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及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43.75%)、类风湿关节炎12例(25%)、多发性肌炎/皮肌炎10例(20.83%),干燥综合征5例(10.42%),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急、发热,X线/CT检查均有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92%,病死率为18.75%。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炎发病率致死率较高,早期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用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前来治疗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分析,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更好,两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护理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患儿的疾病复发少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巴胺和西地兰联合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3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多巴胺和西地兰,对照组用西地兰。对比LVEF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100.0,和对照组数据73.33%相比更高(P<0.05)。关于LVEF,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心衰控制时间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联用多巴胺和西地兰,疗效确切,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症状缓解更为迅速。

  • 标签: 肺炎 多巴胺 心力衰竭 西地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治疗中,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收治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37例,采用常规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实验组37例,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患儿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而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儿经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容积(EDV)以及左室收缩末容积(ESV)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治疗中,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患儿进行治疗,对患儿心功能改善具有重要帮助,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心衰 多巴胺 酚妥拉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对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96例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样本。现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选用仰卧位实现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选用俯卧位实现机械通气,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相关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对照组疾病好转率为75.00%,观察组疾病好转率为58.3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胸片好转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法治疗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疾病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该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数,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强。

  • 标签: 俯卧位 机械通气 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 呼吸衰竭 效果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在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高流量呼吸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脉搏频率水平以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干预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应用加强护理干预于接受高流量呼吸治疗仪治疗的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脉搏频率水平,增强干预满意度,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流量呼吸治疗仪 老年性危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加强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采取百蕊颗粒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选8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接受百蕊颗粒辅助治疗,对照组43例,接受基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呼吸急促消失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3、3.541、2.468、2.847,P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百蕊颗粒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实施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以及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的临床症状。结果实验组在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肝肋下增大程度三项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纽的护理总有效率94.0%远高于对照组的72.0%。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进行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个性化全程护理 小儿麻疹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诊治疗的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合并肺炎症状10例,对其进行维持心功能,改善通气功能,控制心力衰竭,营养供给等护理治疗手段,观察其效果。结果10例患儿在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治疗后,心力衰竭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最终患儿的病情好转,最终得以好转在家长陪同下出院。结论医护人员积极展开护理干预治疗,谨慎观察患儿病情以及患儿的各项基本指标,做出最精确的治疗方案,并配合好医院的治疗方案,在取得了较好治疗后,进行跟进治疗,最终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近期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的患者和健康小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健康小儿)和观察组(患病小儿),每组各50例,两组儿童均进行生化检验,最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血液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儿童,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明确诊断出患儿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肝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近期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的患者和健康小儿共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健康小儿)和观察组(患病小儿),每组各 50例,两组儿童均进行生化检验,最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血液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儿童,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明确诊断出患儿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肝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儿4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的心电图、血清及肝蛋白、血清心肌酶以及心肌抗体的检查结果。结果49例患儿均存在2项或以上的心肌酶水平升高;ESR升高41例,CPR升高42例;CT检查肺不张3例,胸膜反应4例,肺部小结节状或小点网状10例,斑片状阴影11例;X线检查有13例患儿为大叶性肺炎,肺部小结节状或小点网状10例,斑片状阴影11例,肺不张3例,胸膜反应4例;血清及肝蛋白检测32例升高;心脏B超检查先天性心脏病5例,心室扩大5例,心脏增大心包积液6例。经治疗后,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会累及心血管系统,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心肌酶ECG检查,同时综合其他辅助检查方式,尽早确诊病展开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心血管疾患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右侧尺桡骨骨折患儿的手术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2020年4月23日1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右侧尺桡骨骨折患儿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出手术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相关护理依据。 结果 手术顺利,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医务人员零感染。 结论 通过多科讨论详细制定围手术期各项环节流程;术前物品、手术间、人员、转运通道准备;术中心理护理、默契配合、安全防护;术后经验总结等一系列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员配置、物品管理,有效地执行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流程方案,保障了手术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标签: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尺桡骨骨折患儿 手术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肺炎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护理前后心功能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肺炎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后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具有极大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93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接受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呼吸平稳时间、心率平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精神好转时间、肝脏回缩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治疗中采取多巴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心肌损伤及其他临床症状,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巴胺 美托洛尔 小儿肺炎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合并感染性肺炎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临床特征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确诊为病理性黄疸合并感染性肺炎的65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儿就诊原因均为出现了严重的皮肤黄染,其中呕吐35例,百分比为53.85%,少吃少动48例,百分比为73.85%,体温不升或发热40例,百分比为61.54%,哭声低下37例,百分比为56.92%;具有典型呼吸系统表现者43例,百分比为66.15%,不具有典型呼吸系统表现者22例,百分比为33.85%。结论病理性黄疸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症状表现,少数病例无明显的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不经胸部X线检查,误诊、漏诊率较高。需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的病因进行寻找和确定,将感染性肺炎排除,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 标签: 感染性肺炎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82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08月-2021年08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使用呼吸机时间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够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COVID-19与SARS-CoV具有高度同源序列和相似的发病机制 ,SARS-CoV受体除了存在于呼吸道粘膜和肺泡上皮之外,还广泛存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 ,因此COVID-19很可能具有潜在神经侵袭特性,可能是重症患者出现乏力及呼吸困难原因之一。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胆碱能受体抗体介导的,临床上的症状主要包括骨骼肌的易疲劳、无力等 。此类患者合并急性病毒感染情况下可能出现乏力及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呼吸功能恢复较缓慢情况。现提供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感染病例,并描述了该病例的临床病程和用药治疗策略,以期为同行提供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