黑色,电镜下黑素细胞胞质内可见Ⅰ~Ⅳ期黑素小体。结论负压吸疱表皮黑素细胞培养有助于诊断节段型白癜风样无色素痣。

  • 标签: 色素沉着不足 白癜风 诊断 黑素细胞 原代细胞培养 无色素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银屑病皮损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ionfactor,MIF)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并比较他克莫司对银屑病皮损中MIF的影响,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染色评分半定量法对50例进行期斑块状银屑病皮损标本和42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MIF的表达量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同时,选取30例对他克莫司治疗有效的银屑病消退期皮损中MIF的表达量与曲安奈德治疗组、安慰剂治疗组各30例及未用药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斑块状银屑病皮损中MI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和曲安奈德药物治疗组MIF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减低(P<0.05),安慰剂组与未用药组的MIF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块状银屑病皮损中MIF的表达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他克莫司可以明显抑制MI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达到与糖皮质激素相当的治疗效果,他克莫司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IF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银屑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他克莫司
  • 简介:目的:检测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皮损Foxp3mRNA的表达水平及Foxp3蛋白在皮损中的表达部位,探讨其在着色芽生菌病慢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Foxp3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部位,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皮肤比较,着色芽生菌病皮损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4.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p3蛋白在着色芽生菌病皮损真皮层高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及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正常皮肤组织不表达或少量表达。结论: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皮损内Foxp3的高表达提示Treg细胞增多,其增多可为病原体免疫逃逸提供条件,可能与着色芽生菌病慢性感染有关。

  • 标签: 着色芽生菌病 FOXP3 TREG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NMLN)及位置对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肝内胆管癌行根治性切除及淋巴清扫术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56例,年龄(58±10)岁。根据TNM分期(第8版)分为2组:N0期组(n=62)和N1期组(n=43)。依据NMLN分期将转移淋巴结为0、1~2、>3枚者分别分为3组:0期组(n=62)、1期组(n=24)、2期组(n=19)。将43例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依据淋巴结转移是否局限于第一站分为2组:第一站转移组(n=11)和非第一站转移组(n=3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淋巴结清扫及病理情况、术后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筛选肝内胆管癌根治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N0、N1期组淋巴结清扫或检出数目分别为6(3,8)和6(3,10)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P>0.05)。N0期组患者总体生存期优于N1期组(32.0比9.0个月,χ2=23.99,P<0.001)。0期组、1期组和2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0、14.0和6.0个月,3组间总体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8,P<0.001)。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MLN分期较N分期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能力。第一站转移组和非第一站转移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0和7.0个月,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糖类抗原125>35.0 U/ml(HR=4.297,95%CI:2.418~7.634)、肝内胆管结石(HR=2.713,95%CI:1.499~4.911)、T4分期(HR=2.934,95%CI:1.478~5.825)、NMLN分期1期(HR=2.759,95%CI:1.500~5.077)、NMLN分期2期(HR=7.376,95%CI:3.553~15.312)为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是肝内胆管癌根治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NMLN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而淋巴结转移位置与预后无关。

  • 标签: 淋巴结 淋巴转移 胆管上皮癌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泰兴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15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76例患者术后无辅助治疗、77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疗或放化疗,根据美国胸科协会淋巴结分组标准和患者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将患者分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n=68)、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组(1~2个淋巴结区域转移,n=54)和多区域淋巴结转移组(≥3个淋巴结区域转移,n=31)。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53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37.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7.4%、51.0%和30.7%。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中位OS为46.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7.1%、58.8%、39.7%;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中位OS为39.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4.4%、55.6%、35.2%;多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中位OS为26.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8.1%、25.8%、3.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57,P<0.001)。在76例术后无辅助治疗的患者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94.7%、50.0%、34.2%,寡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0.9%、36.4%、9.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7.4%、1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1,P=0.017)。在77例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3、5年OS率分别为97.7%、66.7%、46.7%,寡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6.9%、68.8%、53.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3.3%、26.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083,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534,95%CI为1.041~2.260,P=0.030)、T分期(HR=1.757,95%CI为1.197~2.579,P=0.004)、N分期(HR=1.548,95%CI为1.043~2.297,P=0.030)、TNM分期(HR=1.392,95%CI为1.114~2.459,P=0.015)、辅助治疗(HR=0.545,95%CI为0.370~0.803,P=0.002)、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385,95%CI为0.238~0.624,P<0.00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442,95%CI为0.269~0.726,P=0.001)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的OS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HR=1.699,95%CI为1.143~2.525,P=0.009)、辅助治疗(HR=0.577,95%CI为0.386~0.864,P=0.008)、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553,95%CI为0.411~0.996,P=0.011;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寡区域淋巴结转移相比:HR=0.550,95%CI为0.328~0.924,P=0.024)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AUC为0.648,95%CI为0.560~0.735,P=0.004)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OS方面优于淋巴结转移数目(AUC为0.595,95%CI为0.497~0.694,P=0.061)。结论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目在预测生存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寡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OS。

