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onteggia骨折临床诊断和治疗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34例骨折患者,初步诊断符合骨折28例,修正诊断6例;男24例,女10例;儿童12例,成人22例;摔伤28例,坠落伤2例,车外伤4例;陈旧性骨折2例。术前依据X线、CT平扫及三维重建等影像学资料,评估骨性结构损伤状况,主要关注尺骨、桡骨小头结构的完整性,根据骨折-脱位分型。术中骨性连接修复后,检查桡骨头是否复位、活动肘关节时桡骨头是否稳定,检查有无关节囊及环状韧带损伤;行应力试验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行缝合修复或锚钉修复侧副韧带。术后辅助肘关节功能康复锻炼。通过活动肘关节或透视观察肘关节是否存在肘关节摇摆不稳、桡骨头半脱位等不稳定现象。结果术前评估Bado分型:Ⅰ型13例,Ⅱ型11例(ⅡA型6例;ⅡB型2例;ⅡC型3例),Ⅲ型8例,Ⅳ型2例。术中评估:Ⅰ型2例手法复位,10例钢板内固定(1例行环状韧带修补),1例克针固定;Ⅱ型11例钢板内固定;Ⅲ型4例手法复位,4例钢板内固定;Ⅳ型2例钢板内固定。骨性结构修复后桡骨头仍处于脱位状态者2例,进行环状韧带修补;2例仍有肘关节不稳表现,行内/外侧韧带损伤的修复。尺骨鹰嘴骨折针张力带钢丝固定者1例;冠状突骨折螺钉固定者2例;桡骨头骨折钢板固定者1例,螺钉固定者1例。骨性修复与软组织修复后,1例仍有桡骨头半脱位,行石膏辅助固定。本组34例骨折均愈合。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优16例,良15例,可3例。结论通过全面细致检查,可以降低Monteggia骨折漏诊率,对骨折脱位按损伤机制分型,能更准确地设计手术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从而更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骨折 尺骨 肘关节脱位 治疗失误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革新,临床应用机器人辅助骨科的手术越来越多,如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骨肿瘤手术、关节镜检查和骨折固定手术,为实现临床疾病微创、精准、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TiRobot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创伤等骨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TiRobot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远程手术的实施进行综述,介绍TiRobot辅助脊柱颈椎骨折、胸腰椎骨折、骨盆髋臼骨折、髋部骨折以及手足部骨折手术的应用进展。

  • 标签: 骨折 脊柱 创伤 TiRobot 骨科手术机器人
  • 简介:摘要桡骨头骨折是上肢创伤中的常见疾病,最主要的致伤原因是沿前臂的纵向暴力,常合并尺骨冠突骨折、肘关节韧带损伤、前臂骨间膜损伤、下尺桡关节损伤等。治疗桡骨头骨折时应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决定采用何种方法。绝大多数的MasonⅠ型骨折通常可采用保守治疗,而对于Mason Ⅱ、Ⅲ型骨折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桡骨头切除、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头置换等。对不合并肘关节或前臂纵向不稳定的单纯粉碎性桡骨头骨折,可采用桡骨头切除的方法治疗,但如果合并肘关节或前臂纵向不稳定,则禁忌采用桡骨头切除术,建议使用内固定或桡骨头置换。鉴于目前对于桡骨头骨折的治疗逐渐规范化,本文将对桡骨头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解剖与生物力学、损伤机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脆性骨盆骨折为60周岁以上,低能量损伤或日常活动应力导致的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和机能不全性骨盆骨折。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规范老年脆性骨盆骨折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工作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老年脆性骨盆骨折临床诊疗指南》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牵头发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体系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遴选出骨科医生最为关注的23个临床问题,最终形成23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旨在提高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认知和诊疗的科学性,最终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胫骨平台骨折分类包括: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胫骨平台骨折四象限分型、胫骨平台骨折八"段"分型和十"段"分型、四柱九段分型等。本文综述胫骨平台骨折各种CT分类的方法、优缺点和手术入路选择。胫骨平台骨折的CT分型的精髓更加注重冠状面骨折线,尤其后方的冠状面骨块。将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四象限分类与胫骨平台周缘皮质的四柱分类相结合,再辅以非关节面结构(髁间棘、胫骨结节、腓骨头),有可能对胫骨平台骨折提供更加完整的描述,但也可能因为配对组合太多,太过繁杂,临床使用困难。

