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谢艳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赤水市人民医院,贵州赤水564700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翻身时间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俯卧位通气治疗的8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电脑任意编号法划入A组与B组(n=41)。为两组患者实施差异性的翻身时间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俯卧位通气治疗结束时A组与B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潮气量及氧分压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发生2例、4例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翻身时间俯卧位通气治疗,不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可以适当延长翻身时间,减轻护理工作压力。

  • 标签: 翻身时间;俯卧位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 简介:摘要1例59岁女性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感染等给予改善心功能、抗风湿(白芍总苷胶囊0.6 g口服、2次/d,艾拉莫德25 mg口服、2次/d)和抗感染等治疗。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15.5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因考虑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左心房内附壁血栓等,次日加用华法林2.5 mg口服、1次/d。患者PT延长和INR升高,至应用华法林第10天,PT 45.0 s、INR 4.8。停用华法林,将艾拉莫德剂量降至25 mg口服、1次/d。停用华法林第2天,PT 53.2 s、INR 5.9;第3天,PT 80.8 s、INR 10.1,遂停用艾拉莫德,给予维生素K1治疗。3 d后,PT 22.4 s、INR 2.0。后因病情需要加用华法林2 mg口服、1次/d,患者PT为19.8~27.4 s、INR为2.1~2.9。考虑患者PT延长可能与艾拉莫德与华法林联用有关。

  • 标签: 抗风湿药 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药物疗法,联合 艾拉莫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缩短合并糖尿病的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食水的疗效。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以病房为单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手术当日0 h开始禁食,术前晚进糖尿病饮食,不限制患者晚间的饮水量,术前3 h可按5 mL/kg口服本院营养科配置的浓度为6.25%的麦芽糊精果糖饮品。对照组:手术当日0 h开始禁食禁水。所有患者术后均根据苏醒评分和防御反射性评分,一旦清醒即可进无渣饮品,如无不适2 h即恢复正常饮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实际术前禁饮时间、术前进饮总量,术后首次进饮、进食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主观舒适度(焦虑、口渴、饥饿、恶心、疲劳、头晕、虚汗、胃部不适等)、握力及血糖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2例,对照组83例。试验组男22例,女30例;年龄30~84岁。对照组男39例,女44例;年龄29~81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的术前禁饮时间[3.5(2.5,6.3) h]较对照组[12.0(9.0,16.0) h]显著缩短,术前末次饮水量[300(200,300) mL]较对照组[100(100,200) mL]显著增加,术后禁饮时间[0.08(0,1.25) h]较对照组[2.00(0, 6.00) h]显著缩短、恢复正常饮食时间[2.0(2.0,2.3) h]较对照组[3.0(2.0,6.0) h]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疲劳、虚汗和胃部不适症状在全部评估时段均显著轻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口渴感在术后回病房即刻比对照组显著好转,头晕和饥饿感在术前离开病房去手术室时和术后回病房即刻较对照组显著好转;试验组术后恢复进食后的恶心症状较对照组显著减轻,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服无渣饮品后2 h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8,P=0.035)。其余时段两组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缩短合并糖尿病的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饮时间是安全、可行的,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主观感受,稳定围手术期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围手术期医护 禁食 禁水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对飞行员体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吸烟指数将215名歼击机飞行员分为不吸烟组(143名)、低吸烟指数组(23名)、中吸烟指数组(20名)及高吸烟指数组(29名)。受试者在功率脚踏车上静息3 min,然后以60 r/min速度进行热身(无负荷以速度60 r/min低水平运动)3 min,再以60 r/min的恒定速度、功率递增25 W/min持续运动,达到最大运动水平时立即停止负荷运动。记录年龄、体质指数,测量运动时间、运动功率及呼吸交换率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4组飞行员间年龄、体质指数以及呼吸交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运动时间和运动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2、6.25,P=0.001、P<0.001)。在呼吸交换率相当状态下,中吸烟指数组及高吸烟指数组运动时间[(472.1±54.6)s、(456.9±60.4)s]和运动功率[(197.2±23.1)W、(190.2±24.4)W)比不吸烟组[(506.3±65.5)s及(211.1±26.9)W]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中、高吸烟指数组飞行员在定量功率递增自行车上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功率比不吸烟飞行员明显偏低,提示中等程度以上吸烟影响飞行员运动心肺功能。

