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宏基因组测序(mNGS)在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常规检验阴性的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国内相继发表了多个共识阐述了临床应用及实验室规范,但生物信息分析程序及方法也是mNGS重要环节,而目前学界尚未有一致的认识。为提高临床对mNGS结果的理解,本共识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内测序实验室常规做法,阐述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规范化管理内容。

  • 标签: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 病原微生物 生物信息学 规范化 共识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自2015年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基于主题报告的互动教学方式,即在教师讲授核心知识之后,请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生活和临床中的常见现象和问题,将知识输入与运用输出有机结合,使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交流互动("双声道")。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基于主题报告的互动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90.6%(116/128)],加深对知识的理解[93.8%(120/128)],促进自主学习与思考[96.1%(123/128)],提升知识运用能力[93.0%(119/128)],锻炼查阅资料能力[96.1%(123/128)],并能促进学生间交流协作和相互学习[89.8%(115/128)],75.8%(97/128)的学生愿意将基于主题报告的互动教学方式应用到其他的课程。该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升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 标签: 医学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以学生为主体 主题报告 "双声道"教学 互动教学
  • 简介:摘要以胰腺癌PANC-1细胞为研究对象,CFIm25敲减表达前、CFIm25敲减组、AICAR(AMPK通路激活剂)处理组细胞BrdU增殖水平分别为:23.43±3.51、31.77±4.77、18.29±2.47;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分别为:9.51±1.43、7.15±0.87、15.80±1.93;细胞周期G0/G1期:53.15±1.30、44.70±2.20、71.01±5.43;S期:26.91±0.86、33.58±0.65、16.47±1.45;G2/M期:19.93±2.00、21.72±2.61、12.52±4.03。提示CFIm敲减后细胞增殖增加、凋亡降低,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AICAR(AMPK通路激活剂)处理后增殖凋亡趋势同敲减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说明CFIm25可通过AMPK通路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小体装配蛋白1样1(NAP1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集的60例鼻咽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癌旁组织和鼻咽癌组织NAP1L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NAP1L1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感染低分化鼻咽癌细胞SUNE-1,建立对照组和NAP1L1 KD组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体外移植瘤实验分析NAP1L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周期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和细胞周期素D1(CCN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NAP1L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定量结果显示,癌旁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31.64±7.01)明显低于鼻咽癌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91.80±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7,P<0.05)。对照组细胞48 h和72 h吸光度(A)值(1.08±0.08、1.89±0.11)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48 h和72 h A值(0.79±0.08、1.3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8、11.570,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109.50±14.4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66.33±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5)。接种30 d后对照组细胞在裸鼠成瘤体积和重量[(1 072.90±114.87) mm3、(4.96±0.52) g]显著高于NAP1L1 KD组细胞[(855.90±55.54) mm3、(3.27±0.23)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9.425,P<0.05)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55.03±3.09)%]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74.88±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0,P<0.05)。对照组细胞G2/M期比例[(5.61±0.63)%]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14.0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0,P<0.05)。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0.27±1.79)%]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11.44±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50,P<0.05)。对照组细胞CDK4、CDK6和CCND1蛋白表达水平(1.23±0.06、1.03±0.09、0.88±0.0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0.41±0.07、0.60±0.05、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0、10.560、19.980,P<0.05)。结论NAP1L1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与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调节细胞周期变化,进而影响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能力。

  • 标签: 核小体装配蛋白1样1 鼻咽癌 增殖 周期
  • 简介:摘要在疾病状态下,呼吸道黏液的黏蛋白组成和液体分泌明显改变,使黏液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对疾病的进展起到促进作用。呼吸道黏液在不同疾病中具有不同特点,体现在形成机制、组成成分、功能作用等多个方面。该文主要阐述儿童呼吸道黏液(尤其是黏液栓)在支气管哮喘、下呼吸道感染、囊性纤维化及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特点。

