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结核病人群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及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菌感染病人死亡原因分析,了解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病人与各类因素的相关性,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长TB/HIV双感病人的生命和提高他们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东湖区第五轮全球基金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开展三年来,我区已筛查出的24例TB/HIV双重感染病人中死亡原因的研究。结果结核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控制结核病感染和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的认识是降低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病人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结核病/艾滋病 双重感染 降低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护理方案用于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机器要求的预冲液进行管路预冲,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的预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情况以及各项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级凝血发生率、冲洗盐水总量、跨膜压指标、治疗时间、置换盐水总量、废弃盐水总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采用有效的预冲方法和抗凝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发生凝血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入液量过多而加重肾脏的负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方案 血浆置换 多发性 骨髓瘤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预见性护理在双重血浆吸附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设为研究期限,将30例在我院行双重血浆吸附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设为研究依据,遵循“平行序贯”分组方式对患者进行小组划分,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的小组命名为参照组,提供预见性干预策略的小组定义为研究组,划入人数(n=15);随之进行数据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对。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生化指标、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优参照组(P<0.05)。结论:对比实验的开展实施,不同方案策略的采纳应用,使得两者的优劣差异尽显无疑,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血清指标、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双重血浆吸附 人工肝治疗
  • 简介:目的利用临床常规指标建立胎儿体重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893例临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孕妇腹围、宫高,分娩前1周内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分娩后0.5h内称重新生儿体重,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新生儿体重与孕期增重(R=0.534)、宫高(R=0.589)、孕妇腹围(0.413)、胎儿BPD(R=0.459)、AC(R=0.643)和FL(R=0.602)呈正相关(p〈0.(11)。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新生儿体重预测多指标模型:新生儿体重(g)=61.94PL+41.832孕期增重+48.589胎儿AC+43.435宫高-5124.661。③独立变量线性回归得单一指标的新生儿体重预测模型:胎儿FL法:新生儿体重(g)=164.667FL(mm)-8828.406。孕期增重法:新生儿体重(g)=101.839孕期增重(kg)+1555.537。胎儿Ac法:新生儿体重(g)=168.825AC(cIn)-2457.808。宫高法:新生儿体重(g)=169.402宫高(cm)-2605.743。,④多指标法预测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相关系数(R=0.865)大于胎儿FL法(R=0.829)、孕期增重法(0.731)、胎儿Ac法(R=0.812)和宫高法(R=0.746),多指标法预测体重的平均绝对误差(241.32g)和相对误差(7.52%)小于胎儿FL法(259.34g,8.25%)、孕期增重法(262.32g,8.39%)、胎儿Ac法(254.96g,8.07%)和宫高法(271.58g,8.62%)。结论以孕期增重、宫高、胎儿Ac、FL综合指标建立的模型较单一指标更能准确预测新生儿体重。

  • 标签: 新生儿体重 预测 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
  • 简介: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借助哮喘动物模型不仅可用于哮喘疾病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研究,也可用于相关药物的药效研究.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物种差异,因此,全面、成功地建立一个与临床发病机制相似的、稳定可靠的哮喘动物模型非常重要.本文就哮喘模型的品系选择、模型建立及评价指标作简要分析.

  • 标签: 哮喘 小鼠模型 模型建立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海马内环境稳态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醇、雌二醇,光镜和电镜观察海马CA3区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海马CA3区神经元损伤严重,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抑郁状态下,海马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 标签: 抑郁症 海马内环境 稳态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有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饮食、睡眠质量差,全身多处不适感,更有甚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重症抑郁有近15%的自杀率1,2,3。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疾患4。动物模型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抑郁症,对抑郁症的治疗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常用的一些抑郁症造模方法及其评价做一阐述。

  • 标签: 抑郁症 抑郁模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 简介:摘要:传统的临床营养研究多是采用人群和动物实验,但是人群和动物实验会由于实验环境和身体情况的不同出现相应的差异,随着临床营养研究的深入发展,当前大多数临床营养研究中都会采用细胞模型实验的方式,细胞模型实验也逐渐成为了临床营养研究中的重要方式。细胞模型主要是指临床营养研究中常用的细胞系,能够根据临床营养的应用现状来对心脑血管疾病,肌肉衰减综合征,肾脏疾病,肿瘤等等疾病进行有效的研究。基于此作文从临床营养研究出发,探究细胞模型,在临床营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从而总结临床营养研究中细胞模型的应用优势和意义,对细胞模型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展望。

