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象征刑法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使得其成为批判刑事立法"万能"工具。某罪名立法是否象征刑法,一方面应审慎考察其效力,而不能仅从不完整适用率统计或能否根治犯罪、处置犯罪等方面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刑事立法彰显国家价值观本是立法活动应有之义,为了安抚民众不安感等"潜在目的"设定,也并非一律失当。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象征刑法没有必要也无法全面恪守扎根于古典社会形态刑法谦抑原则。象征刑法依其与法益关联程度,可分为绝对与相对象征刑法,对前者应持否定态度,而后者原则上具有正当,但也应采取限制措施,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

  • 标签: 象征性刑法 “污名化”现象 谦抑性 限制措施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10年如期形成,就地方立法而言,应以经济纠纷事实为导向,细化实施立法;以经济秩序重构为指向,加快回应立法。以地方区域法治为方向,发挥自主立法;通过习惯风俗入判、司法判决固化习俗、区域司法合作等三项原则,严格立法权限代理制度、建立法律冲突裁决制度、完善规范清理制度体系,建构司法型立法体制机制,从而实现立法“后体系时代”地方法治建设进程中公共契约精神解放。充分适用中央立法授权,建立司法型立法模式,授权判决型规则产出,从立法供给侧改革,全面落实“科学立法”内在要求,推动法治秩序善化

  • 标签: 后体系时代 实施性立法 回应性立法 自主性立法 司法型立法
  • 简介:从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犯罪规定出发,本文认为,紧急避险理论并非人体器官移植阻却违法理论基础,现行立法是以'知情同意'或被害人承诺理论作为人体器官移植合法与否重要判断标准。基于器官供体知情同意,除非是'组织多人出卖人体器官'行为,一般出卖人体器官行为不具有刑事违法。刑法修正案(八)将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行为规定为犯罪,其违法在于对人体器官'商业化禁令'违背,而非对市场秩序破坏,因此组织出卖他人器官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 标签: 器官移植 刑法修正案(八) 被害人承诺 违法阻却事由
  • 简介:技术壁垒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保护主要方式,而《技术贸易壁垒协议》是当前约束技术壁垒最重要国际条约。我们不能仅把TBT协议理解为GATT第20条(b)解释条文,而应该认识到其独立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TBT协议成员国,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运用TBT协议保护我国利益,更需要研究TBT协议不足,以便在对该协议进行新一回合谈判中争取到对我国有利修改。

  • 标签: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 简介:<正>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各种录音录像设备不仅在价格上越来越便宜,而且在使用上也越来越方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各种各样录音录像设备,这为人们获取各种形式录音录像资料带来了方便,也在客观上促成录音录像资料在诉讼中大量涌现。由于录音录像资料一般反映是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行为。因此如果当事人要采用录音录像资料作为证明案件事实或者

  • 标签: 录音录像 证据调查 民事诉讼证据 侵权行为 证据使用 非法证据
  • 简介:部分过程政府信息依法应当对外公开,部分则应不予公开。具体标准和范围是:过程信息中意见信息一般不公开,未成熟主体行为信息不公开,事实信息应当公开,过程结束后过程信息应公开。

  • 标签: 过程性 政府信息 公开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之后.如何在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如何遴选和发布供需一致指导案例?本文首先考证了基层法官对案例需求量是很大并且是下意识;然后通过指导案例“遇冷”局面,映射出目前案例供需不一致局面:接着从基层法官成本收益、时间问题、信息不对称、声誉机制失灵等方面探寻了基层法官为什么不愿报案例:最后从沟通机制建立、培养法官、激励法官、培育案例,以及探索案例报送形式5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一些思路。

  • 标签: 指导性案例 案例需求 案例遴选
  • 简介:<正>一、形式违法"法规范"外向面刑事违法,从形式上而言,就是指行为违法。对于形式违法"违法"?存在两种不同理解。第一种观点(前规范说)认为,违法是指行为违反法秩序乃至法规范。换言之,"违反刑法"中"刑法",不是指违反刑罚法规,而是违反作为刑罚法规前提规范。默克尔和宾丁就是这样理解了违法本质。~①日本小暮得雄教授也认为,形式违法,是指与包含于各构成要件中、作为构成要件前提规范相矛盾、相抵触……~②

  • 标签: 违法性 阻却事由 宾丁 伪造证据 法益侵害 行为规范
  • 简介:中国自白任意规则已在规范层面上初步成型,形成了包括"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规定、自白任意保障规范和非任意自白排除规范在内规范体系。虽然它具有与西方不同理论构造,但面临与西方相同实践难题:口供自愿与讯问强迫存在着不可避免冲突;自白任意判断标准确定两难;中国司法实践对口供刚性需求与自白任意规则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矛盾。为解决矛盾,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一方面要构建制度化"逼供"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合法化"诱供"制度,以增加口供供给。

  • 标签: 自白的任意性 自白激励制度 制度化“逼供”
  • 简介:在传统思维当中,人们从情感逻辑出发,只看到犯罪对社会严重破坏,至于其对社会积极影响则完全被忽视。应当说,这是一种单向、片面的认识。事实上,犯罪功能具有多重:犯罪在对刑法所保护法益造成侵害或威胁同时,也在宏观上伴生社会代谢、促进社会发展。这就要求人们重现审视和分析传统思维定势,全面理解和认识犯罪功能多重,避免绝对主义犯罪功能观。