  • 标签: 黏液 病理 特点 肺部
  • 简介:摘要聚集诱导发光(AIE)是指发光体由于聚集而发射荧光,具有AIE特性的发光体被称之为AIEgens。传统荧光材料在聚集或团聚状态时容易出现聚集诱导淬灭(ACQ),与之相反,AIE不受ACQ效应干扰,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展现着巨大潜力。该文将概述AIE的发光机制和性能特点,并对其纳米材料在肿瘤的生物成像和成像引导下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纳米粒 荧光 聚集诱导发光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会阴体特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4例SUI患者作为SUI组,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已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信息采集、二维超声及SWE检查,获得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时会阴体的长度、高度、周长、面积及其弹性模量的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弹性模量值对SUI患者会阴体特性的评估效能。结果静息状态下SUI组会阴体长度、高度、周长及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0.291,0.082,0.063);在最大Valsalva状态时SUI组会阴体长度、高度、周长及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0,0.001,0.008)。静息状态下SUI组会阴体Emax、Emean虽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61±9.81)kPa对(34.66±10.38)kPa,(27.43±9.78)kPa对 (26.97±8.85)kPa,均P>0.05];而最大Valsalva状态时SUI组会阴体Emax及Emean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3±8.03)kPa对(58.06±10.02)kPa,(35.78±7.89)kPa对(44.33±9.62)kPa,均P<0.001]。绘制最大Valsalva状态时会阴体Emax、Emean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647,Emax对会阴体特性的评估效能高于Emean。结论二维超声联合SWE技术可定量评估会阴体的特性,为SUI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压力性尿失禁 会阴体 弹性模量值 硬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RNDE对胶质瘤干细胞特性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分离出CD133+U251干细胞(U251s)。将实验细胞分为U251s组、U251s-CRNDE组及U251组、U251-CRNDE组,其中U251s-CRNDE组、U251-CRNDE组细胞预先用CRNDE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以下调CRNDE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RNDE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应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改变,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251s组、U251s-CRNDE组细胞中干细胞标志蛋白A2B5、CD133、巢蛋白、Sox2、Oct-4、Nanog以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I3K、AKT、磷酸化(p)-AKT、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U251组相比,U251s组细胞中CRNDE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251s-CRNDE组与U251s组细胞相比,U251-CRNDE组与U251组细胞相比,前者的细胞增殖率、穿膜细胞数量、细胞迁移率、细胞集落形成数目、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1/G0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251s组相比,U251s-CRNDE组细胞中CD133、巢蛋白、Sox2、Oct-4及PI3K、AKT、p-AKT、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NDE在胶质瘤干细胞中表达增高,而下调CRNDE的表达后可以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特性,且这种影响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CRNDE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在无菌检查常规冲洗液(0.1%蛋白胨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消除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抑菌性。通过微生物回收试验对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进行毒性确认,并使用2种疫苗样品筛选硫代硫酸钠冲洗液最适浓度,最后通过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适用性实验确认最适浓度的有效性。结果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在0.05~0.80 mol/L范围内对所测试微生物无毒性,0.10 mol/L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可作为含汞化物生物制品无菌检查用冲洗液。硫代硫酸钠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冲洗液用量,缩短检查时间。结论通过在常规冲洗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成功改良了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