  • 标签: 胫骨平台 骨折 分型 CT
  • 简介:摘要髋关节Pilon骨折和踝关节Pilon骨折具有相同的受力机制。髋关节Pilon骨折是指轴向暴力撞击髋臼顶部负重区形成的骨折。该类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通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本文对髋关节Pilon的受伤机制、生物力学特点、分型及治疗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髋关节 Pilon骨折 骨折分型 生物力学特点
  • 简介:摘要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四肢长骨骨折,多为高能量造成的复杂性胫骨骨折,由于胫骨的特殊解剖结构,术后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这便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患者对功能有了更高要求,使得医师对生物力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促进了内固定材料的进一步发展,髓内钉的适应证得到了扩展并逐渐取代钢板内固定用于对胫骨骨折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阐述髓内钉在胫骨近端、中段、远端及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应用及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开放性 内固定器 髓内钉 阻挡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新生儿骨折的可行性及新生儿骨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在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30例骨折患儿的住院病因、骨折诊断的超声表现。同时比较超声与X射线检查诊断骨折的情况。结果30例骨折患儿中,29例(96.7%)为产伤性骨折,1例为肋骨骨折,考虑为代谢性骨病;锁骨骨折28例(93.3%),肱骨骨折1例(3.3%),肋骨骨折1例(3.3%)。超声检查可发现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错位或成角等,恢复期可见骨痂形成。30例均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而X射线检查仅发现29例骨折(96.7%),1例锁骨骨折经X射线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超声诊断新生儿骨折准确可靠,其主要超声影像学特点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形成、错位或成角等。

  • 标签: 骨折 产伤 超声检查 婴儿,新生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按特定顺序复位手术治疗合并髋臼骨折的Tile C型骨盆骨折,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3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骨折复位的顺序分为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特定顺序组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43.8±14.8)岁(范围18~71岁),术中均采用"先内后外,先上后下"顺序进行骨折复位;非特定顺序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44.4±14.7)岁(范围18~69岁),未按照该顺序复位。根据骨盆和髋臼骨折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骨折后,采用内植物固定。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评分,骨盆骨折功能恢复采用Majeed评分,髋臼骨折采用髋关节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进行评定。结果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031.1±513.7)、(1 406.3±738.1) ml,手术时间分别为(3.5±1.0)、(4.8±1.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3例随访时间(14.8±1.6)个月(范围12~18个月)。特定顺序组和非特定顺序组术后VAS评分为(1.3±1.1)、(1.5±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骨折Matta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非特定顺序组优10例,良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骨折Matta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1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89.7%;非特定顺序组优9例,良8例,差7例,优良率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骨盆骨折Majeed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1%;非特定顺序组优10例,良5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特定顺序组优20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6.2%;非特定顺序组优9例,良7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无一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异位骨化、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股骨头坏死,非特定顺序组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先内后外,先上后下"的顺序复位合并髋臼骨折的Tile C型骨盆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流程合理,有助于提高骨折复位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赛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经我院确诊的符合标准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利赛膦酸钠组(PFNA)内固定治疗后规律随访1年的患者。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服用利塞膦酸钠,将患者分成利赛膦酸钠组(PFNA治疗联合应用利塞膦酸钠)和对照组(单纯PFNA治疗),利塞膦酸钠组39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值。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RUSH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部位骨折等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复查时,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利塞膦酸钠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健侧髋部平均骨密度T值分别为(-2.83±0.46和-3.16±0.42,t=-3.397,P=0.001);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再发骨折;83例患者中利塞膦酸钠组患者39例,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44例,其中1例患者出现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食欲缺乏,停药后症状自行好转。结论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服用利塞膦酸钠不影响骨折愈合,并可提高健侧髋部骨密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膦酸类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血钙骨代谢状态的变化及再骨折的风险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骨四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26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血钙、PINP、β-CTX水平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再发骨折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钙、PINP、β-CTX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再发骨折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77%(249/260);治疗后,患者血钙、PINP、β-CTX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后再发骨折81例(31.15%),未再发骨折179例(68.85%)。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性别、BMI、外伤史、基础疾病、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椎体节段、脊柱矢状面后凸矫正角度、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术前骨折椎体数、手术椎体数、血钙、PINP、β-CTX、骨折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强化椎体数、骨水泥渗漏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术前骨折椎体数、手术椎体数、骨折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强化椎体数、骨水泥渗漏、血钙、PINP、β-CTX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血钙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AUC为0.820,95%CI为0.770~0.871,截断值为2.12 mmol/L;PINP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AUC为0.915,95%CI为0.873~0.957,截断值为45.51 ng/ml;β-CTX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折AUC为0.973,95%CI为0.957~0.988,截断值为463.29ng/ml。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中应用脊柱后凸成形术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钙、PINP、β-CTX水平,血钙、PINP、β-CTX水平对术后再发骨折具有一定监测价值。

