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索拉非尼耐药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含奥利铂化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索拉非尼耐药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索拉非尼持续治疗,该组患者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含奥利铂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该组患者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疾病进展期均比观察组短,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2.86%,组间比较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索拉非尼耐药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含奥利铂化疗方案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该疗法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索拉非尼 晚期原发性肝癌 含奥沙利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坎地坦联合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坎地坦与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坎地坦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20%76.47%,P<0.05);两组CO、LVESD、LVEDD、LVEF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采用坎地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能很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坎地沙坦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联合莫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组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8%,低于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3.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厄贝坦联合运用在糖尿病并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硝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上加用厄贝坦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坦运用在糖尿病并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值得推广。

  • 标签: 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糖尿病并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缬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划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为45例;参照组单独服用缬坦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压、血糖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氨氯地平联合缬坦治疗可有效缓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使用。

  • 标签: 氨氯地平 缬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厄贝坦+胺碘酮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时间范围是2016.3.9到2017.3.9),将其依据单双号编号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单号(胺碘酮为主治疗)、观察组双号(再联合使用厄贝坦),各50例,对比2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高达92.00%,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使用胺碘酮的基础上,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再联合实施厄贝坦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胺碘酮 厄贝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缬坦氨氯地平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急性肾衰竭并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缬坦组、氨氯地平组、缬坦氨氯地平组,各40例,分别给予缬坦、氨氯地平、缬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量、血钾、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水平等指标,以及足踝部水肿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24h尿量、血钾、尿mALB、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24h尿量、血钾、尿mALB、S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坦氨氯地平组24h尿量、血钾、尿mALB、Scr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治疗以足裸部水肿为主要不良反应,缬坦组足裸部水肿发生率为2.5%、缬坦氨氯地平组为32.5%,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坦氨氯地平能够有效缓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排尿,缓解水肿,减轻患者病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缬沙坦氨氯地平 肾综合征出血热 急性肾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莫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莫必利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P<0.05)。结论莫必利与多潘立酮均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中使用莫必利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0例,予以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予以观察组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血糖以及肾功能变化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坦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血压、血糖以及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缬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轻中度高血压控制的应用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抽取医院60例高血压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各有不同,按随机数字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患者,A组患者使用缬坦,按常规剂量进行服用;B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按疗程服用;C组患者使用缬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片剂,持续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将三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一个疗程结束后,3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但C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高于A、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C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不良轻中度高血压控制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比单药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的保障性。

  • 标签: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片剂 单药 高血压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9月 1日 -2019年 9月 1日收治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 78例,将 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39例以及参照组 39例。参照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持续注麻醉,研究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注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前的平均动脉无差异, P> 0.05;研究组插管前、人工气腹后以及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且动脉压波动水平较小, P< 0.05;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注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同时还可稳定动脉压,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与鞘内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8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注美罗培南治疗)24例,实验组(给予静脉注与鞘内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2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给予静脉注与鞘内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加上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美罗培南 神经外科术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去卵巢大鼠总计60只,按照每组10只分为六组,将其中三组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剩余三组接受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以及观察组-3,通过测定大鼠骨以及骨微结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炮台运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1的骨密度与对照组-1进行比较明显明显差异,其余同时期观察组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期观察组中大鼠的骨吸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形成参数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短期的中等强度炮台运动对大鼠骨以及骨微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受到明显抑制,从而解决去除卵巢所致的骨密度下降问题。

  • 标签: 中等强度 跑台运动 持续时间 去卵巢大鼠 骨量以及骨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病毒载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对孕妇妊娠结局、所娩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550例妊娠妇女病历资料,根据HBV感染及HBVDNA载情况分为3组,DNA阳性组(HBV感染,HBVDNA阳性)100例,DNA阴性组(HBV感染,HBVDNA阴性)297例,对照组(非HBV感染)150例,比较3组GDM发生率及各组中确诊GDM孕妇对妊娠结局和分娩新生儿的影响。结果DNA阳性组、DNA阴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阳性组与DNA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NA阴性组和对照组比较,DNA阳性组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但DNA阴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DM间在ICP、羊水情况、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先天畸形、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GDM发生率增加,HBVDNA高载增加了早产、巨大儿、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几率,密切监测HBVDNA和血糖并维持其基本正常,有助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乙型肝炎病毒,孕妇,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孟鲁司特钠、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价值,为儿童哮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期间肺功能改善情况、咳嗽缓解以及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P>0.05。结论给予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联合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效果佳、肺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孟鲁司特钠 沙美特罗替卡松 肺功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兰索拉唑与莫必利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与莫必利治疗以及拉索拉唑与莫必利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0.05;2组不良反应几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兰索拉唑与莫必利联合治疗,可以较好促进其症状的改善,且不会将其不良反应几率增加。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 莫沙必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丁胺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中在我院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和红霉素,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丁胺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比如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短(P<0.05);而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则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丁胺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促进了患者的快速恢复。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前列地尔联合厄贝坦治疗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厄贝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厄贝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流变学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5%,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前列地尔联合厄贝坦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流变学指标,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前列地尔 厄贝沙坦 早期糖尿病肾病 血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奥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的8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XELOX方案治疗、实验组予SOX方案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ORR与DCR的组间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2.38%、对照组为47.62%,组间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中血小板减少、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利铂相较于卡培他滨联合奥利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替吉奥 晚期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作探讨。方法研究中将我社区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纳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以缬坦治疗,观察组以缬坦+氨氯地平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比对照组81.63%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与对照组8.16%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缬坦与氨氯地平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 标签: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