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多糖体外抗癌活性及对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观察甘草多糖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甘草多糖3个剂量组为150、300、600mg/kg体重,阳性对照组为200mg/kg体重,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小鼠的胸腺、肿瘤组织和脾脏进行称重,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抑瘤率。结果体外抗肿瘤结果,甘草多糖各剂量组IgM、IgG含量、抗体生成细胞水平明显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其中大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一定剂量的甘草多糖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剂量过高会影响其抑瘤效果。结论甘草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及对移植瘤小鼠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值得参考。

  • 标签: 甘草多糖 体外抗癌活性 移植瘤小鼠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构建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载体,并研究其在体外对AFP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质粒pAFP-PE38,通过转染细胞观察其作用,RT-PCR法测定PE38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各组细胞转染质粒pAFP-PE38后仅AFP阳性的HepG2细胞表达PE38mRNA,且形态发生改变,生长显著受抑(P〈0.01),48h和72h抑制率分别为27.2%、58.3%,而AFP阴性的PC-3和HeLa细胞未受明显影响。结论:PE3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实现HCC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 标签: PE38 甲胎蛋白 基因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采用中西药联合作用的方法,对耐药菌体外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一种耐药性病菌,本次选择的病菌为鼠伤寒沙门菌,并且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其中药物使用纸片扩散法。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以后,选择了 95号、 J9号及 P10号菌株,第一个菌株对先锋 V耐药,后两个菌株对吡哌酸耐药。对 95号菌株进行中西药处理后发现,中药处理后的抑制环为 12mm,而西药处理后的抑制环为 8mm,在使用中西药联合处理以后,抑菌环出现大幅度扩展,具体为 19mm。 J9和 P10号菌株也采取了同样的实验方式,同样出现了抑菌环扩大的现象,分别扩展到 15mm和 14mm。结论:中西药联合使用,对耐药菌体外抑菌效果良好,本次研究选择对先锋 V及吡哌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与中药联合使用后,药品的抑菌效果大幅度增加,可以进行合理的推广和实行。

  • 标签: 中西药结合 耐药菌 抑菌效果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染料木素和槲皮素对体外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分别用结晶紫染色法和3H-脯氨酸参入法.原胶原mRNA水平用RT-PCR法测定.结果染料木素(25~70μmo1@L-1)和槲皮素(6.25~50μmo1@L-1)浓度依赖抑制PDGF促HSC-T6细胞增殖和TGFβ1刺激的胶原合成及I型原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染料木素和槲皮素抑制PDGF和TGFβ1对星状细胞的作用可能对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染料木素 槲皮素 体外 胶原合成 抗肝纤维化作用 PDGF
  • 简介:目的:评价HPPH在体外对大鼠及人肝微粒CYP450酶的6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预测使用HPPH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将注射用HPPH与CYP450酶的6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汀(CYP1A2)、甲苯磺丁脲(CYP2C9)、S-美芬妥因(CYP2C19)、右美沙芬(CYP2D6)、氯唑沙宗(CYP2E1)、咪达唑仑(CYP3A4)和睾酮(CYP3A4)与大鼠及人肝微粒进行孵育反应,采用HPLC-MS/MS法测定对应的7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羟基甲苯磺丁脲、4-羟基美芬妥因、O-去甲基右美沙芬、6-羟基氯唑沙宗、1'-羟基咪达唑仑、6β-羟基睾酮)的浓度.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1.00~5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大鼠的CYP1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产生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0.50~1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人CYP1A2产生抑制作用;但对人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均存在抑制作用;对人CYP3A4,对底物咪达唑仑存在抑制作用,对底物睾酮未发现抑制作用.结论:HPPH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存在种属差异,在人体内HPPH与CYP450酶作用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证明.

  • 标签: HPPH LC-MS MS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释放度,以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转篮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二甲双胍的含量,并对释药参数T50,Td,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个厂家的二甲双胍肠溶制剂均符合制剂释放质量规定,但释药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了确保盐酸二甲双胍肠溶制剂的疗效,应对其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

  • 标签: 二甲双胍 肠溶片 释放度 紫外分光光度计
  • 简介:选择100种常用于治疗癌症的中药,用MTT法体外筛选逆转肿瘤细胞KBV200多药耐药活性。其中葫芦、甘草、茯苓、穿心莲、山豆根、功劳木、艾叶、莪术、蛇床子等9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具有逆转活性,另有5种中药的提取物具有细胞毒作用。

  • 标签: 中药 筛选 肿瘤 多药耐药 体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风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法的具体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风湿病患者开展实验探索活动,时间选自2020年4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低压重力灌注(100cm水柱)+导管引流在逆行输尿管镜碎石中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安全性。方法输尿管镜上镜至结石下方后放置F4导管,头端越过结石到达肾盂并保留。退镜后从导管旁再次上镜,低压重力持续灌注冲洗下进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本组共5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中段17例,下段35例,输尿管石街2例,除1例输尿管口过细无法上镜而留置双J管外,其余均成功从导管旁再次上镜并达到结石下方,灌注压为100cm水柱时即可保持碎石过程中清晰视野,1例发生结石漂移至肾盏后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为99.1%。中无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发生,术后仅有轻微血尿发生,无腰痛、发热。结论低压灌注+导管引流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低压灌注 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尿道结石、膀胱结石患者行钬激光腔内碎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98.1%);1例需再次行体外冲击碎石治疗。48例用Ellic冲洗器直接冲洗出结石碎块;2例未完全冲洗出;3例儿童患者依靠自行排出。术后第1天行肾、输尿管及膀胱(KUB)检查:48例膀胱无阳性结石影;2例残留直径≤4mm结石。手术时间:膀胱结石平均(73±38)min;尿道结石平均(36±13)min。并发症:血尿(100%)、膀胱刺激症状(100%)、发热(7.5%)、膀胱黏膜损伤(28.3%)、电解质紊乱(1.9%)、结石残留(3.8%)、尿道或膀胱穿孔(0)。1个月后随访,3例儿童患者膀胱内结石已排出;另2例有残余结石患者尚有1例有结石,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结论钬激光器可安全有效地清除尿道结石、膀胱结石。

