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植物鞣剂,合成鞣剂在酸性条件下起皱猪皮粒面,再用铬盐固定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起皱条件为pH=2.0,温度30℃,起皱剂总量为20%(以碱皮重计),皱纹固定在起皱30分钟后用铬盐完成。

  • 标签: 植物鞣剂 合成鞣剂 皮革 鞣制工艺 猪皮 起皱
  • 简介:以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甲醛为磺甲基化试剂,对苯酚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体系下,磺甲基化苯酚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了磺甲基苯酚聚合物鞣剂。分别讨论了苯酚磺甲基化反应和酶催化聚合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GPC检测结果显示该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40000左右。应用结果表明,应用革的收缩温度从46℃(鞣制前)提高至76℃(鞣制后),聚合物复鞣剂的用量为7%时产物具有良好的复鞣和匀染性能。

  • 标签: 辣根过氧化物酶 苯酚 磺甲基化 酶催化聚合
  • 简介:用牛皮制备水解胶原,通过胶原-单宁-醛反应制备胶原固化单宁吸附剂(TICA),并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Pd^2+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在pH3.0-4.0范围内,TICA对Pd^2+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温度为30℃,Pd^2+初始浓度为1.00mmol/L时,平衡吸附量可达到0.67mmol/g。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由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误差在3.5%以内。进一步研究表明,NaNO3对TICA吸附Pd^2+的影响不明显,而NaCl影响显著。

  • 标签: 胶原 单宁 树脂 Pd^2+ 吸附
  • 简介:本文研究了经醚化改性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简称EH)与栲胶进行结合鞣革,首先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国产栲胶:水解类的橡碗栲胶、缩合类的木麻黄、落叶松栲胶和混合类的杨梅栲胶与EH结合鞣革对Ts的影响及鞣得成革样品耐水、酸、碱溶液洗涤性能,然后研究了杨梅栲胶与EH结合鞣制时,栲胶不同用量、介质pH对Ts的影响;最后,对EH与杨梅栲胶结合鞣革的水洗液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先经栲胶鞣制然后用EH处理,可以提高样品革的湿热稳定性,使革的Ts达94℃,样品革耐水、酸、碱溶液洗涤性能好。其中杨梅栲胶与EH结合鞣制效果最明显。结合鞣革的初步研究表明:EH对革中的栲胶有固定作用。

  • 标签: 制革 鞣剂 合成鞣剂 栲胶 丙烯酸树酯 结合鞣
  • 简介:在硫酸介质中,Cl-、Br-和I-均对KBrO3氧化靛蓝胭脂红褪色反应有催化的作用,应用于低压离子交换色谱柱后衍生法,采用光学检测器,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同时分析水样中的Cl-、Br-和I-,建立了低压离子交换色谱法同时测定Cl-、Br-和I-的新方法。Cl-、Br-和I-浓度分别在0.15~35.0mg/L,0.03~5.0mg/L和0.1~25.0mg/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l-、Br-和I-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1.2μg/L,2.5μg/L和26.3μg/L,精密度优于2.96%。测定矿泉水,海带汁和萝卜汁加标回收率在98.61%~105.65%之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 标签: 低压离子交换色谱 分光光度法 氯离子 溴离子 碘离子
  • 简介:介绍了精益生产理论和混流生产的研究现状,对其涉及的几类典型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当前鞋企混流生产线优化的研究方向,为具体的优化方案提供思路。

  • 标签: 精益生产理论 混流生产线 产线平衡优化
  • 简介:为培养能动手、会制革的工学硕士、博士,提高学生对制革行业的认同感及责任感,增进与制革企业的相互了解,在中国皮革协会的支持及辉鹰兴业皮革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协助下,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拟举办第六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具体通知内容如下:

  • 标签: 专业研究生 制革专业 动手能力
  • 简介:对羊皮服装革不同部位试样的透气性、透水汽性和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目的在于为以后的标准工作和皮件厂合理使用皮革提供科学数据,也为制革工艺的调整和控制提供指导。

  • 标签: 羊皮服装革 透气性 透水汽性 柔软度
  • 简介:近目,记者从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了解到,继第三期全国研究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成功举办后,在中国皮革协会的支持及辉鹰兴业皮革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赞助下,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拟举办第四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

  • 标签: 制革技术 工艺实践 研究生 学习 皮革
  • 简介:用明胶作为生皮胶原的模拟物,使用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比较了无机鞣剂(CrCl3·6H2O)、植物鞣剂(鞣酸)和醛鞣剂(戊二醛)在不同的温度、浓度和pH条件下与明胶反应时Zeta电位的变化规律,并从明胶电化学性质的角度,对不同鞣剂的鞣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际鞣制的条件下,三种鞣剂与明胶的结合物表面都带正电荷,其叶鞣酸与明胶的结合物所带的正电荷最高,而质子化的氨基是其正电荷的主要来源;鞣酸主要与明胶分子中的肽健结合;戊二醛与明胶作用以后,由于结合物疏水性的增大,也会导致结合物表面的正电荷增加。实验也证实了铬配离子是与明胶分子中的羧基结合。

