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配电网设备需要标准化以及集成化的前提下,将配电网进行一二次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本文章将分析配电网新型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的测试方法,主要现有方法有对电流进行采样、对电压进行采样以及记录设备运行的总电量等。在对这几种方法深入剖析的同时,还为新型一二次融合中设备推广开来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指导。

  • 标签: 配电网 电流采样 电压采样
  • 简介:采用改进的固相碳热还原法通过两步包碳法制备了双层碳包覆的LiFePO4正极材料。用SEM、XRD等对其进行表征,并将其组装成纽扣式电池,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前躯体磷酸铁的碳包覆能有效控制产品双层碳包覆磷酸铁锂的颗粒大小,双层碳包覆不改变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0mAh/g,循环50次后比容量仅减少了3.9%。表明所制备的LiFePO4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LiFePO4) 双层碳包覆 碳热还原法
  • 简介:以无水乙醇、纯水为溶剂,蔗糖为碳源,采用电化学法合成LiFePO4/C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充放电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iFePO4/C具有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其中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C的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2.3mAleg,充放电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41.2mAh/g。

  • 标签: 不同溶剂 电化学合成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 简介:介绍了我国硅橡胶合成绝缘子的研制及其在输电线路上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全面分析了运行中存在的闪络和损坏问题,提出改善国产合成绝缘子的制造质量以及今后的有关科研任务。

  • 标签: 硅橡胶 合成绝缘子 闪络 界面 脆断
  • 简介:通过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不同碳含量的磷酸钒锂/C正极材料,研究了作为碳源的蔗糖和柠檬酸添加量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固相合成方法中,添加量高于10.5%(质量百分数)时进一步增加蔗糖添加量后产物放电容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在溶胶-凝胶合成方法中,柠檬酸的添加量存在最佳值,高于或者低于此最佳数值都会引起产物容量的降低,这是与固相合成技术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另一点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溶胶凝胶合成的样品,最佳添加量与产物的工作电流有关.本实验条件下,在0.2C倍率以下柠檬酸与氢氧化锂最佳比值为1∶3,但是在放电倍率高于0.5C时最佳比值为1∶2.

  • 标签: 磷酸钒锂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摘要硅橡胶合成绝缘子作为一种新产品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抗闪络、耐老化、免检修和免维护等优点,近年来在35kV-220kV线路上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对合成绝缘子运行进行分析,对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合成绝缘子 基本结构 运行分析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合成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在清远地区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即从电气性能包括运行维护、使用寿命、防污特性、耐雷水平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分别指出了合成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在运行使用中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根据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在今后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运行经验找出了相应的对策及预防措施,使合成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更加安全地在电网中运行,从而进一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输电线路 玻璃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 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
  • 简介:在氧气气氛下,以乙酸盐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和Li/(Ni+Co)配比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检测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为750%、合成时间为18h、Li/(Ni+Co):1.10的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具有完整的晶型结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C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30.0mAh/g和192.6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3.73%,经过50次循环仍有170.5mAh/g,容量保持率为90.87%。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8CO0.2O2 溶胶凝胶法 Li/(Ni+Co)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摘要介孔分子筛的孔道结构高度有序,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在多相催化、吸附/分离、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为避免嫁接的磺酸基和磷钨酸在接枝改性过程中受到异类物质或离子干扰,寻求一种简单、操作性强、高产量的介孔孔径可控的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路径利用分子自组装的方式,通过调整水热温度和时间合成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SBA-15介孔分子筛,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SBA-15 合成 孔径 壁厚
  • 简介:以FeSO4.7H2O,H3PO4,H2O2和NH3.H2O为原料合成纳米化的FePO4.1.5H2O,并将Li2CO3、FePO4.1.5H2O和葡萄糖混合球磨,在800℃下通过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相同温度下,不同合成时间LiFePO4/C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800℃12h下合成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2C(1C=150mAh/g)倍率下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2.7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基本保持不变。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铁源FePO4.1.5H2O 碳热还原
  • 简介:近日,以“以系统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易往信息作为领先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受邀参加。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主办,并得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

  • 标签: 智能制造系统 电子技术标准化 信息化 北京 创新 经济技术开发区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将混合盐溶液以不同速度加入草酸溶液中,对制得的LiNi0.5Mn1.5O4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盐溶液以0.17mL/s的速度加入到草酸中,预烧温度为450℃,焙烧4h,后900℃焙烧6h制得的样品为粒径均匀的多面体,1C充放电初始容量达到135mAh/g,55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96.26%。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5 V正极材料 LiNi0.5 Mn1.5O4 溶胶-凝胶法
  • 简介:考察了温度对合成材料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不同倍率的过充电测试。经过XRD、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测试得出,800℃保温16h时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具有稳定的α-NaFeO2层状晶体结构,材料电化学性能最好,最大放电容量为158.9mAh/g(2.4~4.3V),11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69%,显示良好的循环性能。过充电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在小倍率循环时具有一定的耐过充性能。过充电时Co4+的出现和材料结构发生变化、阳离子混排严重是引起容量衰减的原因。

  • 标签: LiNi/Co/Mn/O 过充电 煅烧温度 电化学性能 循环性能
  • 简介:一种全新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它具有转换时间短,频率分辨率高,输出信号相位连续、相对带宽较宽等优点。详细介绍了DDS芯片AD9832的原理结构以及由此构成程控交流电源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编程,并给出了相关实验结果。

  • 标签: AD9832 程控交流电源 波形失真
  • 简介:文章研究了分节式合成绝缘子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的应用,对分节式合成绝缘子与普通合成绝缘子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并采用Maxwell3D软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对分节式合成绝缘子的均压环配置进行了仿真研究。

  • 标签: 分节式合成绝缘子 均压环 仿真 有限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耐张塔跳线绝缘子串冰闪故障分析,并对该项目进行防冰闪改造,提高500kV桂山乙线的防冰能力,避免发生冰闪故障,确保线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 标签: 500kV输电线路 冰闪故障 施工 防冰闪改造
  • 简介:以柠檬酸铁、乙酸锰、乙酸钴和磷酸二氢锂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LiFe1/3Mn1/3Co1/3PO4/C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测试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700℃下焙烧16h合成的LiFe1/3Mn1/3Co1/3PO4/C为结晶良好的橄榄石型结构,颗粒呈球形,球径在0.5-5μm之间。该样品在0.1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8.3mAh/g,同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 标签: 正极材料 LiFe1/3Mn1/3Co1/3PO4/C 锂离子电池 喷雾干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