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与曲美他嗪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满意度。结果:进行治疗前2组患者LVEF、LVEED以及LVESD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指标有显著下降,LVEDD以及LVESD指标有显著提升,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改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曲美他嗪应用于急性心肌炎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效果较为良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减轻患者病情,从而更好地提升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曲美他嗪 急性心肌炎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 简介:  [ 摘要 ] 目的 :利用开源软件3D-Slicer配合导向管模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从而减少穿刺失误、避开重要血管及纤维束,进而提高引流效果,缩短引流时间,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在同一颅骨模型上,实验组在对照组决定好E点(穿刺点)、T点(目标点)后,行CT扫描,将影像资料Dicom文件导入3D-Slicer,通过模块Gyro Guide计算穿刺角度及深度,配合已设计好的穿刺导管完全根据计算数据进行穿刺,固定,通过前额颅骨缺口观察引流管口处是否到达T点,若未到达T点,测量两者之间距离并记录。对照组方法:在该组决定好E点、T点后,行CT扫描,得到影像资料后由一位副主任医师自行阅片,然后徒手穿刺,记录穿刺次数(穿刺后不能调节角度),在该组认为穿刺完毕后,固定,通过前额颅骨缺口处观察引流管口是否到达T点,若未到达T点,测量两者之间距离并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12次实验。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伴反复性发热护理中的优势。 方法:将6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伴反复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30例/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家属参与式护理。比较住院时间、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更短,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更高,出院后1个月、2个月的复发率相比,观察组更低(p值<0.05)。 结论: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伴反复性发热护理中,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可以促进病情改善,降低复发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喘息性支气管炎 反复性发热 家属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100株医院实验室培养获得的鲍曼不动杆菌,使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并统计检验结果。结果: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替加环素敏感的有34株,耐药有45株,中介有21株,并用K-B法进行进一步检验,替加环素敏感菌株正确检出率为78.4%,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正确检出率为88.7%。结论:MALDI-TOF MS技术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可以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