  • 标签: 食管肿瘤 手术后期间 预后 淋巴结转移区域数
  • 简介:目的探讨T3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426例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根治术不同淋巴结清扫数目组别问生存率的差异.结果426例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者154例,其中清扫淋巴结数超出25枚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87.6%和83.5%,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6.5%和80.1%,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83.2%和69.3%;有淋巴结转移者272例,其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超过25枚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7.1%和54.7%,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63.5%和50.2%,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61.2%和38.4%.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组与25枚以上组相比,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组比较,无沦有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3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目应达20枚以上.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清扫 预后
  • 简介:摘 要:笔者基于我校自主研发的“三·三·五”问题导学模式(201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生成概念,在体验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共同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以增强其核心素养,达成教学目标;也为生物概念教学积累可资借鉴的案例。

  • 标签: 生物学概念 有效教学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组
  • 简介:摘要:在现代口腔医学治疗体系当中,随着多数超精密的仪器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明显的可以提高了例如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当中的许多难题,本文面对根管变异这一复杂的重点难点,牙科全景X光机OP300-1,其组成结构主要是由X射线线头,CBCT摄像用平板探测器等辅助机构测量机架组成,产品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口腔上下颌X射线诊断使用。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当中,还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有效的结合CBCT根管显微镜技术如何在临床实践当中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

  • 标签: 口腔显微镜 根管 定位 数目
  • 简介:摘要:在现代口腔医学治疗体系当中,随着多数超精密的仪器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明显的可以提高了例如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当中的许多难题,本文面对根管变异这一复杂的重点难点,牙科全景X光机OP300-1,其组成结构主要是由X射线线头,CBCT摄像用平板探测器等辅助机构测量机架组成,产品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口腔上下颌X射线诊断使用。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当中,还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有效的结合CBCT根管显微镜技术如何在临床实践当中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

  • 标签: 口腔显微镜 根管 定位 数目
  • 简介:摘要:在现代口腔医学治疗体系当中,随着多数超精密的仪器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明显的可以提高了例如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当中的许多难题,本文面对根管变异这一复杂的重点难点,牙科全景X光机OP300-1,其组成结构主要是由X射线线头,CBCT摄像用平板探测器等辅助机构测量机架组成,产品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口腔上下颌X射线诊断使用。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当中,还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有效的结合CBCT根管显微镜技术如何在临床实践当中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

  • 标签: 口腔显微镜 根管 定位 数目
  • 简介:摘要:在现代口腔医学治疗体系当中,随着多数超精密的仪器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明显的可以提高了例如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当中的许多难题,本文面对根管变异这一复杂的重点难点,牙科全景X光机OP300-1,其组成结构主要是由X射线线头,CBCT摄像用平板探测器等辅助机构测量机架组成,产品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口腔上下颌X射线诊断使用。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当中,还希望各位学者能够有效的结合CBCT根管显微镜技术如何在临床实践当中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

  • 标签: 口腔显微镜 根管 定位 数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斑秃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得宝松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9.23%,有效率96.15%;对照组痊愈率47.22%,有效率77.78%。治疗组有效率及痊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斑秃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得宝松注射。

  • 标签: 斑秃 复方甘草酸苷 得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