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常言道: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细读陈应松“神农架系列”,以他的颇具代表性中篇小说《八里荒轶事》为例来说说陈应松小说的特色。

  • 标签: 文本细读 陈应松 轶事 社会 和谐 中篇小说
  • 简介:<正>1795年,柯尔律治创作了《风瑟》,并收录在1796年出版的诗集中,它成为作者在信件中经常引用的抒情诗。在这首诗歌中,风瑟取代了古罗马阿波罗的竖琴。风瑟始终是一种神秘而变奏不定的乐器,逸宕不定的风在风瑟上拨弄奏响的一曲曲诡秘莫测的旋律是人与自然的共鸣。风蕴含着大自然原始空气的特质,它彰显了自然之魄、宇宙

  • 标签: 柯尔律治 人与自然 浪漫主义诗人 谈话者 《失乐园》 弥尔顿
  • 简介:摘要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地理系统,是由气候、土壤、植被、地貌、水文等要素组成的。土壤等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深入,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被改变,在发生变化,气候的变化,地貌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壤的流失污染等。

  • 标签: 气候 大气污染 臭氧层 地貌 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 物种灭绝 森林破环 水污染
  • 简介:沙化的草场,饥饿的山羊,贫瘠的山村。农民杨成树凭借自己的精明和勤奋,没费一个子儿便置下了脊梁乡的两万亩沙地,他瞅准商机,卖掉脊梁村的房产和土地,购买了百余只山羊,举家到遥远的西沙窝子放牧。短短两三年工夫,杨成树的山羊

  • 标签: 树模式 山羊 浑善达克沙地 故事 脊梁 人与自然
  • 简介:<正>陶渊明诗文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谐美。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指出:"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陶诗是一幅幅和谐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陶诗展现了人美、自然美、人和自然的和谐美,体现了陶渊明一尘不染的精神世界;陶诗再现了陶渊明建构和谐的精神生活家园的过程。

  • 标签: 陶渊明诗文 精神家园 自然美 陶诗 自然和谐 建构
  • 简介:美国华文女作家融融的文集《开着房车走北美——北美野生圈纪实》,令人不但看到了传统中国作品中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看到了现代生态文学中对细节的重观。有些章节已经触及了生态系统的网状联系,个另《章节甚至初步地,虽然尚为朦胧地,看到了生态系统那张疏而不漏的恢恢大网。这网“举华岳而不重,振江海而不泄”,既能载天地,更能为21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来驱除各种污染物的阵阵清风。

  • 标签: 融融 《开着房车走北美——北美野生圈纪实》 环境文学
  • 简介:<正>《尹文博书法作品集》面世之后,在固原、宁夏书法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大有“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之慨叹,大家在充分肯定《尹集》的艺术成就的同时,探索其成功的奥秘,着眼于其与传统的关系,或曰尹书立基于魏碑,或曰脱胎于汉隶,或曰草习张颠之狂放,或曰楷携赵之谦之风

  • 标签: 书法作品 赵之谦 张颠 文博 姿态横生 书立
  • 简介:自然对人类恩宠有加,它不仅提供了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譬如空气、水、土地;提供了日月随旋、风雨博施的适时变幻,天地万有"合目的性"的生息繁衍得以从玄古、太古以至今天延绵不断、永无尽期。人类有些迫不及待、恩将仇报了。上世纪有位生物

  • 标签:
  • 简介:劳伦斯是20世纪杰出的同时也是颇受争议的作家,这是因为在英国文学史上他第一个以性为中心题材进行创作,而且其作品中有着较多、较直接的两性关系的描写。然而,劳伦斯并非像众人所谴责的那样耽于描写性爱或色

  • 标签: 中现代 人性冲突 劳伦斯小说
  • 简介:《处女与吉卜赛人》中,劳伦斯通过女主人公伊维特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刻画阐释了他的生态哲思:他深刻批判工业发展给人类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鞭笞那种压制、扭曲人性的各种社会陈规陋习,特别是禁欲主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那种纯真悠然自在,没有"社会文明"约束的生活的向往,以及陈腐的旧社会习俗与观念必将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进步思想所打败及替代的祈愿。一、引言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 标签: 哲思 维特 工业发展 斯通 心理活动 人类身心健康
  • 简介:  1  余光中先生的短诗写于1971年,1983流沙河先生在四川诗刊上介绍过.这首诗主要由黄河、长江、我的红海我的血、风、沙、鱼龙冰河这些意象组成.我最初读这首诗的时候跟流沙河先生一样看重的是诗的结构,也就是结构的张力,一层一层分开,诗的内涵反而紧凑了.当时我上大学二年级,写诗、北岛顾城舒婷的朦胧诗和台湾诗影响很大,主要是表现力,也就是言传的功力.  ……

  • 标签: 余光中叶嘉莹 叶嘉莹徐复观 文学自然
  • 简介:法国,一直是浪漫的代名词,法国人的感性闻名世界。其中一个很有力的证据便是法国人对于自然的超乎寻常的兴趣。这从我们看到的许多影片中都可以看到,比如纪录片《小宇宙》、《鸟的迁徙》、《帝企鹅日记》,以及阿诺的这两部"动物电影",而对于大自然的间接表现在一般法国电影中更是司空见惯,比如戈达尔的《狂人皮耶罗》和多梅尔的《第八日》,都有对于大自然的精彩表现。

  • 标签: 帝企鹅日记 间接表现 阿诺 热带丛林 皮耶 梅尔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威廉·萨默赛特·毛姆,1874年出生在法国,1965年在法国去世,在他91岁的生命中写下了超过150部文学作品,尽管同法国有着不解之缘,但他却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实主义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的英法两国,之后影响了整个欧洲,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流派。而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进化论对人们的冲击极大,受当时生物学、遗传学等自然学科和当时文学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主义逐渐形成,同时也是现实主义发展到顶峰、求变之下的产物[1]。《人性的枷锁》是毛姆本人的半自传体小说,在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指引下,《人性的枷锁》还显现了毛姆深刻的自然主义倾向。

  • 标签: 《人性的枷锁》 自然主义 毛姆 19世纪下半叶 现实主义作家 《物种起源》
  • 简介:减肥的时候,不少人都会戒绝所有碳水化合物,不过对于有"饭瘾"的人来说则极惨痛,何况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机能的"燃料",完全戒掉或会影响身体运作。而欧美不少健美人士奉行一种叫碳水化合物循环(CarbCycling)的饮食法则,可以吃饭之余,亦能减掉脂肪。

  • 标签: Carb-Cycling 高碳 摄取量 食材 减体重 新陈代谢率
  • 简介:我和郑德库是校友,但我们并不认识,因为他入校我已毕业了.知道其名其人是我在《营口日报》上看到一篇他写的怀念我们老师廖焕超先生的题为《布衣学者》的文章,那不雕不琢的文字,就像同窗而坐侃学生时代的那师那事,淳朴的语言中又使我感到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自以为共鸣,所以印象颇好.

  • 标签: 库散文 成文读 散文生命
  • 简介:林徽因先生诞生于1904年,到现在是整整100年了。也许是纪念她的百年诞辰,坊间关于她的书出了许多。其中有杨永生先生编的一本《记忆中的林徽因》,标明了是献给她的100周年诞辰的,而其它的书则没有,而且也少见媒体上有关纪念的宣传、活

  • 标签: 林徽因 百年诞辰 大学学习 野外考察 知识分子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