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提升,不同设计的人工晶状面世,白内障手术逐渐趋向屈光矫正性手术,患者对视觉质量更高的要求。角膜散光是影响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原因之一,Toric人工晶状植入是常用的散光矫正方式,其轴向错位是影响患者术后散光矫正效果最重要的原因。为了减少轴向错位对术后矫正效果的影响,需要重视术前的眼球生物学测量、人工晶状度数及轴位计算、角膜标记,熟练中的操作技巧,了解各类型人工晶状及患者轴对术后人工晶状旋转稳定性的影响。(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50-256)

  • 标签: 白内障 散光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侯马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180例,所有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眼压可控制在正常水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增加;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均高于对照组(0.57±0.07比0.36±0.09、0.69±0.11比0.42±0.12、0.88±0.13比0.51±0.14),P均<0.001。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7.62±3.56)mmHg(1 mmHg =0.133 kPa)比(20.57±3.51)mmHg、(16.26±4.29)mmHg比(18.57±4.28)mmHg、(15.46±2.65)mmHg比(17.57±2.66)mmHg],P<0.001。术前,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增加;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均大于对照组[(2.56±0.05)mm比(2.24±0.06)mm、(2.64±0.24)mm比(2.29±0.21)mm、(2.98±0.26)mm比(2.31±0.29)mm],P<0.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6/90)低于对照组(10.00%,9/90),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眼压,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 青光眼 眼压 中央前房深度
  • 简介:摘要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步入屈光性手术时代,白内障患者对术后优质视觉质量的追求日益突显。如何为既往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设计合适的人工晶状(IOL)植入方案是困扰眼科医师的难点。本文重点介绍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眼部生物学测量、人工晶状类型选择及人工晶状屈光力计算要点,以期为最大程度提高角膜屈光手术后患者白内障摘除IOL植入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56只患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行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患者的平均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青光,可以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增加前房深度,具有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摘除 房角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晶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伴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青光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闭角青光42例42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前房角改变。结果42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低于21mmHg,37(88.09%)视力>0.5,前房角粘连有改善。结论晶状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伴白内障的闭角青光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青光眼 闭角型
  • 简介:目的比较周边虹膜切除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仅局部用药即可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早期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54),应用周边虹膜切除对28例(32)早期闭角青光进行手术治疗,其结果与同类病人(20例22)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术前,术后一个月内每周一次,半年内每月一次,半年后三个月一次做眼压、裂隙灯检查直至1年。比较两者在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恢复及前房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治疗组术后平均眼内压为15.2±3.1mmHg,而同类病人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后平均眼内压为14.9±2.6mmHg。分别经周边虹膜切除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两类病人眼内压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P〉0.05)。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18(81.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0.4者占63.6%,经周边虹膜切除治疗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其中8视力不增反降,最佳矫正视力0.4者占18.8%,两者差异显著性(P〈0.05)。经周边虹膜切除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而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两者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青光早期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植入,术后房角显著加宽,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矫正视力也不同程度提高,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早期 超声乳化 周边虹膜切除
  • 简介:摘要总结前房晶体人工晶体植入52例(104)矫治高度近视的护理效果,包括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术前心理咨询、术前检查和术后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细致、全面的心理护理和术前评估,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增强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手术。52例(104)手术后患者远、近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舒适度令患者满意。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前房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适应症下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治疗急性闭角青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84例(),根据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粘连情况结果,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1组-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29例,2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30例,3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25例。比较三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等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房角大于术前,部分粘连房角重新开放。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植入治疗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可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加宽房角和前房深度。联合房角分离或小梁切除,可能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前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间),其中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其虹膜周边切除的患者作为A组,予以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作为B组,各30例,将其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植入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并发症 眼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中行人工晶状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的价值进行评定。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9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眼科的闭角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从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均行人工晶状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并对患者疗效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措施后,33例(82.50%)患者完全成功,6例(15.00%)患者部分成功,1例(2.50%)患者手术失败。结论当闭角青光及白内障同时出现后,通过施以人工晶状植入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方案,在确保手术成功的基础上,还能改善患者眼压情况、视力及前房深度等,所以值得推广。关键词眼压;闭角青光;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植入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局部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进行局部麻醉下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的白内障患者,按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局部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局部麻醉 白内障 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因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行小切口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植入的75例98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术前轴长度和术后视力、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屈光度数偏差值),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术后随访6~12mo。结果:术前平均轴长度为32.05±1.78mm。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者66(67.3%);≥0.5者43(43.9%),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者48(49.0%);〈±2.00D者78(79.6%)。中后囊膜破裂3中出现后弹力层部分脱离1例。术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21。术后6mo13出现后囊混浊,经Nd:YAG激光切开后视力恢复。未见发现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黄斑囊样水肿、人工晶状移位等并发症。术后2出现双眼干扰症状,经过3mo后行另一人工晶状植入,术后症状消除。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负度数人工晶状植入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负度数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袋张力环(CTR)及散光人工晶状(toric IOL)植入对悬韧带松弛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58例(69),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伴有悬韧带松弛或离断者为观察组,17例(21),行toric IOL及CTR植入;悬韧带完好者为对照组,41例(48),单纯植入toric IOL。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残余散光度及人工晶状轴位偏差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悬韧带松弛或小范围离断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toric IOL及CTR植入可以有效矫正散光,并保持旋转稳定性。

