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大田试验选用不同肥料品种,拟探求适宜广昌"黑老虎"晒烟最佳肥料品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210kg/hm2水平下,施用烟草专用肥为主处理,中部叶K、Mg、P、Cu、Fe5种元素含量和上部叶K、Ca、Mg、P、Cu、B、Mn、Zn8种元素含量均有定程度增加;调制后,物理特性更加协调;同时,氯含量大幅度下降,对改善烟叶燃烧性有利;施用贝斯特有机无机肥为主处理,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降低。因此最好选用烟草专用复合肥和贝斯特有机无机复合肥相结合,并着重后期肥料施用方式以达到增产增质效果。

  • 标签: 肥料品种晒烟 产量质量
  • 简介:将木霉(Trichodermaspp.)菌株Tr14、Tr25、Tr85分别制成含2×10^8g^-1孢子单菌株、双菌株(Tr14+Tr25;Tr14+Tr85;Tr25+Tr85)或三菌株(Tr14+Tr25+Tr85,TM3)复合可湿性粉剂(WP),用于防治草莓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fra-gariae)室内药效生测试验。结果表明:经TM3WP200倍,30%精甲?噁霉灵WP1500倍以及Tr14+Tr85双菌株复合WP处理草莓苗,在发病率(IOD,%)和防治效果(ERDC,%)上,无显著差异,但它们(IDO/ERDC)都显著地低于(P≤0.05)或高于(P≤0.05)经单菌株200倍、其他双菌株复合WP200倍、以及空白对照处理草莓苗。继续将TM3WP分别用于2016、2017年上海、北京、福建和重庆两年四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经TM3WP100、200倍、以及30%精甲?噁霉灵1500倍处理草莓苗,其两年四地IOD值和ERDC值,都显著地低于(P≤0.05)或高于(P≤0.05)经TM3WP400倍、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以及空白对照处理草莓苗。

  • 标签: 木霉菌 草莓枯萎病 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
  • 简介:从毛竹林土壤中分离得到9株木霉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了9株木霉菌对4种柑橘产后病害病原菌抑制效果,并利用ITS及rpb2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木霉菌株。结果发现:(1)9株木霉对柑橘青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对峙培养7d抑制率均达到100%;9株木霉对其它3种柑橘产后病害抑制率不同,其中菌株T2对柑橘黑腐病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584%;菌株T3和T8对柑橘酸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100%;菌株T3、T5和T6对柑橘绿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0%。(2)共鉴定木霉菌3种,其中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6株(T1、T3、T5、T7、T8和T9),为优势种;绿木霉(Trichodermaviride)2株(T2和T4);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ens)1株(T6)。

  • 标签: 生物防治 木霉菌 拮抗 柑橘采后病害
  • 简介:种新农药药效试验中,我们常根据防效来确定最佳用药量(姑且称之为"药效确定法"),或凭经验,认为只要防效达到80~100%,就断定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忽略了这样用药量是否经济合理。Hillebrandt(1960)第次将边际分析理论应用到害虫防治上来。当药剂处理

  • 标签: 边际分析法 用药量 次将 确定法 生产函数 害虫防治
  • 简介:有效地控制荷花腐败病危害,本研究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试了11种杀菌剂室内抑菌作用,并对其中9种杀菌剂进行了毒力测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浓度范围内,除生石灰+硫磺(60+3)无明显抑菌作用外,另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抑菌作用,且抑制效果随药剂浓度增加而增加;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氟硅唑、咪鲜胺和苯醚甲唑对莲腐败病菌毒力较强,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3、0.02、0.80和1.44μg/mL;百菌清、嘧菌酯和乙蒜素次之,EC50分别为6.14、7.86和8.97μg/mL;代森锰锌和恶霉灵抑制效果般,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0.47和25.61μg/mL。

  • 标签: 莲枯萎病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 简介:针对内生真菌生物防治,重点阐述了中草药提取物杀虫活性、植物抗线虫基因发现以及植物防御系统激发最新研究。植物源提取物作为潜在线虫杀虫剂,为生物源农药开发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同时,对于今后线虫杀虫剂开发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就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根结线虫 线虫杀虫剂 sa途径 ja途径
  • 简介: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影响,采用浓度水平分别为5%、10%、15%、20%和2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种子发芽进程、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轻度胁迫时(5%)均无明显变化;但随着胁迫程度加剧,萌发指标开始下降,且胁迫程度越大,降幅越大。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胁迫增大而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和CAT酶活性在15%浓度PEG处理时达最高值,而POD酶活性在10%浓度时最高;丙二醛含量变化则呈逐渐递增趋势。

  • 标签: 芸豆 水分胁迫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保护酶 丙二醛
  • 简介:犬细小病毒病感染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只死亡重要传染病之,目前诊断该病方法主要是胶体金快速检测试板法,虽然检测方法较简便快速,但其敏感性较差。通过对NCBI网站GenBank发表CPV-2基因组序列分析,选择该病毒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对阳性病料扩增及扩增产物测序,与NCBI发表相关基因对比,同源性在99.8%-100%,成功建立了特异性、灵敏度高PCR方法,最低只需2.5PgDNA模板。在对28例可疑CPV病例检测中,本方法检出25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率为89.28%;胶体金检测板检测出20例阳性、8例阴性,阳性率为71.42%,证实PCR方法比胶体金检测更敏感。