  • 标签: 细胞模型 临床营养 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居民对制定省级控烟立法条例的态度,为进一步制定广东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法律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出梅州、珠海、湛江、清远、广州5个城市,利用简单随机拨号抽样法,抽取年龄≥16岁的常住居民,以匿名的形式进行电话调查。了解受访者对出台省级层面控烟立法条例的态度。对省级控烟条例实施后,民众发现禁烟场所有人吸烟的反应,对禁烟场所吸烟者罚款的看法等。按人口学特征,以率、构成比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拨打有效电话942个,有效应答率42.2%(942/2230)。调查对象的吸烟率为22.2%(209/942)。居民对广东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立法的赞成率分别为77.7%(732/942)、76.3%(719/942)。女性对广东省在公共场所84.0%(362/431)及工作场所80.7%(348/431)控烟立法赞成率均高于男性(分别为72.4%、72.6%)(均P〈0.01)。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群对广东省在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控烟立法的赞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非吸烟人群对广东省出台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81.5%,597/733)及工作场所(79.1%,580/733)吸烟的赞成率均高于吸烟人群(分别为64.6%、66.5%)(P〈0.01)。如省级控烟条例实施后,见到有人在禁烟场所吸烟,47.2%(445/942)的人会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71.0%(669/942)的人赞成对禁烟场所吸烟的人进行罚款。59.3%(124/209)的吸烟人群表示在省级控烟条例实施后,在禁烟场所会停止吸烟。结论广东省居民普遍支持广东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立法。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法律,加强对二手烟危害及控烟立法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健康自我�

  • 标签: 公共场所 工作场所 吸烟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知识、行为、态度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4月3O日期间我科室收治的6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实验组,每组包含3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验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与治疗依从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知识、自护技能所占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小于0.05),且依从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依从率 健康知识
  • 简介:了解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相关态度、行为和需求,为制定宣传干预计划提供客观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有1.2亿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他们大都为15~49岁的青壮年,由于生理、心理和卫生知识缺乏等因素,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这些因素将会造成艾滋病等其它传染病的传播。

  • 标签: 乡镇 务工人员 艾滋病 知识 态度和行为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及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精神病患者家属246例,针对患者保护性约束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家属123例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家属123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属的认可程度、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属认可程度(对保护性约束有心理准备、能够理解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在进行保护性约束前有必要征得家属同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SSRS评分(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支持利用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理解,并提高社会支持度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病 保护性约束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国2010年女性在关于婚前性行为问题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女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调查(CGSS)数据,试图了解女性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情况,采用交叉表分析、T检验和F检验的分析方法对女性关于婚前性行为问题进行总体分析以及基于不同背景特征变量的差异分析。结果在对婚前性行为态度的调查中74.0%的调查对象反对婚前性行为,18.5%的调查对象对婚前性行为持无所谓的态度,7.5%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与地域分布、户口来源、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收入高度相关,与民族类型相关。结论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大力开展合适她们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婚前性行为危害的认识程度。

  • 标签: 女性 婚前性行为 CGSS 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度市农村居民乙型肝炎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在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乙型肝炎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平度市1264名20-60岁农村居民进行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186人,能正确认识到乙肝是传染病的占87.9%。但大部分人对乙肝防治措施不甚了解,对本病充满恐惧,对接触病人感到紧张。乙肝的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以及母婴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36.8%、54.6%、50.3%。56.1%的人认为乙肝在中国是严重问题;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仅为23.4%。结论平度市农村居民对乙肝是传染病的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缺乏了解,存在错误的态度和行为,应加大力度进行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 标签: 平度市 农村居民 乙肝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综合批发市场商铺销售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某综合批发市场商铺销售人员3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于“艾滋病目前不可彻底治愈”的认知情况仅为68.6%,明显低于对“艾滋病可以预防”的认知(95.0%);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能够正确选择艾滋病3个传播途径且无错误选项的占52.5%;对北京市实施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晓情况较差,仅有8.9%知道具体内容,73.6%听说过,但不明白具体内容;从未听说过的占17.5%。结论调查对象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点掌握不均衡,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政策了解不足,应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加强艾滋病知识及政策宣传教育工作.并要结合人群特征认真研究传播方式及资料制作形式。

  • 标签: 销售人员 艾滋病 知识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与疼痛护理质量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从 2017 年 1月至 2018年 11月期间就诊肿瘤科患者 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 35例 /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介入疼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予以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 91.4%,而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 77.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肿瘤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疼痛管理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水平同时,也改善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科 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 疼痛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成绩较好的仅占17.39%,一般的占49.11%,较差的占33.50%;卫生行为较好的占29.73%,一般的占34.87%,较差的占35.40%.结论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卫生知识 卫生态度和行为 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我国 2010 年女性在关于婚前性行为问题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女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 2010 年中国综合调查(CGSS)数据,试图了解女性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情况,采用交叉表分析、T 检验和 F 检验的分析方法对女性关于婚前性行为问题进行总体分析以及基于不同背景特征变量的差异分析。结果 在对婚前性行为态度的调查中 74.0%的调查对象反对婚前性行为,18.5%的调查对象对婚前性行为持无所谓的态度,7.5%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因素与地域分布、户口来源、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收入高度相关,与民族类型相关。结论 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大力开展合适她们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婚前性行为危害的认识程度。

  • 标签: 女性 婚前性行为 CGSS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