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运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7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有显著帮助。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MTD平衡仪训练在步行及ADL能力的作用分析。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另外联合MTD平衡仪训练。结果在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衡、行走能力评分未见统计学意义,研究可行(P>0.05)。治疗实施4周后,实验组和常规组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及Bathel三组指标均有可喜的改善(P<0.05);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三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更佳,差异可观(P<0.05)。结论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MTD平衡仪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锻炼患者的步行及ADL能力,从而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等,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MTD平衡仪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留守儿童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某部入伍的622例留守儿童新兵分为A、B两组各311例,其中A组不特殊处理,B组入伍后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新兵入伍后2个月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适应能力。结果对比干预前,两组自制症状评估量表(SCL-90)评分无差异,P>0.05;对比干预后,B组自制症状评估量表(SCL-90)评分结果优于A组,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新兵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方面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新兵在以上各方面均存在差异,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对留守儿童新兵进行心理干预可以较好促进其心理健康,且可以帮助其更好适应军营生活。

  • 标签: 心理干预 留守儿童新兵 心理健康 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护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自护能力;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护理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延续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出院时以及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AS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和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正确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定期复查等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个月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以及护理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PCI术后 自护能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对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择期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n=40)患者未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分析组(n=40)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然后对这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减少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化疗 自我管理模式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分析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8人,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人,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椎管内麻醉,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手术时间、语言表达时间、麻醉剂量及认知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认知能力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缩短语言表达时间,且术后短时间内认知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降低对老年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 全身麻醉 精神状况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管理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病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3.93,P<0.05);护理前,两组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3.84,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三级医院护士长的核心能力。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云南省12所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长500名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护士长核心能力量表。结果护士长科研方面的核心能力得分均低于护理管理方面的得分;护士长护理科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基本素质能力方面得分低于护理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临床专业技能方面得分。结论云南省三级医院护士长的核心能力仍在中等水平,今后应该强化护士长核心能力培训,促进云南省护理队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 标签: 三级医院 护士长 云南省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新物临床试验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临床试验的16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微信健康教育,实验组均为自愿加入微信平台,通过成立微信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制定微信健康教育计划及对受试者进行严格按照试验方案配合试验的管理,观察两组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的变化。结果160例受试者完成用药,仅出现2例轻微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实验组未发生AE,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保证了试验研究的质量。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实验的顺利完成,亦有利于提高受试者对试验研究单位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 标签: 自我管理能力 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 微信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后的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不仅能使患者有效掌握健康知识,还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 标签: 连续护理 老年慢性病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自我管理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精神症状(PANSS)、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精神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体化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永久性肠造口 护理知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研究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的变化。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前来本院治疗的6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自的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由实验数据可知,就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来看,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控制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并将护理治疗延续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的生活行为。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运用护理专案提高女性精神病人在经期自理能力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案小组,引入专案活动,于2017年4月15日至2017年10月15日对本科室的女性精神病人生理期自理的情况进行研究,主题选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等,遵循PDCA的步骤循环来进行质量改进。结果使女精神病患者经期自理能力由46例,提高至83例,高于目标值20例,达到专案目的。结论专案活动不仅提高了女性精神病人生理期自理能力,解决护士日常工作量增加的问题,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舒适度。

  • 标签: 护理专案 精神病人 生理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生育的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床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和新生儿护理能力

  • 标签: 床旁护理 初产妇保健知识 新生儿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出院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完全处理59.09%明显高于对照组34.09%,需要帮助、无法自理明显低于对照组(11.36%vs29.54%,4.55%vs20.46%)(P<0.05);满意度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延续护理 独立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鼻咽癌术后病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鼻咽癌患者,均进行鼻咽癌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护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自护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鼻咽癌术后病人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可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鼻咽癌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出院指导,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结果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总平均分和ESCA总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护能力,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延续性护理 生存质量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专业学生在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下其相应临床能力受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00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名。对对照组同学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实验组同学则使用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统计两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不同方法的教学后的教学效果,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后,使用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二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效率更高,同时也提高了对于教师的要求;这一教学方法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专业 标准化病人 临床情景模拟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7月—2018年3月本科接诊的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40)。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常规护理,同时对A组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不良情绪的缓解情况,比较ADL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干预后的ADL评分为,比B组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脑梗死患者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应用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 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