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性胆囊颈部结石及胆囊管内结石施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256例性胆囊颈部结石及胆囊管内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0±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12)ml,平均住院(4±1.2)d。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肝总管夹闭1例,胆囊管残端漏1例,术后出血1例,结肠损伤1例。术后随访1~3个月,疗效可靠。结论:性胆囊颈部结石及胆囊管内结石施行腹腔镜手术较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采集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腹股沟性疝94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4例腹股沟性疝中,48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15例采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46例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结果本组94例患者全部治愈,7~9d出院,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26例,阴囊积液10例,全部患者随访10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无肠坏死、穿孔性腹股沟疝患者,但需注意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经验积累。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嵌顿 无张力
  • 简介:患者37岁,住站号06159,自述腹胀、腹痛,停止排便、排气,伴恶心呕吐10th,于2006年5月7日来我站就诊,就诊前5h曾到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肠梗阻”,给予灌肠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随即到我服务站就诊。门诊以“腹痛原因待查,子宫肌瘤”收入站,入站后外科医生会诊,考虑有轻度肠梗阻,给予灌肠、禁食水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差,痛苦面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因腹胀、腹痛子宫及附件触诊不满意,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B”超提示:子宫增大,可探及多个肌瘤核,最大肌瘤核为12cm×10cm大小。其它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 标签: 子宫肌瘤嵌顿 子宫直肠陷凹 肠梗阻 医院就诊 灌肠治疗 浅表淋巴结
  • 简介:总结儿童腹股沟斜疝急诊术后阴囊积液出现的原因以及处理方式.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儿童腹股沟斜疝急诊术后阴囊积液42例的临床资料.42例阴囊积液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均痊愈,其中轻度3d左右恢复,中度5~7d左右恢复,重度未合并感染7~10d左右恢复,重度合并感染14d内恢复.儿童腹股沟斜疝急诊术后阴囊积液应注意围手术期的积极预防以及术后及时恰当的处理,即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参8.

  • 标签: 腹股沟斜疝嵌顿 阴囊积液 儿童
  • 简介:摘要食管裂孔疝并胃坏疽十分罕见。本文回顾1例9岁6个月女性患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并胃坏疽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患儿患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病情危重,胸部CT及上消化道造影可明确诊断,行胃大部切除及食管裂孔疝修补后出现食管远端出血及食管-胃连接处狭窄,早期手术解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手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1例出现阴囊血清肿。随访6~30个月,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复发。结论腹腔镜探查能够明确部位及范围,避免漏诊,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直接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妇女节育器进行宫腔镜取环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我院妇科诊断为节育器并采取宫腔镜下取环术72例老年妇女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护理内容,包括去环前的心理护理,取环时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7.8±2.4)d。其中2例出现人流反应综合征,6例术后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老年妇女机体恢复能力较低下,且易合并多种并发症,手术中出现不良事件概率较大,在进行节育器宫腔镜中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确保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才能实施手术,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整体护理理疗效。

  • 标签: 老年妇女 节育器嵌顿 宫腔镜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器发生的影响因素,总结治疗宫内节育器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宫内节育器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未发生宫内节育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痛经、妇科炎症、带环妊娠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手术与带器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妇科炎症、带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与带器的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同患者的痛经、妇科炎症、带环妊娠以及带器时间密切相关,放置前同时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可以降低宫内节育器的发生率.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影响因素;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0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杂交技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成年患者114例,其中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53例,中信惠州医院患者61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杂交技术疝修补术治疗,B组给予传统切开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C组给予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37%均高于B组73.68%和C组84.21%,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显效、有效、无效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B、C组;B组手术时间短于C组,术中出血量多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6)。A、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交技术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但是术前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若疝顿时间较长,出现腹膜炎症状需要及早行传统开放手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杂交技术 嵌顿疝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疝手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回顾性总结和分析采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手法复位7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按照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级标准,Ⅰ级64例,Ⅱ级9例,Ⅲ级1例。64例Ⅰ级患者均完成手法复位,9例Ⅱ级患者中6例完成手法复位,3例Ⅱ级和1例Ⅲ级因疼痛难忍无法继续完成手法复位,予以急诊手术。74例患者均无皮疹、皮下硬结、精索水肿、阴囊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手法复位效果好、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费用低。

