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联合后内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效果,以指导后续改进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侯马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及恢复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6个月测量并比较膝关节X线结果,术后3个月统计并比较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通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点,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膝关节活动度(ROM)均较术前增加,且随时间的延长呈不断增加趋势,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TPA、RO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联合后内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效果较好,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改善TPA与ROM,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更快,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前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双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路途径切开复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5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照路途径分组。对照组采取,观察组采取内侧。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均有着较好的复位效果,但是内侧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同入路途径 切开复位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内侧与切开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05月至2022年0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68例(76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3.44±0.62)、手术时间(45.40±8.25)、术中出血量(4.48±1.95)与对照组切口长度(7.63±1.27)、手术时间(81.60±13.70)、术中出血量(21.36±8.62)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1(3.13%)例患儿出现术后再脱位,5(15.63%)例患儿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4(12.5%)例患儿再手术。对照组有2(5.56%)例患儿出现术后再脱位,5(13.89%)例患儿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5(13.89%)例患儿再手术。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内侧切开复位法对患儿产生的创伤较小,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胸椎结核手术的选择。方法:对1999年至2006年32例胸椎结核手术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肋横突切除、肋骨切除开胸、经胸膜外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等不同进行比较。结果:经肋横突切除、侧前方12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50分钟,时的出血量约200ml,术后2例肋间神经损伤,3例胸膜损伤,1例对侧病灶清除不彻底。肋骨切除开胸1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25分钟,时的出血量约5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经胸胸膜外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为35分钟,时的出血量约8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经1年以上的随访,根据阮狄克标准,本组优良率92%,内固定组患者无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融合。Frankrl分级均E级。结论:对胸椎结核根据病不同的病情,采用个体化设计前路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胸椎 结核 手术 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们普遍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本文结合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的阅读实例,通过“读创境”“读中渗透”“读后拓展”三条途径引导学生阅读、思考、领会文字内涵,真切地走进作者心灵,最终达到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情感的目的。

  • 标签: 阅读教学 情感 渗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直接(DAMIS)与后外侧(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8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17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89髋)采用DAMIS全髋关节置换术(DAMIS组),男41例、女48例,年龄61~78(68.63±4.35)岁;82例(82髋)采用PLA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男36例、女46例,年龄62~76(67.93±3.49)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1、2周和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DAMIS组与PLA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AMIS组术中出血量(208.09±23.45)mL、术后卧床时间(0.55±0.62)d,均少于PLA组的(293.66±43.45) mL和(1.56±0.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98、8.406, P值均<0.01);术后1周、2周、1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72.66±4.87)、(76.71±4.13)、(81.94±4.73)分,均优于PLA组的(61.38±7.61)、(68.13±6.16)、(74.06±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46、10.600、10.431, P值均<0.01);而术后3、6和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IS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PLA出血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早期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微创直接前侧入路手术 后外侧入路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间和外侧在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外侧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中间,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法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叶全切除术 中间入路 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外侧裂岛叶清除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颞叶皮质。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颞叶皮质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经外侧裂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Stoppa联合髂窝髂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20)。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10.3)岁;采用改良Stoppa联合髂窝,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柱,于骨盆内侧由髂骨至坐骨铺设髂坐钢板固定后柱骨折。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5.6±11.7)岁;采用前方改良Stoppa或联合髂窝,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柱,联合后方Kocher-Langenbeck,常规由髂骨至坐骨铺设重建钢板固定后柱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8。24个月)随访。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2.9±0.6)h],术中出血量[(320.8±100.4)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621.6±118.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改良Matta标准评定:试验组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17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末次随访时按改良的Merled’Aubign6和Postel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试验组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对照组优12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联合髂窝髂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板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后方(DPA)与Kocher-Langenbeck(K-L)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5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不同分为两组:A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为(42.2±14.7)岁;采用DPA钢板固定治疗。B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为(42.8±11.9)岁;采用K-L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0±15.7)min]、手术切口长度[(9.6±1.1)cm]显著短于B组患者[(115.2±42.4) min、(17.6±2.3)cm],术中出血量[(325.7±79.9) mL]显著少于B组患者[(404.2±147.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术后获12~37个月(平均19.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A组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19/21);B组优12例,良3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K-L相比,DPA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创伤更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可安全、有效地处理髋臼后部骨折。

  • 标签: 髋臼 骨折 手术入路 后柱 后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与外侧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按照数字表法对其平均分组,分别为研究组35例并对其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以及参照组35例并对其采用外侧,观察对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可以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并大幅降低其术后疼痛,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路 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后外侧,内侧联用对三踝骨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8月期间于本院手术的三踝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28例,行踝关节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28例,行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 标签: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骨愈合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观察改良后外侧、内侧联用对三踝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1月的三踝骨折患者35例,进行改良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5例三踝骨折的手术和康复情况进行了总结。治疗优良率为94.28%,进一步证实了手术的有效性和患者整体康复情况。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固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能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及骨折愈合,值得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行肾上腺切除术患者应用经腹腔和经腹膜后肾周脂肪外平面两种途径的手术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2月到我我院接收肾上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50例,采取经腹腔手术途径,实验组50例,采取经腹膜后肾周脂肪外平面,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免疫指标和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1.9±18.9)min、术中失血量为(39.1±14.2)ml,均高于对照组(P0.05,2=0.00)。结论 在展开经腹腔肾上腺切除术时可采用经腹或者经腹膜后肾周脂肪外平面,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安全性、高效性等优势,其疗效较显著。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切除术 解剖层面 手术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幼儿的准备研究发现,幼儿的准备现状存在幼儿身心准备不足,家长时间准备不足和教师业务准备不足问题,对此提出幼儿的准备策略,幼儿角色准备,家校辅助准备和幼师培训准备,希望对日后的相关研究领域有所贡献。

  • 标签: 幼儿 入园前 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方与后方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78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39例,传统组与责任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行后方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者行前方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较小(P>0.05);责任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与传统组相比均明显较少,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两组的HHS 评分、WOMAC 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责任组患者的HHS 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而责任组患者的WOMAC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前方术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与骨关节炎。

  • 标签: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评分 前方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