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贝散与三联疗法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以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本院接诊的胃溃疡病患 88例为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研究、对照组( n=44)。 2组都接受阿莫西林、泮托拉唑与克拉霉素三联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3%,对照组 84.09%, P< 0.05。研究组加用中药乌贝散,对二组临床疗效作出比较并分析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 2w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 90.51±4.83)分,对照组( 83.76±4.25)分, P< 0.05。结论:于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之上,加中药乌贝散治疗胃溃疡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乌贝散 三联疗法 胃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对疗效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内科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分为试验组(n=54例)和参照组(n=54例)。前者接受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相比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试验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讨论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快的消除患儿的各种症状,使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有必要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81例患者中,痊愈62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7%;对照组81例患者中,痊愈40例,有效2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3.95%。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 效果 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共50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香砂六君子汤,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更好,可改善患者病情、抑制炎症和改善免疫,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香砂六君子汤 四联疗法 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运用奥曲肽进行治疗,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皮下注射,观察组用泵入,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总有效率数值95.92%高于对照组数值77.55%,观察组所取得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值0.00%低于对照组数值14.29%,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静脉微量泵入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不同给药方法 急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并用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扩创引流并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切开扩创引流并挂线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切开挂线法治疗。比较2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肛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扩创引流并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成功率高,肛瘘复发率少,对肛门功能影响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肛瘘 高位 复杂性 切开扩创引流 挂线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门诊输液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象,筛选其中8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组,前40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短程静脉滴注、后40例设置为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记录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畏寒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病情,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突出。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泻方联合推拿法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儿健脾止泻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健脾止泻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明显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止泻方 中西医结合 小儿秋季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风后抑郁用加味四逆散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中选择80例开展研究,将患者用计算机分组法,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加味四逆散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对比HAMD-17评分、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HAMD-17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为97.5%,高于对照组82.5%,P<0.05;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在中风后抑郁治疗中,用加味四逆散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既可改善抑郁症状,又能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 标签: 中风 抑郁 加味四逆散 通督调神针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救治脑血管病偏瘫临床成效。方法 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30例脑血管病偏瘫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5例。研究组予以中西医结合就是,参照组则予以常规西医救治。观察对比两组病患救治成效。结果 救治完成后,研究组病患的救治有效率为80.0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46.6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血管病偏瘫病患,运用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法,能够加速病患痊愈速度,获得较为突出的救治成效,同时改善临床病症,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脑血管  偏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取围绝经期综合征社区妇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K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积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比安慰剂好,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疾病症状。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妇女 围绝经期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接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0人,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选择常规对症治疗+地屈孕酮片,实验组选择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性激素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0%比对照组好,组间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组间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动程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效果较好,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手术结合中医"增水行舟"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阴虚风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2月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7例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h内清除血肿,西医治疗组术后给予基础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增液承气汤加减方。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期GCS评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医治疗组比较,中西医治疗组术后第2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P〈0.05),术后第21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1,P〈0.05)。结论早期手术结合"增水行舟"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阴虚风动证远期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神经外科手术 阴虚动风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增液承气汤
  • 简介: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和常规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平顶山市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产妇予以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结果治疗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产妇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时间,且安全可靠。

  • 标签: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妇女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绞痛患者中应用藏药八味沉香散(卡擦)结合外治放血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5例,对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藏药八味沉香散(卡擦)结合外治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3±0.8)次,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而心绞痛发作次数则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藏药八味沉香散(卡擦)结合外治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藏药 八味沉香散 心绞痛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清官率。方法倍美力、醋酸甲羟孕酮序贯治疗。药物流产术后3周仍有少量阴道流血,超声提示宫腔内无明显组织物残留,子宫内膜厚度小于lem的患者125例.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75例患者于第22天用倍美力0.625mg,1次/天,连服14天,最后7天同时加用安宫黄体酮6mg,2次/天,两药同时用完,此为观察组;其余50例患者行清宫术,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绝大多数在服药1~3天内血止,有效率88%;停药3~8d后出现撤退性阴道出血,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与月经相当。观察组的治愈率、撤退性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美力与安宫黄体酮序贯使用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止血迅速,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雌激素 孕激素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