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销售档案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推行企业销售电子档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企业销售电子档案运作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企业营销工作特点,提出销售电子档案运作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

  • 标签: 企业销售 电子档案 档案管理
  • 简介:通过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检测中心与鎳冶炼厂建立专项协同管理机制,协同处理二期精矿抓斗秤在管理、技术、操作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彻底解决抓斗秤漏计问题,降低抓斗秤漏计率,实现抓斗秤持续精准高效计量,维护集团公司选矿厂、镰冶炼厂两个上下游主流程单位结算数据准确性和"五自经营”根本利益。

  • 标签: 抓斗秤 漏计率 协同管理
  • 简介:本文分析了公司上半年主要能耗指标,阐明了个别能耗指标上升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对节能工作的思考.

  • 标签: 节能 能耗指标 降低成本 技术进步
  • 简介:1前言企业量值传递管理是企业主要计量基础工作之一。长期以来笔者力求摸索、总结一套系统的工作经验和办法,以实现量传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但效果总不太理想,学习ISO10012国际标准,其先进科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给我很大的启迪。应用ISO10012管理标准,探索企业最佳量传管理模式与国际标准接轨成为可能。

  • 标签: 管理模式 量值传递 计量器具管理 管理制度 企业主 国际标准接轨
  • 简介:针对莱钢428辆自备车担负着千万t铁水的调运和部分原材料的厂内运输的重任,车辆段面对点多、面广、影响因素复杂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切实抓好精细管理,消除了各种不利因素,保证了设备状态稳定。

  • 标签: 精细管理 责任对号 列检管理 日考评
  • 简介: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是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实施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及管理体系,可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而实施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及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能动作用.

  • 标签: 标准成本 运用 财务人员 降低成本
  • 简介:当前,以四横四纵为标志的全国铁路高速化网络正在建设中,也许不久的将来,铁路运输瓶颈将在一段时间内大大缓解,但高速化后的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企业铁路运输也同样,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在国内同行业铜产量第一,在世界排名第3位,随着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运输量倍增,需求也越来越大,安全问题受到重视,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再配合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抓设备质量,抓人员素质,抓规章制度,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多拉快跑,确保城市铁路运输及企业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顺行。

  • 标签: 四横四纵 城市铁路 企业铁路 运输安全 一系列
  • 简介:为使高炉安全长寿,一项试验描述了炉缸管理的机理,研究了炉缸管理的制度,发现在“无壳”操作期间高炉炉缸的侵蚀性磨损最严重并且最迅速。开始发生化学磨损的温度大约为450℃。主要是通过碳沉积产生的。

  • 标签: 炉缸管理 高炉炉缸 长寿 安全 侵蚀性 碳沉积
  • 简介:从一次料场本身特点及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分析入手,介绍了原料厂在加强料场管理工作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一次料场 管理 创新
  • 简介:西南铝加工厂在“八五”期间,狠抓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执行和考核三个关键,尤其是在定额制定中注重定额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对强化内部能源管理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在生产未达规模的情况下,仍获得较好的节能效益。

  • 标签: 能耗定额 定额管理 子工序 工艺流程图 能源消耗 铝铸锭
  • 简介:三辊劳特式轧机是我国轧钢系统的早期设备,随着生产节奏的不断提高.从原来的月产量3万t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万t左右。因此整台轧机设备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近期以来除了主减速机齿轮存在很大隐患外,辅助系统也存在许多制约生产发展的隐患。影响设备安全运行最直接、最关键的润滑系统,一直是设备管理人员密切关注的课题。

  • 标签: 轧机 主减速机 生产节奏 齿轮 润滑系统 辅助系统
  • 简介: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铁路运输是必不可少的物流方式之一,是大型资源型企业的的主要运输渠道,而铁路维修养护又是铁路运输的关键所在。一些拥有自备专用铁路线路的企业,线路日常维护修理常常以外包的形式外委。而这些外委施工单位往往是聘请退休老职工带队,或者招聘一些有铁路维修资质但并不是很专业的铁路施工队伍,有时不能很好的保障施工质量,容易产生安全及施工质量问题。围绕企业铁路工务日常养护、大修及安全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企业铁路 特殊环境 外委队伍 施工质量 安全技术控制
  • 简介:涟钢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状况,与主体配套的辅助、后勤单位几乎全是亏损或靠补贴维持,“冗员多、包袱重、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从1996年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实施以“精干主体、分离辅助”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先后将21家辅助后勤单位剥离改制为子公司,构建母子公司体制。通过4年多的改革和完善,由改制前累计亏损7560万元至2000年累计实现盈利3203万元,共计实现扭亏增利10763万元。全面扭亏为盈的已有13家,占子公司总数的62%。大大减轻了主体的负担,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益,基本改变了主辅同吃钢铁“大锅饭”的局面。

  • 标签: 企业 亏损 扭亏增盈 管理机制创新 子公司 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