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西方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在对语言、修辞和认知关系的假设上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因此深入考察修辞与认知的关系对修辞学的发展或有所裨益。结合意象图式、语篇分解等理论,文章对语言中的修辞行为进行分类,建立了基于意象图式的修辞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修辞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因和语篇维度两个方面。说话者在每个基本语篇单位中,在语调(或句读)单位、小句、命题和话语行为四个维度上,通过对主导意象图式所对应的知觉组织原则的遵循或违背实现修辞行为,最终通过这些基本修辞行为构建整体语篇所要达成的修辞效果。

  • 标签: 知觉组织原则 意象图式 语篇分解 认知修辞
  • 简介:这是张志公先生的一篇遗作,它原是张先生为参加1993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张弓修辞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而作的。后因故未能与会,便委托徐丹晖同志在国际研讨会上宣读。文章着重就语境、语体两个问题谈了张先生的一些看法。今年五月正好是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首都语言学界正在筹备纪念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活动。我刊本期特发表张志公先生这篇遗作,供语言研究者和修辞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也以此纪念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

  • 标签: 语体与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学 语境 中国修辞学 张志公 成语
  • 简介:语篇是一个充满争议并且广受关注的概念。在相关学界讨论语篇的众声喧哗中,“修辞结构理论”(RST)以其独特的切入点引起广泛而持续的兴趣。这是一个以“修辞”的名义研究语篇组织原理的理论模式。它通过识别使语篇的多模态成分得以组合为功能单位的“修辞关系”,揭示由处在不同层面的这些关系自下而上递进交织而在语篇中形成的全覆盖、级差化的单一修辞结构(singleoverarchinghierarchicalrhetoricalstructure),为判断语篇的连贯性确定了一个独特的标准,同时也为理解语篇的总体目标及其实现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无启发的视角。然而,假如将修辞结构理论置于当代修辞思想及语篇理论发展的大视野中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将该模式用作阐释工具所造成的问题远超过它所能提供的帮助。考虑到语境已成为主流语篇研究的着眼点,修辞结构理论对文本本身的专注凸显了其阐释能力的局限。另一方面,该理论所预设的“修辞”及“修辞关系”与修辞学界对“修辞”的主流理解也相去甚远。将“连贯”确定为探索语篇组织原理的核心议题尤其使人对这一模式的“修辞”属性生疑。对修辞研究而言,该理论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它将注意力引向在语篇研究中构筑起一个有别于主流路径的修辞视角的可能性,促使修辞学家思考跟语篇及其概念化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 标签: 语篇 修辞结构理论 修辞关系 连贯 “辩动”
  • 简介:<正>为了促进修辞学研究工作、培养和扩大修辞学研究和教学队伍,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于一九八二年暑期在青岛师专举办了第一期修辞学讲习班。讲习班为期三周。一百二十多名学员来自华东和全国各地院校和有关单位。大部分是高校教师、也有记者、诗人等。担任讲习班主讲的教师是:上海外国语学院王德春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黄宏煦教授和华中师范学院郑远汉副教授。他们讲了现代修辞学理论、国外修辞学研究方法和传统修辞学等方面的问题。讲习班采取大班上课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举办修辞学 会华东
  • 简介:<正>1943年秋,我在复旦大学上二年级,听到了陈望道先生教修辞课。这门课每周三节,学一年。这一年的修辞课是我终身难忘的。其所以难忘,因为它有特点。修辞现象是发展变化的。陈先生的修辞学思想也是发展变化的,以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修辞教学,这是他最大的特点。从前,有的学者出了一本书,就教这本书,十年二十年一字不改,也不补充。陈先生不是这样,他教修辞学虽以他的《修辞学发凡》为课本,但有些教材却是《发凡》上没有的。他的《发凡》问世之后,名满天下,但他不以功成名就为终点,而是在继续研究。他把研究成果摆在深常上,让他的学生尝新品味。如此经过几年的反复讲授和课堂实践,到后

  • 标签: 修辞教学 修辞课 先生修辞
  • 简介:视角,是指诗人观察、描写景物的视点①和方向、角度。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诗人在写作过程中,诗中的“景语矽是按一定的视角来“编码”的,那么,读者的理解和欣赏,也必须从同样的视角来“解码”,才能准确无误地获得信息。而这个“编码”——“解码”之间的信道,并不总是畅通无阻的。因为,写景的视角是千变万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会随视角的移动变换而呈现出千姿百态。“一切景语皆情语”。

  • 标签: 景语 唐诗 鉴赏 修辞 自然景物 写作过程
  • 简介: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以培养留学生汉语修辞能力为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新课程,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课程的设置、修辞教学的项目与等级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就修辞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步看法。

  • 标签: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 等级 方法
  • 简介:《何典》是一部语言独特风格奇妙的近代白话幽默小说,具有特别的艺术色彩,但由于作者是一位高才不遇的在野才子。描写的是下界的“鬼人鬼事”,且多使用方言亵词、俚俗土语,看似满纸荒诞,难登大雅之堂,因而多被人忽略.