  • 标签: 吸烟 运动功率 运动时间 飞行员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是中心静脉置管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各种近期或远期不良结局。随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延长,新生儿CLABSI发生率未呈线性增长。脐静脉导管(UVC)留置超过1~2周时,新生儿CLABSI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在UVC留置7~10 d内换置PICC,可能会降低CLABSI发生密度,但尚未得到循证支持。本文对新生儿CLABSI与导管留置时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合理地计划留置时间,更有效地预防CLABSI。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留置时间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缩短接台手术术前禁饮食时间的应用效果,为接台手术术前禁饮食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共计384例接台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实施传统术前禁饮食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56例);实施ERAS理念下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228例),试验组按照ERAS指南制订围手术期禁饮食流程,并按照流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饮食管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实际禁饮食时间、术前饥饿程度、口渴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临时停台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前禁饮食时间(4.01 ± 1.55)h,短于对照组的(10.12 ± 1.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65,P<0.01);试验组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分别为13.2%(30/228)、11.8%(27/228),低于对照组的89.7%(140/156)、87.2%(13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20.20、215.20,P<0.01);试验组术后1、3 d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85 ± 0.43、1.52 ± 0.61,低于对照组的1.99 ± 0.51、1.67 ± 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0、-2.56,P<0.05);试验组的临时停台率为1.75%(4/228),少于对照组的7.69%(1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19,P<0.01)。结论应用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缩短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饮食时间,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减少术前饥饿、口渴的发生率。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质量改进 多学科协作 禁饮食
  • 简介:摘要时间序列和病例交叉是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两种方法,由于两种方法在设计原理和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完全一致。本文以南京市气象和人群心血管病死亡数据为基础资料,分别应用时间序列和病例交叉方法分析寒潮对心血管病死亡的短期效应,为今后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模型,统计学 时间序列 病例交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解决APTT纠正试验Rosener指数“灰区”的方法,建立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方法收录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TT单独延长的患者样本,借助ROC曲线探索不同方案的最佳判断界值,建立联合应用1∶1和4∶1混合解决“灰区”问题的方案和结果判断的临床应用路径;收录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同类样本验证该方案和路径的诊断效能。结果传统Rosener指数判断标准对因子缺乏和抑制物的区分效能较低,建立组和验证组共49例(15%)样本位于“灰区”;建立1∶1混合纠正试验Rosner指数判断因子缺乏的最佳界值为5.0%,判断抑制物的最佳界值为9.1%,对于5.0%~9.1%的样本进行4∶1混合纠正试验能明显提高低滴度抑制物的检出率;借鉴Rosner指数建立孵育后延长时间百分比-P(1∶1混合时>10.8%和4∶1混合时>13.5%)用于判断抑制物具有时间依赖性较共识推荐的2种方案诊断效能更高。联合1∶1和4∶1混合纠正试验对于因子缺乏和抑制物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90%,将抑制物误判为因子缺乏的比例从20.9%(9/43)下降到7.0%(3/43),将判断时间依赖性抑制物的特异性由54.2%提高至100%,准确度由63.3%提高至97.4%。结论1∶1和4∶1混合纠正试验联合应用可较好地解决“灰区”问题,建立的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路径,有助于APTT纠正试验的进一步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纠正试验 灰区 Rosner指数 孵育后延长时间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引导时间位点管理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80例门诊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有无实施思维导图引导时间位点管理将其分为实施前组[男104例,女86例,年龄(57.85±6.02)岁]和实施后组[男101例,女89例,年龄(58.13±5.63)岁],评价和比较实施思维导图引导时间点管理前后门诊服务质量、院内感染控制指标,患者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实施后组门诊就诊环境评分(96.51±7.33)分、门诊响应评分(96.35±2.14)分、患者秩序评分(97.28±4.22)分、满意度[97.89%(186/190)],均高于实施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抽检院内手卫生达标率[97.92%(47/48)]、器械消毒达标率[97.92%(47/48)]、环境卫生达标率[95.83%(46/48)]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过针对化、综合化的思维导图引导时间位点管理后,门诊患者服务质量明显提升,院内卫生情况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思维导图 时间位点管理 门诊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外科术后早期拔管可缩短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住院时长(LOS)并减少机械通气(MV)相关并发症。本研究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儿童心脏中心的MV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斯堪的纳维亚4个中心696例心脏手术后的MV持续时间和PICU住院时长,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法洛四联症(TOF)及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还纳入了90例心脏手术(不分类型)的新生儿。