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俞吾金教授的新著《实践与自由》和他的整个实践哲学研究体现了实践哲学的根本旨趣——爱智慧与爱自由。“文革”后,中国学界对实践的理解经过了四个演进环节,分别由四位学者所代表:艾思奇——把实践规定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把自由规定为对必然性的自觉服从;李泽厚——提出了实践哲学的主—客体框架;高清海——用实践观点超越“唯物—唯心”的哲学范式:俞吾金——以揭示实践的自由本质为己任。俞教授把康德看作通向马克思的桥梁.通过阐发康德对“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与“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的区分.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本体意义的自由关联起来,为中国社会未竞的启蒙事业和政治自由揭示了一种最具合法性的理论根据。在相关实践课题和思想资源长期被各种意识形态教条和学术行话所层层遮蔽的情况下,俞教授坚持不懈地为实践自由而思想,显示了一位哲人的睿智、良知和勇气。

  • 标签: 俞吾金 实践哲学 《实践与自由》 实践 自由
  • 简介:“先验-偶然知识”是克里普克研究指称理论时做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认识论断言.“标准米”“海王星”与“朱利叶斯”是与三大指称理论密切相关的经典案例.断言与案例的合法性问题共同构成当代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热点与难点.指称与指称对象的区分是一个新颖的方法论,借助它不仅可以澄清三大经典案例合法性论争中的混淆与错解,而且可以为先验-偶然知识何以可能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指称固定 先验 从物-知识 指称 指称对象 偶然
  • 简介:在春秋综合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12月4日,“第四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本次讲堂特邀加拿大国家技术哲学讲席教授、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安德鲁·芬伯格(AndrewFeenberg)主讲,报告题目为《技术社会中的行动能力与公民权》。报告会由《哲学分析》常务副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助理成素梅研究员主持,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点评。本综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讲人的报告内容.第二部分是讨论与点评。

  • 标签: 哲学分析 行动能力 技术社会 公民权 讲堂 综述
  • 简介: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于2017年12月1日-3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尚智丛,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书记蒋斌,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等出席了12月2日举行的论坛开幕式.他们纷纷对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共同为高等研究所揭牌.哲学与科技高研所所长吴国林教授主持开幕式.

  • 标签: 华南理工大学 大学哲学 学术论坛 成立大会 研究所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