  • 标签: 硫代硫酸钠 无菌检查 冲洗液
  • 简介:摘要对于中重度儿童银屑病,若外用药治疗无法控制病情,临床则需要考虑系统治疗。儿童属于生物制剂应用的特殊人群,应用的剂量、疗效及安全性与成人不尽相同。为此,我国儿童银屑病诊疗领域部分专家依据国内外指南及共识、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经过深入讨论,制定本共识。从生物制剂的应用原则、应用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疗程及停药时机、用药前筛查及用药过程中监测等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希望为我国中重度儿童银屑病患者生物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银屑病 生物制剂 儿童 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肿瘤热疗主要作为肿瘤传统治疗的辅助疗法成为研究热点。热疗可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或通过破坏肿瘤血管抑制其进展,同时热疗还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反应,从而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多种效应相联合共同影响肿瘤的进展。深入了解肿瘤热疗的生物学机制有利于开展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热疗杀灭肿瘤的生物学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肿瘤/热疗 免疫机制 细胞凋亡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足够的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但部分母亲会因乳房损伤、乳汁不足等问题,提前停止母乳喂养。生物喂养能有效预防产妇乳房损伤,增加泌乳量并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因此,本文将对生物喂养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母乳喂养现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物喂养 新生儿原始反射 母乳喂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角膜生物力学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其研究的深入,逐渐产生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力学生物学。力学生物学是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中的力学过程与生物学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角膜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处于复杂的力学环境中,各种疾病、手术等会导致其受力环境的改变。力学刺激会对角膜组织和细胞产生生物学影响,对此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和理解角膜的生理病理过程、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近年来角膜的力学生物学研究现状及相关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角膜相关力学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角膜 生物力学 力学生物学 力学刺激 力学-化学转导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越来越多见,严重影响着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冲动特质、疼痛加工、奖赏环路、内源性阿片系统等在其生物基础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梳理上述4个方面与NSSI有关的研究证据和神经机制,初步阐述NSSI可能的关键生物基础。

  • 标签: 冲动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疼痛加工 奖赏环路 内源性阿片系统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原则是切除肿瘤所在的肠管及相邻肠系膜。然而,肠系膜切除的最佳面积以及淋巴结清扫的最适宜范围仍存争议。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目前主要有2种转移学说:Halsted转移模型和Fisher转移模型。Halsted转移模型认为肿瘤转移途径是从原发灶开始转移到肠旁淋巴结,再到中间淋巴结、中央淋巴结,最后发生远处转移。而Fisher转移模型则认为肿瘤转移可能随机发生在肿瘤早期。如果Fisher转移模型成立,那么传统结直肠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只是确定肿瘤分期的一个步骤,无法改善患者预后。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灶和肝转移灶源自原发肿瘤不同细胞亚群,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可以在早期结直肠癌中被检测到。因此,结直肠癌诊断与治疗迈向生物学外科。生物学外科,是指在精确诊断的同时依据肿瘤基因分析或分子免疫检测结果施行外科治疗,通过改变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命质量的目的。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及临床研究证据用于指导结直肠癌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笔者以临床实践结合文献分析认为:结直肠癌生物学外科尚处于初期,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揭示,生物学外科势必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生物学外科 手术 进展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发病率正在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对其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非常重要。心衰生物标志物可以辅助心衰的预测、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对心衰的防治非常重要。钠尿肽是发现最早和应用最广的心衰标志物,在各项临床应用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缺点在于不同临床情境下特异度并不一致。近年来,各种新型生物标志物不断问世,为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本专家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临床研究,对目前已在临床应用的心衰生物标志物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心衰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心力衰竭 生物标记 促尿钠排泄肽类 心钠素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s)在控制D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及活性以及病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miRNAs的稳定性、高敏感性、易检性等特征,使其具有运用于肾移植诊断和预后的巨大潜力。本文从miRNAs的产生及其特点出发,对其在肾移植中诸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或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标志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微小RNA 肾移植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青少年(一般认为13~18岁)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多为先天性鞘状突未闭,亦有腹横筋膜缺损、疝囊较大的情况,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复发率高。考虑到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合成补片无法随青少年成长而伸展,补片挛缩可能造成术后局部产生牵拉、异物感,发生慢性疼痛,甚至可引起精索黏连,影响生育,不建议用于青少年。而生物补片刺激机体组织再生修复缺损的同时,自身可被降解,术后局部不适和慢性疼痛发生率较低,因此比较适合应用于青少年腹股沟疝修补,但是对于其复发问题目前尚无结论,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证实远期效果。

  • 标签: 疝,腹股沟 青少年 生物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