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2例精神病患者在MECT治疗前及MECT治疗后48小时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运用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对比MECT治疗前后情况,患者在总正确数、总错误数、持续反应次数、概念反应水平数、分类完成数、完成第一组分类的尝试次数、思维持续的失败、学习到学会这9项威斯康星卡片测量指标方面得分无显著差异。然而,相比MECT治疗前,患者治疗后在威斯康星卡片测量中非持续性错误数显著减少。结论MECT可能对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有所改善。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威斯康星分类测试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精神症状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指标均有下降,但两组治疗前后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精神症状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但对机体血压,心率的基本无影响,应用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心率 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次调查,以随机的方式选取 2018.5-2019.9期间在科室进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病人共计 68例进行调研与分析。根据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为 2组,每组分得 34例。对比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最终结果。结果:对比组患者治疗 4周和 12周后的 PANS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 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组治疗有效率和实验组的有效率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中,可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式,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共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结果差异。结果: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分裂症 脑电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期间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期间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能迅速控制病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首发抑郁症 无抽搐 电休克 集束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精神病患者,在实施麻醉后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开展心理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018年在我院进行行麻醉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病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措施;在选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45例搭配使用心理治疗干预措施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满意度进行对比,明显看出应用麻醉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各项数据优势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在应用麻醉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采用心理治疗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病 无抽搐电休克 麻醉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抑郁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用认知行为疗法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2月-2024年1月病房与门诊所接诊重度抑郁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后者行常规治疗。对比MMSE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MMSE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达到96.77%,但对照组却仅有77.42%,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重度抑郁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用认知行为疗法,病人的认知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疗效也更高。

  • 标签: 重度抑郁 价值 无抽搐电休克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治疗性沟通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均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治疗性沟通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精神分裂症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评分均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改良电休克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患者PANSS总评分、CG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共4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2月10日,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改良电休克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奥氮平治疗。结果观察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GI评分以及PANSS总评分、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P<0.05)。结论通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改良电休克治疗,均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奥氮平 齐拉西酮 改良性电休克 首发精神分裂症
  • 简介: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icconvulsivetherapy,MECT)对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认知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共8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比观察记忆功能、认知功能、疗效及安全性。不同治疗时间计量资料比较应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治疗时间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急性期治疗结束的HAMD评分明显下降,而研究组患者急性期治疗结束、维持治疗6周末、维持治疗16周末的HAMD评分陆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治疗时间背数、联想、图片、再认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背数、联想、图片、再认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急性期治疗结束后1d的背数、图片、再认等分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持治疗6周末、维持治疗16周末4项分值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急性期治疗后1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治疗中患者无恐惧感,且对记忆、认知的影响较小,易被家属及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 记忆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本院8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作考察组与研究组各40例,考察组用单纯抗精神病疗法,研究组用MECT治疗,对比两组维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WCST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好(P<0.05);研究组治疗安全性比考察组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状患者由MECT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分裂症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比较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口服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B组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起A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或0.01);治疗各时段评分A组虽较B组下降显著,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8周末,A组有效率62.3%.4,B组为5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较氯氮平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 标签: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无抽搐电休克 氯氮平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副反应量表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其阳性、阳性症状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0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00例参与研究,研究前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进行筛查,分为阳性症状组 56例、阴性症状组 44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起效时间、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 PANSS评分、 CG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阴性症状组在起效时间上略优于观察组。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均有良好效果 [1],但起效时间上以阴性症状组为先 [7],临床对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应用应该综合考虑利弊。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阴性、阴性症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on posi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Methods 100 schizophren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Before the stud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was used for screening. They were divided into positive symptom group (56 cases) and negative symptom group (44 cases). On the basis of drug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the onset time and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PANSS score and CGI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onset time of the negative symptom group wa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sion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have good effect [1], but the onset time of the negative symptoms group is the first [7].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多次评定。结果治疗结束3天后,WCST的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评分和操作智商、总智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其中,WCST总错误数和完成分类数评分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3天相比仍有显著提高;言语智商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3天相比有显著提高。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的操作技能可能有短暂且为可逆性的影响,而其他认知功能因子则随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治疗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原则将所有样本分为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情绪状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病 无抽搐 电休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视觉P300的变化,探讨MECT对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性。方法将6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进行1次P300检查,两组分别在MECT治疗4、8周后再次进行P300检查。结果治疗4、8周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表现出视觉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波幅明显升高(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维汉两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性。

  • 标签: MECT 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 P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