  • 标签: 环,张力,囊袋 IOL,toric 散光,角膜 松弛,悬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植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5例(365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对其均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十折叠人工晶状植入,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126秒、平均手术时间为15.3min、中有22例患者疼痛感,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完成手术,患者均较满意。结论临床上治疗白内障患者时,可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植入治疗,不但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视力,还能够减少散光,效果显著。

  • 标签: 表面麻醉 白内障超声乳化 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散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硬核白内障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结合人工晶状植入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每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并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的3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的30例疾病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治疗疗效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硬核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手术效果.方法抽选107例(107)行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112例(112)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硬片人工晶状植入,比较术后1周视力.结果术后1周视力大于0.3者分别为88.78%及66.96%.结论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术后1周视力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硬片人工晶状植入,术后近期(1周)效果与超声乳化近期(1周)效果相近,在缺少设备、缺少投入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微小切口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型眼前节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测量扩瞳前后白内障患者晶状人工晶状(IOL)偏心和倾斜的重复性及相关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3—7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纯性白内障患者109例157。由同一检查者应用CASIA2于白内障术前和术后1周对患者质量分数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前后晶状或IOL的偏心量和倾斜度分别进行3次测量,采用组内标准差、重测试重复性(TRT)、变异系数(CoV)、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量重复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双眼晶状和IOL扩瞳前与扩瞳后偏心量和倾斜度的相关性。结果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扩瞳前和扩瞳后晶状偏心量分别为(0.217±0.112)mm和(0.220±0.110)mm,倾斜度分别为(5.017±1.422)°和(5.310±1.645)°,扩瞳前和扩瞳后IOL偏心量分别为(0.245±0.136)mm和(0.250±0.145)mm,倾斜度分别为(5.144±1.345)°和(5.437±1.6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扩瞳前及扩瞳后双眼晶状均向颞下方偏心和倾斜;右眼IOL均向下方偏心,向颞下方倾斜,左眼IOL均向颞下方偏心和倾斜。除晶状偏心量外,白内障患者晶状倾斜度、IOL偏心量和倾斜度在扩瞳前后的测量重复性均较好,ICC值范围0.815~0.984,均TRT的百分比<50%,均CoV≤14.840%。对不同别进行分析显示,除晶状偏心量测量重复性较差,双眼晶状扩瞳前后偏心轴向、倾斜度、倾斜轴向,IOL扩瞳前后偏心量和倾斜度的测量重复性均较好,ICC值范围为0.757~0.998,均TRT的百分比<50%,均CoV≤17.763%。各晶状和IOL扩瞳前与扩瞳后偏心量、偏心轴向、倾斜度和倾斜轴向的相关性均较好(r≥0.679,均P<0.01)。结论扩瞳前后CASIA2测量晶状和IOL的倾斜度、偏心轴向、倾斜轴向及IOL偏心量的重复性均较好,扩瞳前与扩瞳后各测量值相关性较好。

  • 标签: 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 诊断试验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偏心 倾斜 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Barrett Universal II计算公式预测三焦点人工晶状(IOL,AT Lisa tri.839MP)屈光度的准确性,并与其他5种IOL计算公式(Haigis、Hoffer Q、SRK/T、SRK II和Holladay)进行对比。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三焦点IOL植入的患者。术前使用Lenstar LS 900进行光学生物测量,并通过该仪器内置的其中6种IOL计算公式预测术后屈光度,IOL优化常数取自ULIB网站。随访至术后3个月行主觉验光,比较各IOL计算公式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的差异,并对各公式绝对屈光误差中值(MedAE)、绝对屈光误差最大值(MaxAE)以及术后屈光误差在±0.5 D、±1.0 D和±2.0 D范围内患的百分比进行评估比较。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55例(78)。根据各公式MAE值由小到大排序,依次为Barrett universal II(0.332 D)、SRK/T(0.420 D)、Haigis(0.480 D)、Holladay(0.607 D),Hoffer Q(0.626 D)以及SRK II(0.822 D)。各公式MAE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中MaxAE小于其他IOL计算公式。术后屈光误差在±0.5 D、±1.0 D以及±2.0 D范围内患所占百分比,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最高,分别为73%、95%以及100%。结论:Barrett Universal II、SRK/T、Haigis公式能相对更准确地预测患者术后实际屈光结果。对于植入三焦点IOL的患者我们推荐使用Barrett Universal II、SRK/T或者Haigis公式。

  • 标签: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