结果拔管时间的中位数在ASD患儿为3.25 h[四分位数范围(IQR) 2.00~4.83],其次为TCPC(中位数5.00 h,IQR 2.60~16.83)、VSD(中位数7.00 h,IQR 3.69~22.25)和TOF(中位数18.08 h,IQR 6.00~41.38)。新生儿的拔管时间较晚(中位数94.42 h,IQR 45.03~138.14)。MV的持续时间能反映PICU的住院时长,但在12 h内拔管患儿中表现不明显。瑞典中心的MV持续时间及PICU住院时长最短。共有24/696例(3.4%)患儿拔管失败。结论斯堪的纳维亚儿童心脏中心患儿的术后MV时间存在差异。术后12 h内拔管没有延迟PICU的住院时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体重指数(BMI)对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4例单纯性单个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I不同分为两组:正常组(BMI<25 kg/m2,30例)和超重组(BMI≥25 kg/m2,24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BMI对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囊肿最大直径、囊肿位置(位置1~3)分别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的BMI小于超重组且手术时间少于超重组(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手术时间≥55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7,95%CI:1.028~1.488,P=0.024)。超重组的手术时间≥55 min的概率是正常组的3.176倍(95%CI:1.017~9.915,P=0.047)。术后住院时间是否≥6 d无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BMI增加,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也随之延长,但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

  • 标签: 囊肿 腹腔镜检查 人体质量指数 减压术,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移植中冷缺血时间(CIT)及供者年龄对心脏移植院内及远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至2018年间行原位心脏移植的761例受者,根据CIT时间长短分为>4 h组(502例)及CIT≤4 h组(259例),每组再根据供者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2个亚组。记录受者及供者的基本资料和术中及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情况,统计院内死亡率以及随访生存率。结果供者年龄(31.1±8.6)岁(5~58岁),CIT(5.3±2.0)h(1.0~12.0 h)。院内死亡率在CIT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 %比5.6 %,P=0.22),亚组分析中,在CIT>4 h且供者年龄较高的亚组中显著升高(4.3 %比12.0 %,P=0.01),术中或术后应用机械辅助的受者数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CIT分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各亚组分析中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长的CIT使接受高龄供者供心脏的受者院内死亡率增加,但对术后机械辅助的应用比例及随访生存率方面影响不大。

  • 标签: 心脏移植 冷缺血时间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环节护理联合专职化分层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多发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专职化分层护理,观察组使用时间环节护理联合专职化分层护理。统计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和抢救成功率,并比较两组的气管插管耗时和抢救耗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问卷统计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诊断符合率和抢救成功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管插管耗时和抢救耗时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APACHEⅡ评分两组护理前无明显差别,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时间环节护理联合专职化分层护理能有效增加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时间环节护理 专职化分层护理 多发伤 急诊创伤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时间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以时间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危险行为发生情况、PANSS评分、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时间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改善其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时间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 危险行为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不同按压时间对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局部按压时间与出血情况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信息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9篇,纳入文献均为中文,其中4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为类实验性研究。以皮下出血直径<5 mm定义为无出血,皮下出血≥5 mm定义为出血,以出血发生率作为最终结局指标。按照按压时间不同分为不按压组、按压3 min组、按压5 min组、按压10 min组,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按压组与按压3 min组(OR=0.44,95%CI:0.25~0.78,P=0.005)、按压3 min组与按压5 min组(OR=2.12,95%CI:1.18~3.83,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按压组与按压5 min组(OR=0.94,95%CI:0.32~2.81,P=0.920)、不按压组与按压10 min组(OR=1.11,95%CI:0.33~3.70,P=0.870)、按压5 min组与按压10 min组(OR=2.56,95%CI:0.72~9.11,P=0.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按压优于按压3 min,按压5 min优于按压3 min。考虑到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等级均为B级,研究结论仍需通过大样本、更严谨的实验设计加以验证。