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工程结构,特别是高层建筑动力特性参数现场实测,结合已有的室内、室外强度、抗震承载力实验结果,为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判定提供一套简便实用方法,继而为震害预测、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较客观依据。

  • 标签: 结构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测试
  • 简介:青海省是一个地震多发省份,境内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破坏性强特点,是我国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多地震省份。

  • 标签: 安全问题 农牧区 民居 西部 地震活动 青海省
  • 简介:规整化标定是模拟观测地震仪器标定一种方法。系统介绍了规整化标定仪器方法、参数,发现它有许多优点,是标定遥测地震仪器一种较理想方法。

  • 标签: 遥测台网 模拟 地震仪器标定 规整化标定
  • 简介:1民族地区发展和防震减灾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我国西部草原、大漠、高原、边疆和丘陵山区,这些地区也是我国强震主体活动地区。20世纪以来,我国大陆近90%强震发生在西部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在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特点,但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全部分布在西部;

  • 标签: 民族地区 西部地区 地震 少数民族 防震减灾 民族国家
  • 简介:利用昌黎等台磁测资料,并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震前出现了约3个月短期异常,这对于地震预测预报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地磁异常 幅值比 地震预报
  • 简介:介绍了水库地震台网布设情况及一些历史地震资料,通过水库台网资料,比较了蓄水前后地震频次变化,并对水位值与地震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水位变化与地震发生是有关系。分析了水库地震基本特点,蓄水后地震资料对研究水库蓄水诱发地震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地震活动 地震台网 水库诱发地震
  • 简介:计算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后潮汐力位变化,并以潮汐力位变化为时间指示,处理美国NOAA提供大气温度(AT)、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资料,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时正处于震中所受引潮力较大极值附近;在震中附近,大气温度和地面长波辐射遥感影像,都呈现出震前增温、震后衰减清晰过程。

  • 标签: 玉树地震 潮汐力位 大气温度 长波辐射
  • 简介:采用金属耗能器进行结构抗震加固是一种较经济、简单、又可靠耗能减震加固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金属耗能器构造、原理与性能及其在建筑、桥梁抗震加固工程中应用概况,给出了典型工程实例,并提出了金属耗能器在加固工程应用中应解决一些问题。

  • 标签: 金属耗能器 滞回性能 抗震加固
  • 简介:对1988年以来新强震活动期间四川及邻区强震活动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大震危险性主要判定依据和川西及邻区大震危险区,并对各区大震趋势进行了初步讨论。

  • 标签: 强震 地震危险区 地震趋势
  • 简介:天津市地震局在进行专业数据存储时,采用了基于iSCSI技术IPSAN网络,与原有FCSAN网络结合,形成了多种应用模式、不同服务等级数据存储网络。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EMCCX4.120系统iSCSI存储技术,以及其在地震专业数据存储中应用情况,分析对比了几种存储技术数据交换效率,并为今后iSCSI存储技术在行业中应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ISCSI IPSAN 地震 数据
  • 简介:ArcView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可视化、浏览、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能力。利用ArcView菜单命令,本文提出一种绘制综合等震线图简便方法,并以首都圈地区综合等震线图绘制为例,说明新方法易用性。

  • 标签: ARCVIEW 综合等震线 简便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地震
  • 简介:本文利用固体潮调制法,计算了近十年青海省小震调制比,并提出了一种能够反映固体潮空间调制状态调制块比,从而研究青海发生6.0级以上地震前这一参数变化特点,实际情况表明,6.0级以上地震发生前调制块比都有一个从高值向低值变化,并且在低值发震。也就是说空间受调制区域面积由大变小时可能是青海省发生较大地震信号。

  • 标签: 青海地震 调制块比 地震预报
  • 简介:对南北地震带基础数据调查反映出问题总结归类,并通过分析,找出基础数据影响因素,以便今后在收集和更新基础数据时,找到更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努力提高基础数据可靠性同时优化数据库,更加方便、及时地进行基础数据库更新维护。

  • 标签: 地震应急 南北地震带 基础数据 影响因素
  • 简介:2011年4月18日开始,银川地震台小口子重力观测出现毛刺、抖动等变化,通过对观测环境、观测线路、观测仪器排查,最终排除了由于观测信号线故障所导致变化,有效地解决了观测中出现复杂问题,加深了观测人员、分析人员对前兆观测异常判断与认识。

  • 标签: 重力观测 异常识别 仪器故障
  • 简介:利用台网监测能力通常使用理论计算法、b值法、面积法等方法对金昌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和判定,分析了金昌无线遥测台网监测能力,给出了台网对不同震级监测能力和台网监测震级下限,对运用金昌台网资料进行地震分析预报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评定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电磁辐射对共和地震短临预报映震效果,及时、空、强判据,认为利用地震电磁辐射现象进行地震短临预报是一项很好手段。

  • 标签: 电磁辐射 共和地震 短临预报
  • 简介:通过对公元1000年以来北京市及附近地区6级以上地震震害资料收集和整理,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北京市历史地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建立该技术平台过程,这对于今后这方面的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北京市 历史地震 地理信息系统 震害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演练科目、场所、规模及演练方案编写。提出了相关演练概念。本文还对地震现场工作队演练流程、演练方案内容、演练策略、演练评价及追踪作了相应阐述。

  • 标签: 地震 应急 演练
  • 简介:本文探讨了应用一种新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以34°─41°N、110°─120°E范围内41幅等震线图为数据基础建造了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研究原型IAIS,重点在于利用、发掘GIS在管理、应用地震烈度衰减信息方面的能力。系统以GISI具软件ARC/INFO为开发平台,将每一幅等震线图存贮为一个专题图层,建立拓扑结构确定等震线特征之间空间关系。等震线图中所表示描述性特征存入特征属性文件,并通过一个共同项使等震线和烈度分区与属性表中描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系统提供了从震中分布图或地震序号、发震时间等查询、显示各个等震线图功能,并可以交互式地量算各等震线长、短半轴,自动量算各烈度区面积等。针对将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及不同投影参数等震线图转绘编制综合等震线图主要困难,本文研究了ARC/INFO中投影转绘问题。系统按“留大舍小”原则自动生成综合等震线图。同时,IAIS实现了综合等震线图计算机管理,包括显示、查询、局部修改、统计量算等。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地震烈度衰减
  • 简介:根据湟源地震台单台记录到小震活动情况,进行了周频、月频系统分析,发现小震活动周、月频次低值异常与周围300km范围内5.0级以上中强震有一定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认为湟源台能以小震活动情况灵敏反映区域应力场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地震窗;并对该窗应震效能作出了评价,认为可以用于地震预报工作.

  • 标签: 小震活动 地震窗 效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