  • 标签: 脊柱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1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最常见的脆性骨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OVCF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椎体再骨折作为OVCF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发生率高,且再骨折后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及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防治椎体再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临床问题。椎体再骨折不仅受患者自身因素影响,还与OVCF治疗因素相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从患者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治疗因素三方面对OVCF患者椎体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降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再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2年内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治疗的1 9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573例,女1 389例;首次骨折时的年龄中位数为81(75,86)岁。根据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对侧髋部骨折分为两组:对侧髋部骨折组134例,未再发骨折组1 828例。记录首次骨折术至发生对侧髋部骨折的时间。应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行走能力、入院时各项血液检查指标、合并内科疾病、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入院至手术时间、入院至出院时间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2年内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2年对侧髋部骨折的累积发病率为6.83%(134/1 962),首次骨折术至发生对侧髋部骨折的时间中位数为365(189,611)d。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为女性(RR=2.081,95%CI:1.351~3.207,P=0.001)、合并周围血管病(RR=5.876,95%CI:2.922~11.818,P<0.001)、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R=3.750,95%CI:1.897~7.413,P< 0.001)、逐渐升高的CCI(RR=1.363,95%CI:1.223~1.519,P<0.001)、并发肺炎(RR=3.606,95%CI:2.054~6.332,P<0.001)、并发泌尿系感染(RR=7.670,95%CI:4.441~13.248,P<0.001)、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R=7.389,95%CI:3.992~13.677,P<0.001)。结论女性、合并周围血管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渐升高的CCI,以及并发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2年内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髋骨折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在基层医院应用胸腔镜辅助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血胸清除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Multiple rib fractures,M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多发肋骨骨折30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血胸清除术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并发症为术后持续胸壁疼痛,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量(47.28±2.91)ml,手术时间(83.94±6.36)min (68~141 min),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5.16±1.48)d (4~12 d),术后引流液总量(173.47±20.83)ml (48~396 ml),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为(3.48±1.16)分,住院时间(7.05±1.32)d(4~13 d)。结论胸腔镜辅助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血胸清除术治疗肋骨多发骨折在基层医院实施术式简便、易于操作,是安全、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大力开展应用。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胸腔镜 内固定 血胸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卡肺孢子菌重症肺炎的综合救治措施。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住院的肾移植术后确诊为卡肺孢子菌重症肺炎患者21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救治措施。结果21例肾移植术后卡肺孢子菌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联合抗生素行病原学治疗的同时,还需停用免疫抑制剂,并给予镇痛镇静、营养支持、氧疗、机械通气甚至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等综合治疗措施。结论卡肺孢子菌重症肺炎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需要停用免疫抑制剂,并采取积极的氧疗方法,进行机械通气甚至VV-ECMO等综合救治措施。

  • 标签: 卡氏肺孢子菌 肺炎 重症 免疫功能 肾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