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均呈现日益衰退的趋势,患慢阻肺的概率较大,且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时间长,医疗成本高,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绝望等负面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治愈。本文阐述了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漏诊的原因,以提高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率。方法对52例产后确诊为胎盘植入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12例,诊断符合率为23.1%;漏诊40例,漏诊率为76.9%。检出的12例中,合并前置胎盘者6例,均经手术证实,所占比例50%。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率尚低,以及影响因素较多,但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盘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鼻源性眼球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措施,提高其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方法总结分析鼻源性眼球突出症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7例中,良性病变98例(71.5%),恶性肿瘤39例(28.5%)。均行手术治疗。98例良性病变中83例行鼻内镜下手术,15例行鼻外进路手术;术后92例眼球突出完全恢复正常,6例恢复不完全。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恶性肿瘤39例中,采取不同的术式加术后放疗,其中32例保留眼球,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鼻源性眼球突出症有其临床特点,CT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良性鼻源性眼球突出症的治疗主要是鼻内镜手术,鼻窦恶性肿瘤引起眼球突出的治疗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 标签: 突眼 鼻窦肿瘤 内窥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2019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重庆市儿童手足口病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2010-2019年间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描述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重庆市2010-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31 253例,年均发病率为133.25/10万,重症157例,占比0.12%,其中死亡3例,重症死亡率1.9%;每年4-7、9-12月为发病高峰;渝中区(161.54/10万)、万州区(154.27/10万)、丰都县(144.73/10万)年均发病率最高,城区发病率高于下划县市、乡镇(χ²=135.44,P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食物安全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也成为社会各个群体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简述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其表现特征,并从管理理念、监管模式、培训教育、防控责任等维度,系统性分析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具体预防控制策略,旨在为各类机构、场所提供防控策略,保证公共卫生安全,推动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集体性食物中毒 中毒特征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DIS)并结核病2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HIV/ADIS并结核病患者40例为对象,本研究在2019年3月开始,在2020年3月结束。详细统计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分析临床特征。结果:HIV相关指标如下所示:CD4+水平是2-591个/uL,平均值是(231.12±12.45)个/uL;CD8+水平是24-837个/uL,平均值是(401.58±12.46)个/uL;CD4+/CD8+水平是0.03-1.99%,平均值是(1.01±0.23)%。实施抗酸染色涂片诊断,阳性检出7例(35.00%)。严重免疫抑制患者5例,中度6例,轻度8例。实施胸片X线诊断,CD4+水平为2-350患者,表现多样,且多见粟粒样渗出、肺中间质性病变、下叶间质性病变;CD4+水平为350-591患者,可见肺上叶阴影,不伴或者伴有空洞。实施组织病理学诊断,严重免疫抑制患者典型结核肉芽肿形成不良,其中2例患者无典型结核肉芽肿形成。结论HIV/ADIS并结核病患者不具有特异性,表现复杂,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多采用抗结核、激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结核病 人获得性免疫缺陷 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0例急性肺栓塞者(观察组)、62例健康体检者(62例),分析观察组的临床特征及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肺栓塞的典型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多因素分析表明肥胖、合并静脉曲张及血清Hcy水平为急性肺栓塞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肺栓塞存在一些典型的症状,根据这一特征可辅助对病变的早期检出,住院的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风险包括肥胖、静脉曲张及高Hcy水平,需加强防范。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瘤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序列上保守性差,功能上具有一定保守性[1]。

  • 标签: 胶质瘤 LncRNAs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关节运动引起的骨折,通过对其MRI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这段时间内被研究的90名患有关节运动性骨折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所有接受检查的病人均进行了CT和磁共振检查,根据磁共振成像表现进行关节受损位置和数量的分析。该研究采用关节内窥镜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标准,判断运动性关节骨折的一致性更高。结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准确显示关节运动时的骨折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比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更为可靠。

  • 标签: 关节 运动性骨挫伤 MRI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机制,并发现其对治疗的影响。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定性分析,发现酒精依赖患者普遍具有冲动、焦虑和抑郁等人格特征,并存在着对奖励加工的异常反应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损害。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特征和机制与酒精依赖的发展和维持密切相关,对治疗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心理机制,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酒精依赖 人格特征 心理机制 治疗 个性化
  • 简介:我国医疗资源配置长期失衡,基层医疗卫生配置短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情况,必须加强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而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因此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其内生动力。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建设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外部压力情境和内部激励情境两方面探讨提升其内生动力的措施。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内生动力 外部压力 内部激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和胃汤治疗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的效果。方法 本院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疏肝和胃汤治疗,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疏肝和胃汤 肝硬化患者 胃动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溃疡创面病人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组,一组是对照组,对照组是以常规的创面治疗为基础,另一组是以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为基础,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的伤口,采用微负压和微动力加压技术,其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误吸发生后各时间窗进行肺灌洗治疗对于病人呼吸力学具体参数的影响,并与未经肺灌洗治疗患者对比,从而评价早期肺灌洗治疗对于误吸后肺损伤病人的治疗价值,并进一步判定肺灌洗治疗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采集入住ICU病人中因误吸继发肺损伤、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定期复查肺部CT,并记录住院日数、DDD依误吸后肺灌洗治疗时间分组,并与误吸后未经肺灌洗治疗患者对比,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方法治疗较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且不同时间窗之间对照结果显示早期进行肺灌洗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早期经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对于误吸后肺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理想,通过此项治疗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病人呼吸力学参数、减少呼吸机支持治疗时间、降低肺不张发生几率、减少抗生素治疗时间、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此技术对于误吸后肺损伤病人疗效明显,且早期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支气管镜 肺灌洗 误吸 呼吸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对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尖锐湿疣患者共取样76例,收治时间2022年04月至2023年04月,顺序编码法分组,给予综合组综合护理干预(n=38),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38),对比护理满意度、复发率、治愈率、VAS、SAS评分。结果:护理后,综合组复发率、SAS评分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治愈率比对照组高。治疗10min、治疗结束时,综合组VAS评分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光动力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优化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度和负性情绪,降低复发风险,提升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治疗效果 尖锐湿疣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胃肠动力药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及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将1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伊托必利组59例,予盐酸伊托必利片(瑞复啉)50mg,饭前服,3次/日;莫沙必利组58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新络纳)5mg,饭前服,3次/d;多潘立酮组55例,予多潘立酮片(吗丁啉)10mg,饭前服,3次/日。疗程4周,观察3组患者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各组上腹胀、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食欲下降、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积分明显降低(P〈0.01),各组疗效相似(P〉0.05)。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0.3%和10.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及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小良疗效肯定、相似,安全性好。

  • 标签: 消化不良 伊托必利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