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毒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传染源为病人和带毒病毒经飞沫或经手传播。成人和小儿易感,病后有短暂的免疫力。鼻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但季节性高峰在春季气候温和的时候。

  • 标签: 呼吸道病毒 腺病毒 副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
  • 简介:轮状病毒(RV)肠炎是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我们对RV肠炎患儿不同时期进行了免疫功能观察,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①对照组:正常儿童40例,年龄6月~3岁,平均1岁2个月,男22例,女18例。②观察组:按临床标准确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患儿36例,年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免疫功能 恢复期 急性期 RV肠炎 免疫功能观察
  • 简介:病毒性肝炎时代到酒精性肝病时代,国人的肝脏一直备受威胁。病毒性肝炎时代的远去或许是科技进步可以带来的,酒精性肝病的抬头或衰落就与科技无关了。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肝脏 科技进步
  • 简介:肝炎病毒主要病因:①病毒感染。乙型病毒性感染性肝炎,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引起主要原因。根据资料报道: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经随访2~6年,发现90%痊愈,7%转为慢适肝,30%转变慢活肝,其中也有一份报道6-12%急性乙型肝炎可发展变成慢性肝炎、HBU感染率较高,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HBSAg阳性率高。

  • 标签: 肝炎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SAG阳性率 急性乙型肝炎 治疗 慢性肝炎
  • 简介: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 标签: 职业暴露 HIV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防护工作 体液污染 艾滋病病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EBV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与流行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疑似感染急性期血清中EBV—IgM抗体,对筛查出阳性病例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从312例疑似感染,检出140例阳性(占44.9%),居同期小儿呼吸道多种病毒性感染之首。学龄前小儿发病占88.6%,全年均有流行,以春夏季为发病高峰。结论EBV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尤其是婴幼儿临床体征往往不甚明显,易于漏诊,故对疑似病例作血清学EBV—IgM抗体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小儿 EB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急性乙型肝炎究竟会不会变成慢性肝炎甲为什么有些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表面抗原、e抗原会转阴,而有些却不会?无症状HBV携带与慢性乙型肝炎到底有什么关系等等,不搞清楚HBV感染的来龙去脉,就无法正确回答这些复杂的临床状态。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携带者 感染者 无症状 转阴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在进行疫苗生产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技术的支撑条件,并且对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追踪和管理,才能保证疫苗在使用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在进行灭活疫苗研发的过程中,病毒的变异会对疫苗的应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对相关技术进行完善和优化,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体系,并且通过临床试验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疫苗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病毒灭活疫苗生产工艺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病毒 灭活疫苗 生产 工艺分析
  • 简介:疫苗的诞生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胜利。人类目前已经通过使用疫苗预防和治疗许多重大疾病,未来如癌症、艾滋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被疫苗征服的可能性则更大,许多反复发作或难以治愈的疾病,如流感、肝炎等也有了治愈的新希望。

  • 标签: 疫苗 治愈 治疗 疾病 反复发作 艾滋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的Crestor上市时间越来越近,辉瑞公司(Pfizer)的立普妥(Lipitor)所感受到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关于立普妥的相关分析报道详见本刊2002年总14/15期“皇帝轮谁坐”)。Crestor是新一代被称为“超级他汀”的降胆固醇药物,而力争成为第一处方药的立普妥却只是“他汀”产品。从“超级”两个字已经可以使立普妥感觉到“来者不善”。

  • 标签: 阿斯利康公司 上市公司 辉瑞公司 CRESTOR 立普妥 降胆固醇药物
  • 简介:脸比程序管用,这是开胸验肺人张海超成为“名人”后最大的感悟。在他给出的名片上,背面是他的自画像——双手拉开胸膛,露出两片黑黑的肺。

  • 标签: 体检 尘肺病 职业病 肺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结果中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门诊或者病房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的患者160名,将所有患者的血标本分为4个组,抗凝组与不抗凝组,静置水浴时间20分钟组与静置水浴时间40分钟组,每组各40个标本,都对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标法检测,比较各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抗凝组与不抗凝组比较,不抗凝组的阳性率低于抗凝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置水浴40分钟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静置水浴20分钟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的血清状态及静置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检测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步骤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肝五项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旨在探索IL-17A与肝脏损伤、乙肝病毒(HBV)复制之间的关系。方法:(1)对101例CHB患者和33例健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7A水平;(2)所有研究对象HBV抗原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3)所有研究对象肝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CHB患者HBV-DNA。结果:(1)对照组、CHB轻度组、CHB中度组及CHB重度组之间血清IL-17A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依次逐渐升高;(2)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的血清IL-17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IL-17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6、0.762、0.181、0.509、0.345、0.403,P均〈0.05;IL-17A与白蛋白(A)呈负相关(r=-0.194,P〈0.05);(4)血清IL-17A水平与HBV-DNA水平正相关(r=0.204,P〈0.05)。结论:(1)CHB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升高,且随炎症程度加重、合成功能下降呈上升趋势,推测IL-17A可能参与了CHB患者肝脏受损和疾病进展;(2)IL-17A不能使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3)血清IL-17A的表达与HBV复制相关;(4)联合检测IL-17A和肝功能对CHB患者的病情、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IL-17A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了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诊断并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61例。对照组进行异甘草酸镁降酶、腺苷蛋氨酸退黄、维生素K1补充凝血因子等措施。治疗组较对照组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乙酰半胱氨酸4.0Bid静点,连续10天。观察患者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及谷丙转氨酶水平。结果在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及谷丙转氨酶改善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效(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及转氨酶的改善更有效。

  • 标签: 肝硬化 乙酰半胱氨酸 胆红素 凝血酶原 谷丙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