  • 标签: 近代 幽默小说 《何典》 修辞特色
  • 简介:А.И.戈尔什科夫的俄语修辞学理论在近几年引起修辞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А.И.戈尔什科夫在篇章修辞学和功能修辞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并对该学者的俄语修辞观进行了分析。

  • 标签: А.И.戈尔什科夫 修辞观 篇章 功能修辞学
  • 简介:一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小说,心态小说的叙述方式突破了传统小说全知全能式的单一模式。当代小说的言语形态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无标情绪语”就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言语现象。所谓无标情绪语指的是适应形象主体塑造或作者意绪表达的需要偏离一般语法要求,在该标点处有意不加标点而成的一种言语形态。其显著特点有二一是通过对语言本身的操作渲染出一种情绪和意境。这种情绪意境作用于读者,与读者的感情世界沟通,引起审美认同。二是具有相同结构方式的词语或句子连缀,形成不加标点的表层结构,一气呵成的语气。

  • 标签: 情绪 修辞美 艺术 荒诞小说 单一模式 全知全能
  • 简介:文化语言学以语言文化功能为研究目标,由于语言的文化功能具体体现在语言符号系统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文化语言学中,无论是音韵学、文字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语言史学,还是一般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都获得了不同于这些学科本身的意义,即文化语言学的意义。它们自身的规范研究在文化语言学中都只是揭示语言的文化功能的手段,并在文化语言学中得到了新的组合,当然修辞学也是如此。

  • 标签: 文化语言学 修辞学 意义 文化功能 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哲学
  • 简介:态范畴是一个理论性很强,至今仍有很多争议的范畴。它在言语交际中又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还能使他们掌握符合情境题旨地进行交际的多种手段。《80年语法》问世之前,在俄语语法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三态学说”即认为俄语的态范畴是由主动态、中动态和被动态构成。这种

  • 标签: 修辞作用 被动态 语法学界 完成体 词汇意义 语义结构
  • 简介:§1.现代俄语功能修辞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开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但是修辞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语体的探讨却由来已久。早在十七世纪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三体论”(теориятрехстилёй)。(他是根据体裁原则对语体进行分类,但是这种分类至今仍有影响。)后来著名语言学家彼什柯夫斯基、谢尔巴、维诺库尔、维诺格拉多夫、雅各

  • 标签: 维诺格拉多夫 谢尔巴 论功 修辞学研究 维诺库尔 罗蒙诺索夫
  • 简介:阿拉伯语修辞学早在十一世纪就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最后由阿卜杜·查希尔·朱加尼等人集其大成,使之系统化。但是它后来僵化了,虽说有《简明修辞》《新修辞学》《文体研究》等著作,但革新不多,未能给阿拉伯修辞学带来突破性的发展。

  • 标签: 新修辞学 阿拉伯语 文体研究 查希尔 系统化 突破性
  • 简介:关于修辞(rhetoric)这一术语的概念,简要地说,就是对语辞进行调整并使之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的学问。其英文意思是theartofspeakingandwritingsoastopersuadepeopleeffectively(朗文)。在表达方式方面,修辞又分为消极(negative)和积极(positive)两类。消极修辞,侧重于理解,语言力求明白、通顺、精确;积极修辞,侧重于情感,语言力求生动、优美、感人。至于大学英语,一般被认为偏于前者。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大学英语的教

  • 标签: 英语教科书 修辞法 speaking RHETORIC 交际效果 积极修辞
  • 简介:詹姆斯·费伦是在学界享有极大声誉的美国叙事学家,他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在对文本进行研究时不限于一点,通常在审美、伦理以及叙事形式之间循环进行,这种动态性、不封闭性和多样性特征,平衡了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特殊关系。本文主要对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加深读者对小说美学的认识。

  • 标签: 修辞叙事 叙事理念 詹姆斯·费伦修辞
  • 简介:<正>歌星苏芮的名曲《牵手》开头几句歌词在修辞上很有讲究,富有魅力。请听: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这么妙的歌词,哪怕没有谱曲也能传抄传诵,这也难怪那么多的少男少女要为之而发烧了.致人发烧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但下面三点却是最为重要的:

  • 标签: 意动 歌词 韵调 修辞 魅力 孟尝君
  • 简介:读了华定仪同志的新著《汉语消极修辞》以后,书名和全书的内容引起我一些想法。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以求教于大家。一、书名“消极”独辟蹊径修辞学家张寿康在《汉语消极修辞·序》中指出:“这本书是论述消极修辞的专书,给修辞学的研究领域添了新葩,实是可喜的事情。”的确可喜,长久以来,陈望道先生著名的“修辞的两大分野”分出来的挛生姐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她们所受到的待遇却是厚薄悬殊,前者门庭若市,后者门可罗雀。侧重积极修辞手法研究的专著为数可观,而侧重消极修辞手法研究的则寥寥可数。

  • 标签: 消极修辞 汉语 简评 教学 科研 修辞学家
  • 简介:<正>什么叫变异修辞?变异修辞也叫深层修辞。从语言组合和搭配上来看,变异修辞是对语言常规的超脱和违背,它辞面意义不合情理,而深层却藏着更丰富的含义,它的目的不是在于说理,而是在于描述心理的感受,进而抒发情感;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艺术化的语言。例如:

  • 标签: 变异修辞 审美主体 情感活动 艺术感觉 感觉世界 修辞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