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容量负荷试验引导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变异度(△VTI)指导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评价其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干预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超声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2组的复苏目标按照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除外中心静脉压指标)。超声指导组在液体复苏前,行容量负荷试验(5 min之内输注3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并利用超声检测△VTI;若△VTI≥15%,提示患者存在容量反应性,可继续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 ml,30 min左右输注体内,反复重复此过程,直到完成EGDT;若△VTI<15%,提示患者无容量反应性,不积极行液体复苏,由临床医师评价后自行决定后续治疗。常规治疗组由临床医师决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重要生理及实验室指标、各时间段液体出入量及平衡、EGDT达标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及使用时间、7 d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本试验共纳入了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超声指导组(37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2组,最终完成超声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有34例、29例。0~6 h时间段内,超声指导组复苏液体入量及正平衡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0~7 d时间段内,超声指导组液体平衡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0~12 h、0~24 h、0~72 h、0~5 d,2组的液体出入量及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EGDT达标率比较,超声指导组达标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5% vs. 58.6%,P=0.129)。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指导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使用时间显著较常规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7 d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容量负荷试验引导△VTI评价重症脓毒症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从而指导液体复苏,比常规治疗在液体管理方面更加精确,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缩短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变异度 重症脓毒症 液体复苏 容量负荷试验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发病时间>72 h的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鞍钢集团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675例临床资料,根据发病的时间差异,分为>72 h组158例和≤72 h组5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应用抗生素比例、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90,P=0.002),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72 h组相比,>72 h组入院前抗生素使用比例更高(94.30% vs 82.21%,χ2=10.361,P=0.037),手术时间更长(t=3.998,P=0.029),术中出血量更多(t=2.368,P=0.035)。结论对于发病时间>72 h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避免二次住院手术治疗,缩短病程,减少住院费用和患者痛苦。

  • 标签: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发病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随迁时间与近视的关联。方法于2019年4—5月,以深圳市宝安区为研究现场,选取宝安区福永、沙井、新安、西乡、松岗、石岩6个街道共14所学校为调查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最终纳入26 618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随迁状况、自我报告近视状况、最近7 d视屏时间、最近1个月户外活动情况等信息。采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儿童青少年近视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随迁时间与近视的关系。结果26 61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12.37±3.49)岁,总体近视率为4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随迁1~2年的随迁子女相比,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为1.48(1.14~1.92)]。经学段分组后,小学低年级组中,相比于随迁1~2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为1.96(1.20~2.74)];高中组中,相比于随迁时间1~2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随迁时间3~5年以及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分别为6.03(1.29~28.15)、6.52(1.51~28.11)]。结论随迁时间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有关联。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近视 随迁时间 户外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缩短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缩短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为主题,制定目标与计划,分析原因后提出针对性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和活动前后门诊抽血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5%升至活动后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缩短门诊抽血患者高峰时段等候时间,提升患者就诊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高峰时段 抽血 等候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