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西南当代艺术传承有序,几代艺术家、艺术批评家既有共同的特点和地域性色彩,又相继体现出不同的自我更新的创造姿态,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有活力的现象。这一现象也一直是当代艺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西南艺术群体进行梳理和反思当然是必要的,但他们在“走出地域”的新路上欲将何为,更值得关注。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地域性 西南 改革开放 艺术传承
  • 简介:自2015年国内首度出现沉浸式戏剧(ImmersiveTheatre)始,到2017年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引进并制作的中国版《不眠之夜》顺利完成千场驻演,短短三年间,这一"新鲜舶来"的戏剧样式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并俘获了大批的拥趸。有自媒体甚至认为,2017年是上海沉浸式戏剧的"大年"。一《死水边的美人鱼》(导演:孟京辉;演出时间:2015年;演出地:北京蜂巢剧场),是我国首部沉浸式戏剧。

  • 标签: 沉浸式 观演关系 观众参与 商业元素
  • 简介:服装材料是构成服装的基本要素,服装的竞争同时也是服装材料的竞争。本文通过对服装材料历史的概述,总结分析出当代服装材料发展的三大趋势:服装材料的组合与再创造、新加工方式与新原料结合的环保服装材料、高科技材料的开发与使用。

  • 标签: 服装材料 发展趋势 再创造 环保 高科技
  • 简介: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语境下,中国文论建构出以"人"为大观念的系列关键词。但学界对"人"系列关键词的语用及解诠,表现出近"西"而远"中"的倾向,故因其单向溯源而导致理论盲区。轴心期中国文化元典对"人"的建构与拆解、诂训及语用,作为"人"之文论大观念的语义根性,从知识谱系、文化心理乃至文化无意识等多重层面,制约、规训、启发和引导20世纪中国文论"人"系列关键词的赓续与新变。"人"之汉语语义的原生、沿生与再生,既构成一部20世纪中国文论的观念史和思想史,又构成21世纪中西文论对话的话语依据和通约前提。

  • 标签: 中国文论 中西文论 元典 中西文化碰撞 诂训 汉语语义
  • 简介:经接受伊斯兰教、心学、佛教、老庄思想并对“百姓日用迩言”深入体察后,李贽的思想于万历二十二年前后进入成熟,形成以空净、自然、为己、真率为核心的童心思想以及文学是童心真率表现的文学思想。这一思想的本质是非理性。作为其具体内涵的排斥“闻见道理”说、非技巧论、“创制体格”无高下说、内容形式无分界说等,无不体现这一本质精神。李贽因此而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个倡导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家。

  • 标签: 非理性主义 李贽 本质精神 是非 心思 伊斯兰教
  • 简介:通过分析国外知名品牌历年来的汽车标志可以发现其设计有外部轮廓整体、内部图形简洁、结构立体以及更加注重国际等几大趋势近年不少国内汽车企业逐渐认识到标志设计的重要性,从而对品牌标志进行了修改,但整体设计现状仍与国际趋势有一定差距,有待提高。

  • 标签: 汽车 标志设计 品牌
  • 简介:和维吾尔族智者阿凡提一样,藏族也有个智者阿古顿巴代表民众的愿望。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群人在后面追着阿古顿巴,他眼看没有逃路,在一小片树林里,就抱住了其中最高大的一棵树。追的人不明就里,便问因由,阿古顿巴说,你若不把树抱住,树就要倒下来。于是那些追他的人便纷纷将树抱住,趁他们不注意,阿古顿巴已然逃跑。

  • 标签: 阿来 《尘埃落定》 作家 文学作品 写作艺术
  • 简介:国庆期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改革开放15周年和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文化厅精心策划、组织演出了一台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新世纪的太阳》。据粗略统计,这台节目的创作、演出人员总数达600人,其中合唱队260人,舞蹈队

  • 标签: 音乐舞蹈 广东人 改革开放前 新世纪 总导演 邓小平
  • 简介: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及至1990年代,无论是对“革命历史”的建构,对当代战争的书写,还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军旅文学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核心部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包裹之下,借助于政治话语的强势表达,建构起了崇高、壮丽的美学风格和张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精神传统。然而,当我驻足回望半个多世纪的军旅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这种线性的历史发展逻辑却不能不让我滋长出一种怀疑与反思的情绪。