  • 标签: 明胶 无机鞣剂(CrCl3·6H2O) 鞣酸 戊二醛 ZETA电位 电化学行为
  • 简介:考察了芳香族磺酸分子结构对其抑制酸皮膨胀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基于萘磺酸浸酸的高pH值铬鞣方法。结果表明,芳磺酸与胶原侧链氨基所形成的离子键(-SO3^--+NH3-)的稳定性是决定其抑制酸肿性能的主要因素;苯环上有强供电子基团的芳香族磺酸及有强共轭效应的萘磺酸的抑制酸皮膨胀能力越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酸性较弱的芳香族磺酸有更好的渗透性。选择适当的芳磺酸浸酸,如2-萘磺酸,可以在较高pH值下进行铬鞣,实现无盐浸酸和高吸收铬鞣,并能改善皮革的性能。

  • 标签: 芳香族磺酸 无盐浸酸 高吸收铬鞣
  • 简介:本文以羽毛梗为原料,用氢氧化钠水解而制成羽毛角蛋白,通过氧化-还原引发系统,用三种乙烯基类单体与羽毛角蛋白接枝共聚,得到四个产物,将接枝共聚物、羽毛蛋白和乙烯基类单体聚合物的混合物分别进行甲酸和溶剂萃取,酶水解,最后将水解分离物分别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证明乙烯基单体与羽毛蛋白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TGA和DSC分析揭示了改性产品具有热稳定性的原因,应用改性产品作为皮革顶层涂饰剂,测定了它们的耐湿擦

  • 标签: 羽毛角蛋白 改性 接枝共聚 蛋白涂饰剂 皮革
  • 简介:全球对于有关污染问题的关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服所有的加工行业接受更加清洁化的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所以,皮革工业在压力之下势必寻求替代铬的有效鞣剂,天然产物即植物单宁重新得到重视。然而,由于采用植物鞣剂材料在排放物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使得它的使用受限,排放物中的有机物较难被降解,会导致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COD)。同时,传统的植鞣工艺需要部分浸酸,使用氯化钠抑制渗透膨胀,最后会使得废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非常高。本研究主要试图采用环境友好性的植鞣工艺结合不浸酸鞣制以及应用水解蛋白酶改进植物单宁的消耗。这种实验工艺的单宁消耗达到95%以上,与传统的植鞣工艺相比增加了10%的消耗。鞣制成革的湿热稳定性能有些许改进;试验皮革的物理以及触觉评价都要明显优于传统鞣制皮革。表面着色评估表明在对照样和实验样之间的着色和遮光性能差异可以忽略;试验皮革显示了较好的纤维打开程度,裂口紧缩的纤维结构被很好的覆盖,说明酶助制革工艺并没有对皮革的纤维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优化体系亦在工厂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酶助鞣制工艺对改善皮革质量是有效的,同时降低了排放物中的总固体(TS)、氯化物以及COD含量。试验采用的酶助鞣制体系将会成为传统植鞣体系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可行选择。

  • 标签: 水解蛋白酶 鞣制工艺 植鞣工艺 环境友好性 污染问题 制革工艺
  • 简介:从已经开始掉毛的盐腌猪皮上筛选到一株可在8%盐浓度下生长的耐盐菌,该菌产生的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脱毛性能。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sp.no813。

  • 标签: 脱毛蛋白酶 耐盐菌 芽孢杆菌 猪皮 蛋白酶 菌株
  • 简介:通过酪蛋白初筛、羊毛降解复筛,选出一株高效产角蛋白酶耐盐菌K-18,结合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为Bacillussp.。对其进行产酶发酵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9g/L,胰蛋白胨1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9℃,初始培养基pH值8,培养时间60h,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液角蛋白酶活力达到289.9U/mL。该耐盐角蛋白酶在盐腌皮脱毛工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耐盐菌 角蛋白酶 发酵特性
  • 简介:本文采用了阳离子交换色谱,可见光谱及沉淀法等方法研究了YL聚丙烯酸类助鞣剂与三价铬盐的配位作用和PH值、YL与铬盐的比例和蒙囿剂等因素对配位过程听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YL助鞣剂在铬鞣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配位 铬鞣 丙烯酸类助鞣剂 三价铬盐 制革
  • 简介: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PDM-AM-AA),将其分别与含氢键的二氧化硅(RNS-H)、含氨基的二氧化硅(RNS-Am)、有机化合物双层修饰二氧化硅(DNS-1)和单层有机链修饰二氧化硅(DNS-2)复合制备了系列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PDM-AM-AA/SiO2)。将系列PDM-AM-AA/SiO2分别配合2%铬粉应用于皮革鞣制工艺中,对鞣制后坯革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检测。FT-IR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RNS-H和RNS-Am分别与-CONH2或-COOH发生氢键结合。应用结果表明:PDM-AM-AA/RNS-H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增厚率和抗张强度提高最明显;PDM-AM-AA/RNS-Am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撕裂强度提高最明显。

  • 标签: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二氧化硅 鞣剂
  • 简介:以制革常规染料作代表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介质代替水介质用于皮革染色的体系组成、工艺方法及最优化条件,并与以水介质中的常规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O2超临流体介质代替作介绍可用于皮革染色,并且具有节约染料、上染率、染料分散均匀、结合牢固等优点,是一种新的无污染的染色技术。

  • 标签: 二氧化碳 超临界流体 皮革染色 无污染
  • 简介:6月24日上午,由海宁皮革研究院牵头的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业项目“牛皮制革湿加工及中水回用工艺技术研究与示范”接受了浙江省科技厅派出的专家组的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有: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陈占光,浙江大学教授方征平,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官敏健等。

  • 标签: 中水回用工艺 制革湿加工 中期检查 示范 技术 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