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早期母乳喂养对新生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新生60例,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新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采用早期母乳喂养,对比两组新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指标、黄疸情况。结果:早期母乳喂养下新生周头围增长、周上臀围增长、体质量增长情况高于常规护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早期母乳喂养下新生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常规护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早期母乳喂养下新生黄疸异常率、高胆红素血症率、黄疸消退时间低于常规护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早期母乳喂养对新生成长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早期母乳喂养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情况 黄疸消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探讨适合我国的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服务模式,降低新生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健康。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实验组按照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2000例新生进行护理和保健,对照组采用传统新生保健模式对2000例新生进行护理和保健,观察新生Apgar评分、母乳喂养、脐带炎症及脱落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新生早期基本保健组与传统保健组相比,新生Apgar低评分率、脐带感染率更低,脐带脱落时间更短,新生第一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模式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在其他地区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体温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护理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早期基本保健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的120名新生进行对照实验,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利用计算机打乱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基本保健);观察组(N=60,实施早期基本保健),并统计分析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经统计,观察组的新生基本指标(体温,体重增加情况,睡眠时间的波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新生护理过程中,根据EENC指南进行早期基本保健,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如窒息等的发生,对新生的体温体重等变化情况改善较好,并且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遴选,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保健的新生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新生家属的自愿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一共100例。其中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新生则展开早期基本保健。比较两组新生体温变化、体重变化、睡眠时间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新生体温变化较低,体重变化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浮动相对较小,纯母乳喂养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新生早期基本保健能够明显维持新生体温和睡眠时间,促进体重的增加,提高母乳喂养率,维护新生健康。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生护理对新生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出生的100例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生护理进行脐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脐部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脐部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新生脐部护理效果更好。结论:新生护理对新生脐部护理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能够缩短脐部愈合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因此,在新生护理中,应该加强对新生脐部的护理,以提高脐部护理效果和保障新生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脐部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生早期母乳喂养对新生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期间顺利生产的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新生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新生。观察组新生全采用母乳喂养,而对照组婴儿则是采用部分母乳联合牛奶、糖水的混合喂养方式。随后,比较两组新生黄疸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出现黄疸的比例为82.56%,对照组新生出现黄疸的比例为90.12%。显然,观察组的黄疸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纯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新生黄疸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新生儿早期 母乳喂养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新生糖尿可以分为暂时性新生糖尿与永久性新生糖尿两大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宫内发育不良即低出生体重。此外,这类糖尿通常发病较早,大部分都是在出生后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发病,因此,一般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的糖尿我们都称之为新生糖尿

  • 标签: 新生儿糖尿病 单基因突变 宫内发育不良 低出生体重 常发病 永久性
  • 简介:摘要新生缺血缺氧性脑的可引起围产期新生死亡。继发性能量衰揭阶段是新生缺血缺氧性脑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该阶段一旦启动,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反应,最终会导致新生大脑神经组织的损伤,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新生死亡。针对新生缺血缺氧性脑(HIE)的治疗,关键在于早预防,应始终以控制惊厥、综合支持治疗和减轻脑水肿为主。同时坚持“三对症”、“三维持”的基本治疗原则。另外,在此临床研究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应用一些其他疗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临床效果,这对于改善患儿病情,提高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原发性免疫缺陷(PID)是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疾病,尽早识别、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PID在新生期即出现临床警示症状,然而由于PID种类繁多,早期识别PID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已经有基于干血纸片的PID筛查手段,包括TREC筛查SCID及其他T淋巴细胞减少性疾病,KREC筛查XLA及其他B细胞减少疾病,多重蛋白谱分析筛查补体及吞噬细胞缺陷等。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二代测序技术在新生PID筛查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目前亟需建立起我国的新生PID筛查流程,文章就新生PID筛查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新生儿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抗-c抗体引起的新生溶血病患儿。患儿生后1 h出现面部和躯干部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生后6 h血清总胆红素 168.1 μmol/L,血型O型RhDCcE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释放抗体试验均阳性;其母血型A型RhDCCee,血清中检出IgG型抗-c抗体,效价1∶4。给予患儿蓝光照射、免疫球蛋白及药物治疗后,痊愈出院。患儿生后1和3个月随访,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未见异常。

  • 标签: 幼红细胞增多症,胎儿 Rh-Hr血型系统 免疫球蛋白G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原发性免疫缺陷(PID)是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疾病,尽早识别、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PID在新生期即出现临床警示症状,然而由于PID种类繁多,早期识别PID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已经有基于干血纸片的PID筛查手段,包括TREC筛查SCID及其他T淋巴细胞减少性疾病,KREC筛查XLA及其他B细胞减少疾病,多重蛋白谱分析筛查补体及吞噬细胞缺陷等。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二代测序技术在新生PID筛查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目前亟需建立起我国的新生PID筛查流程,文章就新生PID筛查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新生儿 筛查
  • 简介:摘要先天性鱼鳞是一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性皮肤脱屑样疾病,合并四肢畸形报道较少。本文报告1例先天性鱼鳞新生,皮肤呈羊皮纸样改变,伴四肢细爪样畸形,予皮肤保湿等对症处理后,患儿预后好。

  • 标签: 先天性鱼鳞病 四肢畸形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患儿 男,出生第13天出现发热伴皮疹,首次冠状动脉超声无异常;逐渐出现口唇皲裂、手足硬肿、四肢指(趾)端膜状脱皮,病原学检测阴性,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复查超声左侧冠状动脉扩张,诊断新生完全性川崎,经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后体温正常,皮疹消退,随访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活动不受限,冠状动脉正常。新生川崎少见,极易被误诊、漏诊和延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胆红素脑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1年以来收治的24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经治疗18例临床症状消失出院,4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结论胆红素含量急剧上升致胆红素脑发生,主要是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常用方法有光疗、换血及辅以药物治疗。

  • 标签: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含量 蓝光治疗 抗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192例于本院输血科进行新生ABO溶血检测的标本结果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HDN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探讨溶血患儿的血型分布情况。结果192例送检的新生标本中,有108例确诊为新生溶血,阳性率为56.25%。其中A型90例阳性率为55.55%(50/90),B型102例阳性率为60.41%(58/9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溶血血清学检出率较高,检出率与患儿的血型无关,于临床的疑似母婴不合溶血新生应尽快送检,及早作出诊断和治疗,提高HDN的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清学检测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新生缺血缺氧性脑(HIE)的有效护理方法。得出结论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