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38年秋,包启元等五人,直接到东京放送总局,很快进行了灌制唱片的准备,试唱、试演奏等工作。演唱人员基本上是属于民间艺人,演唱的是蒙古族民歌,没有成型的歌谱。东京放送总局有关专家根据他(她)们的试唱、试演奏,重新记谱,并给予了钢琴伴奏。他(她)们在东京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试唱、试演奏、试制,最后一共灌制了一组四张唱片。有:由包启元男声独唱的《雁》(蒙古歌名《嘎拉古》)、《天上的风》(蒙古歌名《腾格林萨丽罕》)、《圣山》(蒙古歌名《宝格达音温都尔》),由吴凤兰女声独唱的《姑娘的命运》(蒙古歌名《伊很呼耐吉雅》),还有由仁亲莫德格与包启元合说的好来宝《奔博来》和色拉西表演的蒙古族故事等。包启元的蒙古名字叫业喜扎拉森,1907年生于内蒙古扎赉特旗胡希叶吐村。从小读私塾,兼通蒙、汉、满三种文字。酷爱文学,还爱好音乐、绘画和书法,是个多才多艺的人。1943年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放送局主持编播蒙古文艺节目,1945年10月,在王爷庙地区不幸死于由日军撒放的鼠疫。仁亲莫德格,1909年生于内蒙古科左中旗。少年时期读私塾,兼通蒙、汉两种语文。1929年由达尔罕旗选送到沈阳东北蒙旗师...

  • 标签: 唱片灌制 灌制侧记 蒙古语
  • 简介:蒙古言学史研究要籍介绍白玛俄色(Badma—odser)蒙古言学史,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蒙古言学发展(包括观点、学说、方法)的历史的学问。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蒙古言文学系(所)均从70年代开始开设这门课程。授课者主要有巴·达瓦达格巴、乌...

  • 标签: 蒙古语言文学 蒙古语文 语言学史 蒙古人民 研究概况 理论与方法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蒙古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影响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分析蒙古言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探讨其对社会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将讨论蒙古言所面临的保护、传承和使用方面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通过对蒙古言的维护和推广,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蒙古语言 现代社会 影响 挑战
  • 简介:1月27日,通辽市图书馆与通辽市蒙古言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神圣的蒙古'联谊会。联谊会上蒙古言文化班的学员们畅所欲言,谈心得谈体会,交流学习经验,并进行了汇报演出。通辽市文广局副局长苏日塔拉图、市文广局调研员马壮志、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乌力吉套格套、通辽市民委蒙语科科长张银柱、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副校长金荣参加此次活动。

  • 标签: 蒙古语言 图书馆 通辽市
  • 简介:摘要 : 中古蒙古中的大多数文献是由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汉语音标与阿拉伯文而组成。本文对居庸关云台八思巴文、回鹘式蒙古文、《蒙古秘史》与《穆卡迪玛特 · 阿勒 - 阿达布蒙古词典》等文献中出现的 名词 共有 词 作出了古译与今译的比较研究,揭示了这些共有 词 在现代蒙古中的意义演变过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中古蒙古中的大多数文献是由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汉语音标与阿拉伯文而组成。本文对居庸关云台八思巴文、回鹘式蒙古文、《蒙古秘史》与《穆卡迪玛特 · 阿勒 - 阿达布蒙古词典》等文献中出现的 名词 共有 词 作出了古译与今译的比较研究,揭示了这些共有 词 在现代蒙古中的意义演变过程。

  • 标签:
  • 简介:被动助动词知识详解吉林工业大学刘丽华(一)意义与动词相结合,构成被动态,有被动的句子叫做被动句。在汉语中一般译为“被”“受”“挨”“为……所”等。(二)接续五段活用动词未然形。【注意】1.行变格活用动词的被动态是,这是由约音而成的。现代日语不使用这种...

  • 标签: 被动句 助动词 动作者 动作主体 受事者 谓语动词
  • 简介:在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族语言中,存有语音、语法及结构方面有诸多共同特点的共有词,尤其是在生产、生活用语等方面有大量相同的名词术语。通过这些共有词、共有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探索满—通古斯语族和蒙古族诸民族早期共有的历史文化与思维方式。

  • 标签: 满—通古斯语族 蒙古语族 五畜名词 音变规律
  • 简介:我国蒙古诸方言土语之间在语音上的差异,比起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要大得多。探讨它的语音差异现象,归纳出一些对应规律,可以为蒙古的语音规范和方言土语的划分提供某些科学依据。

  • 标签: 蒙古语 语音对应规律 差异现象 长元音 札萨克 喀喇沁
  • 简介:现代蒙古喀喇沁土语的元音和谐律具有词首元音决定非词首元音的特点。词首音节元音是i、i、y、y时,非词首音节元音须为高元音,词首音节元音是ε、、、ε时,非词首音节元音须为低元音;非词首音节的i、i、ε元音可在高元音和低元音后都出现;高元音后必须出现高元音,低元音后必须低元音。

  • 标签: 蒙古语 喀喇沁土语 元音和谐律
  • 简介:地名是地理实体的标志和符号,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实体的反映。当察哈尔蒙古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后,在游牧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其聪明的才智和辛勤的劳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由于生活和交往的需要,为他们所生存和活动的地方起了各有特色的名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地名。

  • 标签: 察右前旗 察右中旗 察右后旗 蒙古语 地名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