  • 标签: 犯罪的侵害性 犯罪的促进功能 犯罪观
  • 简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和网民数量增加,民众对于通过互联网渠道来表达社会管理、政府建设以及国家政治生态等诸多问题个人观念愈发强烈,互联网也成为不良信息和网络暴力“孵化器”,它不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对公民基本权益形成了严重威胁。网络舆情必须管束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或法律规定,或政府监管,或多种措施结合约束,各个国家都没有放纵这块“自由无序”之地,有区别地是,不同国家和政府约束方法不但相同,同样,我国亦是如此。然而,若将我国互联网舆情管束在行政法范围内,就会发现我国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仍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突出问题就是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且位阶不高、缺少权威法律依据。

  • 标签: 互联网 立法 必要性
  • 简介:长期以来,当我们一谈到司法改革.通常会想到审判方式改革,想到司法独立改革,想到法院外部环境的人财物改革等等,但法院审判管理内部结构改革却不被重视.作为法院中心工作审判实务一直缺少特定、系统管理机构和模式。而随着合议庭、独任审判员负责制等审判方式改革举措推行,法院内部对法官行使审判权如何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各种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对法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审判管理 审判方式改革 实践 业务能力 独任审判员 司法改革
  • 简介:2000年6月26日,公立人类基因组和私营基因研究中心塞莱拉公司共同宣布基本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草图,科学家们破译了97%的人类遗传密码,完成了85%基因碱基对测序。这一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基因技术世纪已经来临,人类文明正面临一场基因革命。有关基因技术研究成果法律保护问题也被提到专利保护层面上来。

  • 标签: 可专利性 法律保护 专利保护 投资保护 革命 基因技术
  • 简介:维柯一方面根据民族共同本性来研究部落自然法特征,寻找习俗演变凭证;另一方面又根据自然法哲学观点来区分习俗和法律,这就是他独特之处——认识与实践结合,史与论结合。维柯运用"诗性智慧"观点分析论证了法律起源问题,对西方法学思想作出了原创理论贡献。

  • 标签: 维柯 法学思想 原创性 诗性智慧
  • 简介:法律拟制作为一种重要立法技术,其正当却一直备受质疑;由于立法者认识局限性和思考图像,不可能通过符合纯粹逻辑方式制定法律,采用相对简化规则设置拟制条文就成为难以避免现象;在同一与差异性辩证互动诠释循环思考路径之中,两个不同构成事实具有同一意义和关系是制定法律拟制决定性因素;同一意义和关系是诠释循环中形成比较点,具体表现为事物本质。事物本质沟通了实然与应然,是制定法律本体和核心。法律拟制并非立法者恣意行为,需要通过事物本质所展现规范目的来控制其正当

  • 标签: 法律拟制 正当性 诠释学 事物的本质
  • 简介:本文研究了营利高等教育组织办学模式特点,并且分析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立法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营利民办高校立法构想。

  • 标签: 营利性 办学模式 分类管理 立法构想
  • 简介:明确是对刑法立法一项基本要求,然而,我国《刑法》中存在诸多模糊之处.究其原因,既与立法指导思想偏误有关,也与立法技术不成熟以及立法机制不健全有关.要实现刑法立法明确化,就必须匡正立法理念,确立疏密平衡、繁简得当立法指导原则,并采用能够体现明确性要求罪状表述方式、罪名确立模式、法定刑配置模式和立法语言,同时,需要在刑法立法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以及语言学家审读制度.

  • 标签: 明确性原则 刑法立法 明确化 立法语言
  • 简介:2002年2月21日,《南方周末》援引美国联邦法官路易斯·波拉克所谓“石破天惊裁决”,宣称:指纹鉴定不是科学,随后国内多家媒体相继转载,引起社会上反响与关注。针对刑侦和司法领域广泛运用指纹鉴定科学提出这种质疑,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本刊特邀请3位专家对此发表看法。

  • 标签: 指纹鉴定家户 科学性 犯罪现场 人手接触物体 刑事侦察
  • 简介:《刑法》分则规定涉枪犯罪大多是戴着“空白刑法”面具,通过“枪支管理规定”形式来规定枪支入刑标准。“枪支管理规定”包括位阶不同、标准不一《枪支管理法》和公安部规定,而该入刑标准高低关系到限制公民权利程度大小,所以其是否合法与正当是需要接受合宪审查。从形式上看,该入刑标准违反法律保留原则;从实质上看,该入刑标准违反比例原则,所以枪支入刑标准是不符合宪法规定。为了维护宪法权威,保障法治统一,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或合宪解释两条路径进行合宪矫正:一是将《刑法》第128条所属完全空白刑法修改为部分空白刑法;二是通过对涉枪犯罪刑法条文作出符合宪法原则和精神合宪解释,解决司法过罪化问题。

  • 标签: 非法持有枪支罪 入刑标准 法律保留原则 比例原则 合宪性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