  • 标签: 尿道结石 膀胱结石 腔内碎石 钬激光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型号卡姆的流变学性质。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卡姆凝胶的流变学性质及卡姆的热分析性质。结果两个型号的卡姆凝胶均为假塑型流体,卡姆凝胶934的黏度比卡姆1342凝胶的黏度更易受金属离子及有机溶剂的影响。结论不同型号的卡姆凝胶具有不同的流变学性质,在制剂应用中应合理选用。

  • 标签: 卡波姆 黏度 流变性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简介: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动脉血管早期病变多为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然而因为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常常错过最好防治时机,所以及时在动脉硬化早期对动脉结构及功能进行排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如何较好地运用各项无创检查技术指导临床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当前应用较多的动脉功能检查方法-脉搏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的应用做以介绍。

  • 标签: 动脉硬化 动脉功能 无创检查 脉搏波传导速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络化护理模式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女性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 1 日至 2020 年 7 月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影响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体外溶出度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制剂配方筛选,考察可能影响溶出度的因素。结果按优化配方制备的分散片溶出较好,分散较快。结论优选配方制备的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溶出度较好,影响溶出度的主要因素为聚维酮k30浓度、羧甲基淀粉钠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

  • 标签: 盐酸洛美沙星 喹诺酮 敏感细菌 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Lx2-32c对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Lx2-32c处理宫颈癌细胞Hela24、48和72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浓度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活力,同时以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测定不同浓度的Lx2-32c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并检测Bcl-2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Lx2-32c能够有效的抑制Hela的生长增殖,随着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呈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并能够有效的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Lx2-32c能够有效降低Hela细胞中Bcl-2表达,同时上调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论Lx2-32c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宫颈癌细胞Hela发生凋亡和抑制生长增殖。

  • 标签: 宫颈癌细胞HELA Lx2-32c 凋亡 生长增殖
  • 简介:目的观察高寒乳白栓菌多糖(Alpine-TLBP)的免疫调节功能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Alpine-TLBP(50、100、200mg/kg)口服给药,测定正常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水平;水杨酸捕捉法测定Alpine-TLBP对·OH的清除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Alpine-TLBP对O_2的清除能力。结果在50~200mg/LAlpine-TLBP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的质量,提高脏器指数,且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且在50~500μg/mL具有较强的清除·OH和O2的能力,IC50分别为142.2μg/mL和203.2μg/mL,呈剂量相关性。结论Alpine-TLBP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且具有较强的清除·OH和O2的能力。

  • 标签: 高寒乳白栓菌多糖 免疫调节 抗氧化
  • 简介: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以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V型胶原酶、DNA酶消化SD雄性大鼠肝脏,percoll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分离后1d分别加入0、6.25、12.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7d后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α-SMA、TGF-β1、Smad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第14天分别加入0、6.25、12.5、25、50、7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24h后RT-PCR检测凋亡基因Bax、Bcl-2的mRNA水平和纤维化相关基因TGF-β1、collagenI、NF-κB及TIMP-1的mRNA水平。结果:药物作用7d后,6.25μg/mL和12.5μg/mL浓度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分别减少了56%和86%。在1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原代肝星状细胞α-SMA、TGF-β1及Smad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83%、85%及7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4%、92%及73%(P〈0.05)。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明显。在50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Bax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约2.3倍,Bcl-2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约5.6倍;TGF-β1、collagenI、NF-κB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0%、83%、74%、65%(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以明显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 标签: 肝纤维化 姜黄素 肝星状细胞 活化 凋亡
  • 简介:目的:制备双嘧达莫pH非依赖型缓释微丸,使药物释放不受胃肠道pH值变化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药物与联合载体(EudragitL、EC和PEG6000)的混和有机液喷包于微晶纤维素(MCC)空白丸芯上形成膜衣骨架型共沉淀物结构,以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考察不同pH条件下缓释微丸的释放特性.结果:缓释微丸的体外药物释放呈pH非依赖型释放特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具有溶解度pH依赖性的药物,以固体分散技术处理,通过不同性质载体的调节作用,可以制成pH值非依赖型的缓释制剂.

  • 标签: 双嘧达莫 缓释微丸 pH非依赖型释放
  • 简介:目的通过制备固体分散物提高西尼地平体外溶出速率。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和物理法制备固体分散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西尼地平以无定型状态分散在载体中,并进行了药物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结果固体分散物的体外溶出速率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物的体外溶出速率。DSC图谱检测能充分说明采用溶剂—溶融法能够形成较好的固体分散物,药物与载体的晶体吸收峰已经消失。结论形成稳定固体分散物后制成制剂,体外溶出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固体分散物 西尼地平 体外溶出度 体外溶出速率 药物 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