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例收治的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非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乳胶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并在高、中、低三浓度中各取20例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复检,对比结果。结果TRFI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乳胶法所引起的假阳性、假阴性明显低于ELISA、乳胶法(P<0.05);TRFIA方法检测低浓度血清HBsAg的灵敏度明显低于中、高浓度血清HBsAg的灵敏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灵敏度较高,但会受到低浓度血清HBsAg的影响,为了提高临床检测水平,当遇到比较低浓度的血清HBsAg样本时,要对样本再次检测,以保障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灵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护士在诊中与患者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门诊部用门诊诊管理进行预约的76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统计学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普通的咨询回答模式,实验组在回答患者询问时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达到了100%,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52.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技巧在门诊诊服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增进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帮助患者更快的完成挂号,及时就诊。

  • 标签: 门诊分诊 患者沟通技巧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诊,观察组为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候诊时间、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就诊环境、候诊时间、就诊次序、信息服务、预检服务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 急腹症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辩证治疗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组间差异具有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给予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辩证 中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2014年间成分输血在我院临床科室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在2010年~2014年五个年度分别按随机数表法各抽取输血者200例,调查、统计、对比各年度接受成分输血应用率。结果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我院临床成分输血应用率分别为60.5%、69.5%、81.5%、85.0%和91.0%,且成分血中红细胞的总体应用率均为最高,并与血小板、血浆、白细胞、冷沉淀应用率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2010年~2014年五年度我院成分输血应用率逐年升高,但在成分血应用的科学性、节约性、合理性上仍需完善,同时也应该做好成分输血的健康教育工作以便于进一步扩大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成分输血 应用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钢板固定肱骨干远端三之一骨折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到2015年7月我院外科采用双钢板固定肱骨干骨折远端三之一24例,效果满意。结果应用这一技术,我们实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并发症,并允许早期主动活动。

  • 标签: 双钢板 肱骨干远端三分之一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标准结肠镜检查相比,窄带成像(NBI)结肠镜检查对息肉检测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将全结肠镜检查患者根据时间顺序分为NBI组214例,非NBI组283例(标准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息肉检出率(PDR)和腺瘤检出率(ADR)。息肉根据NBI国际结直肠内窥镜(NICE)分类进行统计。结果NBI组共214名患者共发现315枚息肉,而非NBI组共283名患者共发现177枚息肉,NBI组检测到的息肉总数显著增加。NBI组息肉检出率53.7%,而非NBI组息肉检出率39.92%。NBI组的腺瘤检出率为35.51%,非NBI组腺瘤检出率为20.49%,NBI组腺瘤检出率显著高于非NBI组。NBI组左侧结肠中检出腺瘤的比例显著高于非NBI组(分别为73.7%和60.05%),这与NBI组中检测到小腺瘤数量增加有关。结论本研究表明NBI结肠镜检查PDR和ADR增加。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窄带成像 息肉检出率 腺瘤检出率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门诊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在门诊或诊中实施优质护理为依据,选取2014~2015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治疗组患者门诊诊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门诊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门诊分诊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胸部创伤检查中实行CT检查与X线平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80例患者实行CT检查与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结果相比较CT检查来说,X线平片检查肋骨骨折等具有比较好的诊断效果以及检出率,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检查胸部创伤患者中实行CT检查与X线平片两种方式均具备各自优势,为了能够提高准确率与漏诊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合用两种检查手段。

  • 标签: 胸部创伤 X线平片 CT检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X线片和CT扫描对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274人,96例采用CT扫描,178例采用X线片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96例行CT扫描的患者与手术诊断符合率91.67%,178例行X线片检查的患者与手术诊断符合率56.18%,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比X线片对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更准确,能显示脊柱骨折的类型和椎管狭窄的程度,对骨髓受压损伤及椎管内血肿情况能做出间接的评估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X线片 CT扫描 爆裂性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与CT征象对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X线与CT检查确诊的39例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影像学资料,回顾分析本组患者X线与CT检查结果。结果X线检查确诊股骨头无异常、Ⅰ~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分别有6例、9例、14例、10例,CT检查确诊股骨头无异常、Ⅰ~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分别有1例、13例、14例、11例。结论X线与CT均为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常用检查方法,X线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缺陷在于无法准确检出早期病灶,CT则有效弥补了X线临床应用缺陷,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诊断敏感性。

  • 标签: 成人股骨头坏死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X线与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3例经手术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X线与CT的影像学资料。对两种影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0.4%,X线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44.6%,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相结合应用后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要优于两种技术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T扫描两种技术相结合应用,能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X线 CT扫描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普通X线平片与CT检查在骨科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外科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给予CT检查,对照组给予普通X线平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查的误诊率为7.27%,漏诊率为9.09%,对照组的误诊率为14.54%,漏诊率为18.18%,实验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外伤的检查中,相对于普通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可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通X线平片 CT检查 骨科外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计算80例乳腺疾病患者经过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46例乳腺癌患者中假阴性为6例,34例乳腺良性病变中假阳性为7例,敏感度为86.95%,特异性为79.41%。结论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摄影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很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乳腺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CT及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克罗恩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50例纳入研究,均给予CT及X线小肠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小肠造影对粘膜异常症状的检出率高于CT小肠造影检出率,提示X线小肠造影可以更早期发现病灶以及小肠功能情况;CT小肠造影对肠壁异常表现的检出率高于X线小肠造影,提示CT小肠造影更能够显示小肠壁病变以及肠腔外病变,从而有效判断病变活动性。结论对小肠克罗恩病患者施行CT及X线小肠造影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价值,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CT X线小肠造影 小肠克罗恩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门诊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门诊诊的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分诊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800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分组,就急诊诊安全管理(对照组,n=900)与急诊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观察组,n=900)对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对急诊科实行急诊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急诊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对寰枢关节脱位诊断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寰枢关节脱位患者,A组20例,多层螺旋CT检查,B组15例,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组影像学资料,评价诊断结果。结果A组,诊断9例、阳性率45%,B组,诊断4例,26.67%。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价值优于X线平片。

  • 标签: 多层螺旋CT X线平片 寰枢关节 脱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诊断早发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2015新疆肿瘤医院早发乳腺癌病例62例(病灶69例),病灶直径≤1cm。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4%(37/69),钼靶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5.4%(38/69),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达78.3%,灵敏度明显优于单一检查,超声与钼靶检查二者比较无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X线钼靶二者联合诊断能有效提高早发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对临床早诊早治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早发乳腺癌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 X线钼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X线与CT表现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患有泌尿系梗阻的65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IVP检查、CT扫描及CT增强扫描,同时进行MSCT,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后,有42例患者为尿路结石,11例为泌尿系肿瘤,3例为先天畸形,2例为外源性压迫,4例为泌尿系结核,3例为慢性炎症。结论采用X线平片、CT扫描、IVP检查以及MSCT扫描诊断梗阻性疾病后结果均有差异,联合使用可提高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情况。

  • 标签: 泌尿系梗阻 X线 CT表现 MSCT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