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潍坊市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及口腔健康状况,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与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潍坊市学龄前儿童1280名,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卡方检验。结果学龄前儿童存在口腔不良习惯的有787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4.9%;存在各类口腔疾病的有87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1.8%。结果显示,口腔不良习惯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具有影响。结论父母应当采用积极的措施帮助学龄前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习惯,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学前儿童 口腔健康 行为调查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现在社会的高发病,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程度低,并不知道其发生的原因。因此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调查发现不注重日常饮食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合理的控制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很好地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患者个人及家庭对疾病的认识度不够是造成不良饮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不良饮食行为 原因及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状况,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统一问卷,对912名高职医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53.6%的学生每天刷牙2次。6.6%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达到3min以上,28.2%的学生采用竖刷法,4.9%的学生使用过牙线;学生主要通过电视(42.6%)和书本(31.8%)获得口腔健康知识,53.6%的学生不常吃零食;85.3%的学生经常食用蔬菜;牙病需就医、甜食对牙齿有害、刷牙可预防蛀牙的正确认识率高,达85.6%~95.8%;而对刷牙方法、窝沟封闭、水中加氟、牙线、牙龈出血该就诊及牙周病主要病因的正确认识率低,为5.6%~21.6%。结论高职医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

  • 标签: 高职医学生 口腔健康 调查 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婚前性行为状况,为促进其性理性、道德、文明地发展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自编量表,并对有一定代表性的高职学生进行大样本抽样测试、统计、分析。结果高职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9.6%,其中男生为32.4%,女生13.0%。有商业性性行为想法的男女生分别为13.4%、10.8%,实际有过商业性性行为的分别为2.2%、1.7%。结论高职学生婚前性行为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有扩大趋势,商业性性行为现象也出现苗头,须加强对学生性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男生。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高职学生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86例,给予患者系统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饮食合理率及健康状况评分。结果经过系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4.06%、服药依从率为92.31%、血压控制率为93.00%、饮食合理率为94.76%、健康状况评分为93.52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掌握饮食规律和服药规律,有效控制血压。

  • 标签: 自我管理 行为干预 高血压
  • 简介:摘要医药购销中商业贿赂行为危害医疗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医药购销领域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却成为了商业贿赂的重灾区,从而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造成了医药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现象,成为了整治商业贿赂行动的重点。

  • 标签: 医药购销 商业贿赂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暴力行为患者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处理。结论产生暴力行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大体可归于器质性、精神病性和人格障碍三大类,明确疾病类别有助于提高处置暴力行为的效率。

  • 标签: 暴力行为 诊断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了解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和营养行为,为指导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论文通过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某高职院校的2013级383名女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营养物质的来源知晓率为水>糖>脂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对营养物质的功能的知晓率依次为糖>蛋白质>脂类>水>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结论75.2%的学生体质正常;14.6%的学生体质偏轻;8.4%的学生体质偏重;1.8%的学生肥胖;学生对糖、蛋白质、脂类的来源及功能的知晓率分别为72.5%和57.2%;对水、矿物质、维生素的来源及功能的知晓率平均为49.3%和37.4%;对膳食纤维的来源及功能知晓率为32.6%和29.3%。32.6%的学生每天吃早餐;学生早、中、晚餐每天的频率为32.6%、65.3%、40.7%;非正餐零食每天的频率高达52.3%。正餐的不合理摄入和非正餐零食的摄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影响学习的质量。

  • 标签: 营养调查 大学生 营养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模式进行探究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9-11岁生态移民儿童140例。将140名儿童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70人。认知组在家庭、学校干预的基础上通过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沙盘组则在家庭、学校干预的基础上通过团体沙盘疗法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8周及干预结束后12周回访两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据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第四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患率是71.9%,龋均是4.24,即每个孩子平均有4.24颗蛀牙。儿童口腔健康不良影响着儿童全身营养的摄入以及颌面部的发育,与儿童全身健康以及外貌息息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儿童牙病就诊率的逐渐提高,儿童牙科焦虑及不合作行为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治疗质量、治疗依从性以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因此,预防和缓解儿童牙科治疗时的焦虑行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文章介绍了新技术在展示中的特点, 并以阐述了新技术在儿童口腔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牙科恐惧症 行为管理 新技术 口腔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于2021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合理分配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应用效果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明显减轻,患者康复效果显著(P<0.05)。结论:在提供常规护理同时,通过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认知行为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对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本院实施感染控制策略前92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12月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后9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组。分析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以及七步洗手法规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策略的实施,可提高医务医院对于手卫生的重视,规范手卫生行为,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策略 手卫生行为 七步洗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行为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因冠心病入院的患者内随机选择40例实验,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即实验与对照,每组内病患人数为20例。对照组内整体病患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内整体患者接受行为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行为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让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稳定病情,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歧视与护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570名护士上交的调查表558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行为问卷、一般资料调查、护士艾滋歧视量表,观察艾滋歧视与护理行为之间关系。结果:艾滋歧视总分数为85分,558名护士艾滋歧视平均分为(50.50±4.41)分,护理行为总分为124分,护士护理行为平均分为(102.57±10.57)分,二者应用Spearman 分析结果为负相关(r=-0.434)。结论:我院护士存在中等水平的艾滋歧视,影响护理行为,应进行有效干预,可提高护士护理行为

  • 标签: 艾滋歧视 护理行为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遵医行为评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行为护理干预 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水平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