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交通微小动脉瘤(≤3.0mm)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室收治的前交通微小动脉瘤患者11例,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其余均行单纯弹簧圈栓塞。结果10例患者中弹簧圈成功栓塞,且术中均未发生破裂,造影均证实达到致密填塞;术后复查CT示颅内无血肿,5~14天出院,出院时GOS评分5分9例,4分1例。3~6月后,6名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显示填塞满意,无造影剂在瘤腔内显影。1例患者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术后昏迷,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数日死亡。治疗有效率达91%。结论术前评估充分,术中操作精细,灵活应用各种栓塞手术技巧,选用适合的栓塞材料,可以明显降低栓塞手术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微小动脉瘤 介入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护理要点以及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交通事故创伤伤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伤员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要点和措施。结果通过院前及时且积极地急救,有94例伤员急救成功,2例于事故现场死亡,有4例伤员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通过本次结果的分析可知,在交通事故创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对伤员伤情进行合理地评估,加强保温、呼吸支持、转送过程中监护以及循环支持等,是急救成功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急救 交通事故 护理 创伤 院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34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均实施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结果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6例,Ⅴ级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方法,可部分替代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交通性脑积水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数量及种类急剧增多,速度越来越快,人体受到的各种致伤因子损害机会日趋增多,发生损害频率也越来越多,创伤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大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交通事故致使相当一部分受伤人群会伴随创伤而引起心理应激。心理应激的强度超过安全线水平,将导致创伤心理应激损伤,防治创伤心理应激损伤及时实施有效心理干预救援,在救治躯体创伤同时也争取救治心灵创伤同样十分重要。目的探讨大型交通事故所致心理应激损伤的早期心理干预,以使患者在治疗躯体损伤的同时治疗心理创伤

  • 标签: 交通事故 心理应激损伤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5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8~12个月,观察手术的效果。结果本组15例患者,通过进行随访,有效1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3.3%,出现1例并发症,为腹腔端阻塞,由于大网膜包裹,经过对症治疗后改善,患者头颅CT复查提示脑室缩小或正常。结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通过皮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 治疗 交通性脑积水 效果
  • 简介:摘要交通事故致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不等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掌握骨盆倾斜的成因及致双下肢不等长机理,区别双下肢骨性不等长下肢长度测量点的选择,结合病历资料和临床检查,综合分析,科学、准确作出伤残评定。

  • 标签: 交通事故 骨盆倾斜 双下肢长度 伤残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交通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病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交通事故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实施序贯评估病情法)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前评估时间、转运时间、呼救至患者接受急救时间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前评估时间、转运时间以及呼救到患者接受急救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病情法的效果满意,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通事故 院前急救 护理 序贯评估病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抽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支结扎对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时间短,预后理想,值得普及。

  • 标签: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交通支结扎 大隐静脉曲张 效果研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我中心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案例进行了统计,并对伤者的受伤部位、撞击形态、机动车与人体接触的部位及男女比例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比对、分析、总结,对今后的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法医学 道路交通事故 机动车 碰撞 受伤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血管融合技术对复杂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26例,进行双血管融合技术,对照组28例,进行DSA造影、单侧颈内动脉的三维重建,分析两组术中可否观察弹簧圈脱位,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12个月存活率。结果双血管融合技术可观察到弹簧圈脱位,而单侧颈动脉造影无法观察到。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双血管融合技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单侧颈动脉造影低,一年存活率较高,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血管融合技术在复杂前交通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双血管融合技术 复杂前交通动脉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生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的态度以及影响护生实施现场救护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198名护生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态度的调查。结果分别有21.1%、62.2%、15.3%、0.01%的护生表示肯定会、可能会、可能不会、肯定不会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结论护生对交通事故伤员实施现场救护的意识较差,在急救护理学习中,护生应该注重急救意识和急救态度的培养,参与有效的现场救护实践,体验救护经历,增强角色意识和心理护理水平,成为交通事故伤现场救护的积极参与者。

  • 标签: 护生 交通事故伤员 现场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总结14例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14例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但其中有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合并脑积水者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14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术后行DSA或CTA显示夹闭良好。结论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可进行大多数类型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具有创伤小,美观、恢复快等优点,但不同指向的动脉瘤应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手术夹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交通性脑积水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交通性脑积水病人7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实验组(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比分析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交通性脑积水应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 标签: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交通性脑积水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