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上高县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农村民间流通协会。几年来,上高县坚持把农产流通当作农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搞活,较好地解决了农户与市场的联接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全县优质稻由1997年的5万亩增加到2000年的16.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1.7%;经济作物由1997年的15○黄任生果由1997年的4.5万亩发展到2000年的12万亩;“三元杂交猪”由1997年的6万头发展到2000年的16.6万头,占全县生猪出栏总数的40%;商品家禽出笼由1997年的160万羽增加到2000年的261万羽;长年或季节性参与农产流通的人员由1997年的不足6000人发展到2000年的2万人;

  • 标签: 农产品流通 上高县 大市场 农产品加工企业 民间流通组织 农产品营销
  • 简介:文章总结了地理标志农产三穗鸭产业化演进路径,分析了三穗鸭产业化发展优势及瓶颈,提出了三穗鸭产业发展对策,对探索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域特色农产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三穗鸭 地理标志农产品 农业产业化 演进路径 发展对策
  • 简介:我国农产供给量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但因产后贮藏、保鲜和制干等初加工环节方法原始、设施简陋、32艺落后,导致农产产后品质下降、损失严重,折算经济损失每年达3000亿元以上。同时,粮食过度加工每年损失75亿kg以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增产,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农产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对粮食加工减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农产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提升农产初加工水平、防止过度加工浪费、提高农产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

  • 标签: 农产品产地 综合利用 初加工 农业专家 减损 农产品加工业
  • 简介:2007年9月21日-22日,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产加工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呼市和林格尔县的部分农产加工企业。结合参观所得,回过头再来领会这次我国农产加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技术创新工作会议的精神内涵,对技术创新在农产加工业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会有新的认识。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技术创新工作 和林格尔县 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 助推
  • 简介:江西山美水秀,物产丰饶,农副产品丰富多彩,名优特产层出不穷。为了宣传我省各地的名优特新产品,我们特辟了“名优特产”栏目。  2000年8月,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组织全省名优农产参加了香港第十一届美食博览会。在这次参展产品中,共有70多个县(市)的280多个企业中的350多个产品,其中获得国家级奖牌以上的有80多个,省级奖牌的有150多个,基本荟萃了江西农产的精华。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刊载参展的名优农产

  • 标签: 江西省 名优农产品 博览会 兴国灰鹅 2000年 名牌产品
  • 简介:11月24日至28日,由农业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的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农产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我省代表队商丘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刘传辉、漯河市农产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潘磊、汝州市农产质量检测中心尚浩涛三名参赛选手沉着应战、奋力拼搏,从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2支代表队9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刘传辉荣获个人一等奖。

  • 标签: 质量安全检测 技能竞赛 农产品 产品质量监测 中华全国总工会 农业部办公厅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知名品牌”的要求,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现就做好2006年中国名牌农产的评选认定工作,制定本办法。

  • 标签: 农业部办公厅 中国名牌 农产品 知名品牌 名牌产品 产品品牌
  • 简介:为切实做好2012年全国农产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各项工作,推动农产加工业区域协调发展。日前,农业部召开了2012年全国农产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洽会”)筹备会,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和部署。来自北京、天津、山西、辽宁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部 贸易洽谈会 局长 区域协调发展
  • 简介:众所周知,主食是供应人们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是保证国民身体健康的基本食物。近年来,我国主食加工业发展较快,对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消费需求、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保障食物质量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促进农产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突出的效果。为此,本刊记者就如何发展我国主食工业化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部农产加工局宗锦耀局长。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主食工业化 农业部 中国特色 局长 持续健康发展
  • 简介:11月6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农产加工业发展及农机补贴改革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农产加工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要把农产加工业提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切实推动农产加工业做大做强;要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推进改革,加强监管,切实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助民增收、拉动内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农机补贴 农业部 改革 主持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简介: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13年5月22日报道,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通知,决定进一步降低农产生产流通环节的电价。通知规定,自201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生猪、蔬菜生产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农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用电、农产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价格实现与工业用电同价。

  • 标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农产品生产 用电价格 流通环节 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业生产
  • 简介:我国首批绿色产品论证准则———《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准则》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完毕,并通过农业部审定,正式颁布执行。根据新标准认定的第一批绿色产品生产企业也已产生。这标志着我国绿色产品的认定走上规范化。三项标准对绿色畜禽产品的生产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在《动物卫生准则》中,规定养禽场必须全进全出;人员入场必须更衣、淋浴、消毒;必须杜绝新城疫、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对屠宰动物的宰前、宰后检疫及肉食品加工的兽药卫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在《饲料和饲养添加剂准则》中,明确规定90%的动物饲料必须来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禁止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以哺乳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原料饲喂反刍动物;禁止使用工业合成油脂和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饲料原料;禁止使用各种人工合成的调味剂、香料和着色剂、对粘结剂、抗氧化剂、稳定剂、防腐剂及非蛋白氧物质均作出严格而明确的限制。在兽药使用方面,《准则》明确限定了在畜禽生产过程中,准用抗寄生虫药、抗菌药、消毒防腐剂及疫苗的种类和停药期。严格筛选后准用药物仅有19种。取消了氟喹诺酮类、碘胺类...

  • 标签: 准则出台 畜产品准则 绿色畜产品
  • 简介:绿色畜禽产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无疫病.对人体健康无害、质量安全且优质的畜禽产品绿色畜禽产品应具备以下条件:畜禽产品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畜禽养殖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畜禽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畜禽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事实上,按照目前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方式.要最终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绿色食品是困难的,因为存在两大重点问题还未解决好:一是畜禽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残留问题。二是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 标签: 绿色畜禽产品 生产方式 绿色食品标志 环境质量标准 畜禽养殖场 生产操作规程
  • 简介:2006年1月7日,由农业部乡镇食业局、农业部农产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联合新闻媒体共同推举评选的“2005年中国农产加工业十大新闻和十大新闻人物”暨“第三届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揭晓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新闻媒体 中国农村 致富 人物 人民大会堂
  • 简介:我国首批绿色产品准则——《绿色食品一动物卫生准则》、《绿色食品一兽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准则》,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完毕,并通过农业部审定,正式颁布执行。根据新标准认定的第一批绿色产品生产企业也已产生。这标志着我国绿色产品的认定走上规范化。

  • 标签: 绿色畜产品 准则 中国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颁布 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