  • 标签: 神经阻滞 腹股沟嵌顿疝 手法复位
  • 简介:患者,女性,4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1天入院。32天前出现脐周痛后转移至右下腹,恶心无呕吐。诊断:急性阑尾炎。因不同意手术给予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仍有持续性右下腹隐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腹平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正常,血常规:白细胞9.6×10~9/L,N0.69,L0.26,腹部B超正常,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见:阑尾腔内嵌一条蛔虫,1/4在腔内,3/4在腔外,取出蛔虫,19cm×0.4cm,患者腹痛明显减轻。7天后症状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蛔虫嵌顿 纤维结 右下腹痛 阑尾腔 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方法对250例性腹股沟疝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125例(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治疗)和观察组125例(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下床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操作快捷、患者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嵌顿性腹股沟疝 复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儿童性腹股沟斜疝对睾丸缺血损伤的影响因素,以便术前更准确地评估睾丸缺血损伤,从而及时进行睾丸探查或防止不必要的探查。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7月到2019年6月行疝囊及同侧睾丸探查术的单侧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包括年龄、顿时间、肠管损伤程度(术中发现)、睾丸损伤程度(探查发现)、既往手法复位次数和术前超声检查等。通过SAS 9.4(Copyright © 2016 SAS Institute Inc.Cary,NC,USA)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倒退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460例接受了术前超声检查,其中57例(12.39%)(中位年龄:1.4个月,四分位区间:0.8~10.7个月)有严重的睾丸缺血损伤,平均顿时间为(23.9±9.3)h,术前超声检查预测严重睾丸缺血损伤的敏感度为68.42%,特异度为95.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257,95% CI=0.146~0.451)、手法复位次数增多(OR=4.543,95% CI=3.285~6.283)与睾丸损伤程度呈负相关,术前超声评分(OR=3.994,95% CI=2.845~5.609)、顿时间(OR=0.457,95% CI=0.224~0.934)、肠管损伤程度(OR=2.317,95% CI=1.633~3.287)与睾丸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通过多元分析与后向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严重的睾丸局部缺血损伤可能性计算模型:,当P<0.15时,则认为该患者患有严重的睾丸局部缺血损伤。通过十字交叉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预测模型,可使用易获得的临床数据来预测因性腹股沟斜疝导致的严重睾丸缺血损伤的风险,与单独的术前超声相比,该模型可提高严重睾丸损伤的预测准确性。

  • 标签: 睾丸缺血损伤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性眶下壁骨折手术及被动牵引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儿童性眶下壁骨折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超薄层CT+3D成像技术确定骨折范围及眼外肌情况,术中进行手术显微镜下眶壁骨折修补术。术前分为两组:伤后≤5天手术(A组)和伤后>5天手术(B组)各13例(13眼)。术后再分两组:主动眼球运动+被动牵引训练(C组)和只做主动眼球运动而未做被动牵引训练(D组)各13例(13眼)。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被动牵引训练的效果。结果A组术后眼球运动功能、眶下神经感觉恢复的情况均优于B组(χ2=10.14,6.02,P=0.009,0.015);C组术后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D组(χ2=6.410,P=0.015)。结论儿童性眶下壁骨折早期手术及术后的被动牵引训练对眼球运动功能及眶下神经感觉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时机,手术 牵引训练,被动 骨折,眶,嵌顿性,儿童
  • 简介:我们近日收治1例因跌倒后腹股沟斜疝致阴囊破裂、肠管脱出的患儿,现报道如下:患儿男性,3岁,因出生后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至今,跌倒后肿物再次出现且不可还纳、阴囊破裂并肠管脱出1h急入院。患儿出生后不久家长即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区一肿物,活动时出现,平卧后消失,既往未曾,入院1h前,患儿不慎跌倒,腹部着地,随即哭闹,后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区肿物再次出现,坠入阴囊内,肿物急剧增大,致使阴囊右侧忽然出现裂口,肠管从中脱出于体外,体查:右侧腹股沟区一肿物,延续至阴囊内,约6cm×5cm×5cm大小,质硬,右侧底部可见一长约2.5cm裂口,肠管自裂口内脱出,肠管外观红润,患侧阴囊肿胀明显,触痛,睾丸触及不清。急予手术治疗,行疝复位,疝囊高位结扎,修补阴囊裂口,放置引流条,手术顺利,因术前肠管脱出体外,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换药等治疗,住院1周,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腹股沟斜疝嵌顿 肠管脱出 阴囊破裂 跌倒 腹股沟区肿物 诱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50例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份-2016年6月份期间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患者为79例,乙组患者为71例。乙组患者通过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甲乙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临床情况。结果甲组下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优于乙组(P<0.05)。甲组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术后疼痛以及阴囊积液)发生率优于乙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很好,促进了患者康复,降低了患者花费的费用,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嵌顿疝 临床效果
  • 简介:从本倒患者发生宫内双环并发环和移位中可以得出讨论: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 标签: 节育环 嵌顿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状态下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3月至2007年2月427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409例,成功率95.78%,中转开腹18例,中转率4.22%。术中出血1例,术后并发胆漏2例,胆道残余结石3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2.11%,无胆道损伤,无死亡病例。结论: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巧,适时中转手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结石 嵌顿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