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预防接种疫苗证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种或加强接种百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的12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儿童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儿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后1到2个月内局部反应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幼儿发生反应人数较少,即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接种疫苗的儿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避免接种儿童发生副反应,提高儿童和父母的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 标签: 预防接种 副反应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采用中医药辨证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儿童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经治疗,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0.0%,中医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可在广大临床应用。

  • 标签: 多发性抽动症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130例接种疫苗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92.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种疫苗儿童进行接种反应观察,增加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接种疫苗 儿童 接种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时期儿童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妇幼保健医院接收并进行产后护理的新生儿226例,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113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抽取的113例新生儿采用针对性的新生儿保健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的效果,包括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小儿感冒、腹泻、新生儿肺炎、皮肤病、发热、红肿、过敏等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抽取的113例新生儿采用针对性保健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通过保健护理后出现的黄疸消退时间、小儿感冒、新生儿肺炎、红肿,过敏、皮肤病、发热、腹泻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4.25%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75.66%,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新生儿采用儿童针对性保健护理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能够缩短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降低皮肤病、新生儿肺炎等发生率值得推荐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儿童保健 措施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高度怀疑颅脑病变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120kV、200~300mA)和低剂量(120kV、90-150mA)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图像比常规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不仅可以明确胸部病变的诊断,而且能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

  • 标签: 儿童 低剂量 头颅 CT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实施经验与体会。方法80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血糖达标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在住院期间观察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作用不应被忽视,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患儿血糖达标出院,并能明显提高其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糖尿病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检验流动儿童幸福感问卷在修改后的信度、效度;对长沙市6所中小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该幸福感问卷测查;结果分析显示,量表中的40个项目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各个项目的通俗性水平在0.60-0.84,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314-0.616;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06,分半信度系数为0.816;量表总分与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0;探索性因素分析修订了量表结构:8个因子,3个维度。可见,流动儿童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流动儿童幸福感研究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幸福感 流动儿童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柳州地区儿童期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了解柳州地区儿童期末梢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现状,为儿童保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12岁6090例儿童末梢血,分为幼儿期儿童,学龄前期儿童,学龄期儿童三组,采用博晖BH-5100S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柳州地区儿童钙元素缺乏率的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铁、锌、镁缺乏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儿童组间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锌、铁已成为柳州地区儿童缺乏的最主要的元素,应定期检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水平。

  • 标签: 微量元素 儿童 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宜宾县0~6岁儿童残疾现况进行筛查,明确儿童中存在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的患病情况,建立早期筛查、治疗和康复的工作机制,实现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标。方法对全县0~6岁所有儿童进行筛查,并且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复筛。结果宜宾县0~6岁残疾儿童123例,所筛查出的儿童残疾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占比分别为16.3%(20例)、8.9%(11例)、42.3%(52例)、43.1%(53例)。结论开展0~6岁残疾儿童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高人口的质量。

  • 标签: 宜宾县 0~6岁儿童 残疾现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医生督导下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方法对本社区200户流动儿童外来人员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开展社区医生督导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抽选出流动儿童户数100例),与2016年度进行比较(2016年度未开展社区医生督导计划,流动儿童户数100例)。将2017年度视为观察组,2016年视为对照组,比较2年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合格接种率。结果在2016年期间,100户流动儿童家庭对于免疫规划知晓率较低,仅有21例儿童接受免费接种,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2017年,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在2017年期间实施社区医生督导下免疫规划后,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流动儿童家庭对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社区医生督导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降低疾病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社区医生 督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化泡沫在儿童早期龋齿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诊所就诊的256例龋齿患儿,观察治疗效果、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患儿龋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8%,其中16例患儿使用后半小时内有饮水、饮食、漱口,3例患儿牙托不符合;患儿治疗后患龋数及龋面积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两年后效果显著优于治疗一年后(P<0.05);患儿对氟化泡沫总满意度为95.31%,家属对治疗总满意度为94.14%。结论氟化泡沫治疗儿童龋齿具有良好效果及满意度,能有效减少龋齿感染,临床可进一步运用。

  • 标签: 龋齿 氟化泡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同时对比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儿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前,两组患儿血糖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而护理后,实验组患儿在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中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儿童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儿童的美术创作活动,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视角,其作品不论是从线条、比例、透视、结构、色彩、情节、创作过程等等几乎处处都是不讲理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呢?本论文分别从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等方面入手分析影响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心理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10例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55例。甲组儿童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乙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儿童接种配合性及家长满意率。结果甲组儿童接种总体配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能够给有效缓解儿童恐惧心理,提高配合率及家长满意率,提高预防接种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儿童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帮助认知障碍儿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认知,提升其生命质量,拓展其生命的宽度,延伸其生命的厚度,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基于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认知恢复训练课程的开发,经教育实践证明,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高效提升认知障碍儿童的智商指数

  • 标签: 认知障碍 智商 科学性教育 实用性教育
  • 简介:摘要工读学校学生一般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且多与不良家庭与社会因素有关。如何根据工读学生特点采取适合的心理干预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是工读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了某工读学校心理干预实践,提出了个案咨询、家庭治疗、团体辅导三位一体的干预方法,从而为工读学生心理干预探索新模式。

  • 标签: 工读学校 心理问题 家庭治疗 团体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伤口敷料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下肢慢性伤口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儿采用传统方式换药,观察组以新型敷料换药,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3.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5.30)d,观察组患儿换药过程中Wong-Baker评分为(1.4±0.3)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1.3)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儿童下肢慢性伤口在换药过程中采用新型伤口敷料可有效缓解换药过程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下肢慢性伤口 新型伤口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Miller-Fisher”“儿童”“抗GQ1b”为关键词,对2010年至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就此结合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儿2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年龄分别为15岁、2岁1月和6月5天。3例患儿为亚急性起病。Miller-Fisher综合征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当感染、疫苗接种后出现共济失调等表现时应高度考虑;该3例病例首要临床表现分别为步态不稳、饮水呛咳及双眼睑下垂;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眼球运动障碍、饮水呛咳及四肢无力;主要神经系统体征为眼外肌麻痹、水平性眼震、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辅助检查脑脊液(CSF)蛋白-细胞分离2例;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3例;抗GQ1b抗体阳性1例;头颅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3例均予以人免疫球蛋白为主,辅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均有效缓解,3个月后随访3例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Miller-Fisher综合征临床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脑脊液、神经电生理及抗GQ1b抗体等检查可协助诊断。予以大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Miller-Fisher 综合征 抗GQ1b抗体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