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掌握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基层医院的农村患者对疾病的预防、诊治及康复能力。方法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因人而异,满足门诊病人的健康需要。结果通过健康教育,门诊病人掌握了就诊须知及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知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了病人的健康行为,同时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改善,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病人 健康教育 对策 形式
  • 简介:整体护理的开展,要求护理教育必须培养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1].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护理高职班实践课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教育 护理 临床实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药理学实验仍有存在的必要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实验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源头,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要理论的来源与药物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获取的。同时药理学又是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学好药理学这门课程,最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而药理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药理学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尤其对学生今后从事医学研究、药学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目前药理实验课仍是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学习和思维的平台。实验课教学直观性强,能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综合素质,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不能比拟的。因此,我们认为药理学实验在高等医药学教育中仍有存在的必要。

  • 标签: 药理学实验 形式 发展 高等医药学教育
  • 简介:医院门诊引入社会志愿者资源,着力解决医疗服务领域中的社会问题,提升服务品质,改善医患关系,满足患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已成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共识。从门诊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志愿服务形式、日常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 标签: 志愿者 门诊 志愿者评估体系 志愿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度洛西汀,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分别治疗6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SCL-90)评分显示在治疗第2周时躯体化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4周抑郁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躯体化因子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安全、有效。

  • 标签: 躯体形式障碍 度洛西汀 阿米替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形式术前护理干预对儿童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准备行择期全麻腺样体刮除手术的2~12岁患儿4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实施多形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儿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麻醉实施前进行焦虑量表测试,比较两组患儿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焦虑评分接近〔试验组(70.59±4.86)分,对照组(71.62±5.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9,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35.76±5.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27±4.59)分,t=18.967,P<0.01〕。结论多形式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焦虑状态。

  • 标签: 多形式术前护理干预 焦虑 配合程度
  • 简介:摘要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由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向信息数据管理模式转移,而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意识到目前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的院校发展情况,积极研究有效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办法。

  • 标签: 新形势 高职院校 档案管理 办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断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图发展、求生存,医院应进一步对院内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革,物价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医院总体管理能力及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物价管理重视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也使医院内部的运转进一步获得优化。但在实际物价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制度体系,工作人员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成效未能获得预期效果。本研究现就探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物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日后更好的做好物价管理工作,促进医院长久稳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改政策 公立医院 物价管理 存在不足 调整建议
  • 简介:摘要:瘦素主要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与机体摄食、能量代谢、脂肪存储等的调控密切相关。瘦素最主要作用是对能量平衡的影响,运动也能够调节系统能量流动和平衡,因而运动与瘦素的关系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不同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情况对血浆瘦素水平影响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深入探讨运动与瘦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治疗肥胖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运动 瘦素 瘦素抵抗
  • 简介:摘要: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生猪流入到动物产品交易市场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该项工作的开展水平,直接关系着猪肉产品的质量。不过在当前的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会使猪肉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从而保证猪肉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保障人民的肉食品安全。本文就当前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有效保证猪肉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

  • 标签: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  问题  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对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儿童语言发育和社会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1-3岁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对125例DLD儿童进行测评。1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语言发育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DLD组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中不良环境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养育环境中的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LD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得分与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r=0.536,P〈0.01)、社会情绪中的能力域得分(r=0.397,P〈0.01)呈正相关,与社会情绪中的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得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5、-0.438、-0.390,P〈0.01)。DLD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社会情绪的中介效应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影响DLD儿童的语言发育和社会情绪;社会情绪在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和语言发育中起部分中介效用。

  • 标签: 发育性语言障碍 家庭养育环境 社会情绪 中介效应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头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语言训练联合头针和单纯语言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及孤独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EP-3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EP-3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障碍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提升其语言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弧独症谱系障碍 语言障碍 头针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辨证选穴针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瘫伴有语言障碍患儿40例,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儿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Gesell评分及综合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Gesell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Gesell评分、综合能力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患儿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相较于参照组患儿更高,组间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为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实施辨证选穴针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能够保障患儿机体状态恢复,同时改善患儿的语言理解,值得将该治疗干预措施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辨证选穴针刺 语言康复 小儿脑瘫 语言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感觉统合训练与引导式教育对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康复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语言障碍患儿共计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为患儿提供引导式教育训练;观察组(n=30)为患儿提供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引导式训练,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利用格塞尔发育量表(Gesell)开展构音障碍训练,了解两组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Gesell在语言、社交、适应性三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三项Gesell指标评分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语言障碍患儿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训练干预后,可使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引导式教育 语言障碍 语言发育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Caitríona Cox和Zoë Fritz认为,表达怀疑、贬低或指责患者过时的医学用语会损害治疗关系,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