  • 标签: 犬细小病毒 PCR 检测方法
  • 简介:在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CuSO4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生长状况、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影响最大,完全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生长和产孢;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影响也非常明显,不仅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生长和产孢,而且使这两种孢子萌发率均低于19%;0.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影响较大;0.02g/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初步得出,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抑制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抑制这两种病菌临界浓度。

  • 标签: 硫酸铜 柑橘和山麦冬 炭疽病菌 影响
  • 简介:药膜法表明,烯啶虫胺试验杀虫剂中对绿盲蝽蟓击倒速度最快,KD50为5.49min;击倒速度最慢硫丹,在1h之内不能击倒绿盲蝽蟓,但24h后死亡率为100%;在有机磷杀虫剂中,丙溴磷对绿盲蝽蟓击倒速度最快,KD50为11.74min;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中,氰戊菊酯和联苯菊酯也有较快击倒活性。

  • 标签: 杀虫剂 绿盲蝽蟓 击倒活性烯啶虫胺
  • 简介:本文在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田间种群生命表(1982~83年)基础上,利用1~4代各虫期卵、幼虫(、二龄,三、四龄,五、六龄),蛹、成虫存活率,繁殖力组成射影矩阵,与初始虫量(Ni)进行矩阵乘法运算,预测下个虫期数量(Ni+1),同时结合运用网络模型图解法,直观地揭示二化螟数最变化全过程,从而,更有利于对它进行监察和综合治理。

  • 标签: 种群生命表 CHILO 虫量 虫期 射影矩阵 矩阵代数
  • 简介:本实验室从江西庐山珙桐树中分离筛选出株拮抗放线菌,编号为JD211。为明确放线菌JD211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抑菌作用,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JD211粗提物可显著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根霉、胶孢炭疽病菌、犁头霉、西瓜枯萎病菌等真菌生长,其中对稻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相对抑制率高达90%以上。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JD211初步鉴定为奈良链霉菌(Streptomyeesnaraensis)。

  • 标签: 放线菌JD211菌株 抑菌作用 分类鉴定 奈良链霉菌
  • 简介:从土壤中筛选经抑菌实验证明对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nelumbicola)有拮抗作用细菌3-b,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和pH条件得到发酵液对镰刀菌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32℃pH7条件下用PDB培养液培养得到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为18mm。该培养条件获得为进步开发防治白莲腐败病生防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镰刀菌 生防菌 培养条件 筛选
  • 简介:选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中草药,单味相加组成复方,然后在复方基础上,遵循中药组方原则"君、臣、佐、使",并结合中医治疗乳房炎所采取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方法,添加多味中草药组成复方二。两个复方对患有临床型乳房炎奶山羊分组试验,煎取中药原液灌服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复方二疗效明显优于复方,这说明中药复方对疾病治疗效果不是体外简单抑菌作用结果。

  • 标签: 中药复方 乳房炎 奶山羊
  • 简介:在室内恒定条件下,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对葡萄十星瓢萤叶甲OidesdecempunctataBillberg成虫交配节律、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影响,结果表明:(1)葡萄十星瓢萤叶甲成虫在白天各时间段均有发生,但只有25℃下才出现有交配高峰(14:00和18:00),过低或过高温度均无明显高峰期出现。(2)每日平均交配次数随着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然而,每日耗费在交配中总时长在25℃时达到最大(227.74min),过低或过高温度均使其受到抑制。(3)交配持续时间在22℃下最长(146.84min),在28℃下最短(42.83min),表现出随着温度升高呈缩短趋势。

  • 标签: 葡萄十星瓢萤叶甲 交配行为 节律性 温度
  • 简介:在温室中培育烟草幼苗,至9叶1心时,在第9叶片上用微量注射器注射不同浓度杀虫剂安打100μL,24h后测定烟草幼苗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安打导致烟草幼苗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CAT、APX、GPX活性下降。

  • 标签: 安打 烟草 丙二醛 抗氧化酶
  • 简介:采用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G5。该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多种农业致病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G5进行序列分析,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链霉菌属13个放线菌同源性为99%。用传统细菌学方法对G5菌株进行鉴定,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链霉菌特征和特性相致,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

  • 标签: 拮抗作用 放线菌 鉴定 分离 链霉菌
  • 简介:采用聚集指标法测得防治适期二化螟枯鞘株田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经频次分布检验,基本符合核心分却和嵌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田间取样对比结果表明:Z字形样行式和分行取样式比五点、单对角线、棋盘式取样误差率小。

  • 标签: 二化螟 枯鞘株 分布型
  • 简介:芝麻茎点枯病芝麻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田间抽样方法,提高调查病株率准确性,笔者于1990年进行了该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下。、研究方法1.在芝麻成熟期,该病病情稳定,选择不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类型田7块,每块田调查250~310个样点,每个样点为10株,记载各样点病株数,绘出田间分布实况图。

  • 标签: 芝麻茎点枯病 抽样技术 分布型 发病程度 聚集分布 抽样方法
  • 简介:"闽抗330"1982年省农科院植保所薯病组从"闽抗329"变异株中选育而成抗瘟新品种。1983~1987年经省甘薯育种攻关协作抗瘟组和本所薯病组在室内和安溪、惠安、仙游、罗源、宁德、福鼎、龙岩等35个县(市)以及浙江庆元县,江西省宜春市等田间多点试验、示范。1987年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安溪县37000多亩)结果:抗

  • 标签: 甘薯品种 罗源 江西省宜春市 农科院植保所 多点试验 异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