  • 标签: 军旅文学 长篇小说 生活质感 个体叙事 自由伦理 主流意识形态
  • 简介:本文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公益广告创意表达的现状,并总结论述了公益广告创意表达的发展趋势即人性趋势、谐趣趋势、情感化趋势、形式美趋势、信息趋势

  • 标签: 公益广告 创意表达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点,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内蒙古地区书法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重要事件进行梳理、研究和总结。认为杨鲁安、张长弓、梁一孺、宋生贵、张树天、陈晗晟、唐春玉、霍如涛等人的相关论述是区内书法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指出区内一些书法教材及书法教育理论,以及2010年以后出现的以书法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一定价值;认为《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学术书籍的出版,是区内的重要书法理论事件,对推动书法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内蒙古 书法理论 代表作品 书法事件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先锋戏剧明显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戏剧的影响,同时探询中国先锋戏剧的民族品格。由于当时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此时的先锋戏剧多从“人”出发,对人性进行探讨,对普通人的焦灼生存状态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多面性进行展示,从“人”、异化、心理、社会批判四大基点出发,在思想层面形成明显的主题性特征。

  • 标签: 中国先锋戏剧 “人” 异化 心理 社会批判
  • 简介:<正>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辨明:19世纪后,我们的文化经历了一系列嬗变,科学、文学、艺术的语言游戏规则全变了,“后现代”一词,恰好标示出当今文化的方位和状况。显然,利奥塔在这里提及的“当今文化”是指西方欧美。其实,在20世纪末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东方大陆也浸淫在

  • 标签: 语言游戏规则 民族性 后殖民话语 民族主义 话语权力 大陆
  • 简介:先锋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股最为重要的力量,但90年代以来先锋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宣称先锋文学在90年代已经终结,也有人认为先锋文学已经转型或蜕变。先锋文学在90年代究竟是如何“转型”的?其转型的契机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这种转型?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 先锋作家 先锋文学 文学评论 小说
  • 简介:辑录者语电影作为最直观的文化载体一直处于大众目光的审视和舆论的焦点,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电影的嬗变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又蕴含着某种寓言意味。1995年,围绕“世界电影百年史,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全国各地都相应地举办了一些研讨会,而11月9日在南京召开的长江六市《西方电影与当代中国电影》高级研讨会的意义则格外引人瞩目。“长江六市”的自我命名不啻是对当下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一次公开挑战,“江苏突破”的具体操作走向纵深。人文学者、文化批评家参予对电影大规模的集体性的言说在大陆几无先例可援引。

  • 标签: 当代中国电影 西方电影 世界电影 研讨会 “媚俗” 好莱坞
  • 简介:乌兰牧骑以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特点而荣获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之美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而铸造出。乌兰牧骑精神”;以革命、民族、大众的形式,始终不渝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充满时代精神、富有民族特色、浓郁生活气息的风格而树起“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 标签: 乌兰牧骑 革命化 民族化 大众化 蒙古族 民族艺术
  • 简介:在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下,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中心议题。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思潮,它更是人类看待世界的一种艺术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和中国的现代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在20世纪的中国承载着强烈的政治内容。近百年来。中国社会主题由“革命”变为“成功”,社会背景理论也发生了变迁,曾经基于政治层面的阶级斗争理论如今被基于经济层面的社会竞争力理论所代替,现实主义美术随之表现出不同的存在状态。

  • 标签: 现实主义美术 政治 阶级斗争 社会竞争力
  • 简介:戏剧作为一种借助演员表演搬演故事的舞台演出形式,是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历史悠久、广受各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类型。从广义上讲,戏剧可以指称通行于世界戏剧舞台上的任何戏剧类型,不管是发端于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的西方戏剧,还是流行于东方戏剧舞台上的中国戏曲、日本歌舞伎、印度梵剧以及朝鲜唱剧等等,都可以笼统地冠其名为戏剧。但是,由于东西方的戏剧形式、观念和名称都是有很大不同的。为了标示东西戏剧的差异,狭义的戏剧是专指西方戏剧,

  • 标签: 民族化 中国化 戏剧类型 话剧 舞台演出形式 世界范围
  • 简介:作为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演唱、音乐、对白、舞蹈、表演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是几个艺术品种结合的新兴艺术,是具有不容偏废的综合性视听完美要求的戏剧表演艺术。百多年来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拓展了音乐剧艺术的创作表现领域,在商业演出中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运作营销模式。

  • 标签: 商业演出 歌舞剧院 戏剧表演艺术 舞台表演 表现领域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