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是人体最主要的呼吸,应用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功能障碍。超声功能的监测,具有无创、便携性、床旁可重复操作性等优势,近几年已被临床广泛应用。通过监测位移、厚度、增厚分数、收缩速度、位移-时间指数等指标对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起到对患者进行机械控制通气的撤离以及结局的预测的作用,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可靠的撤机评估标准。

  • 标签: 超声 膈肌 机械通气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抗阻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呼吸抗阻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每日治疗2次,每周治疗6 d,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超声检测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吸气末厚度(IDT)、呼气末厚度(EDT)、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移动度,并计算增厚分数(DTF),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同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健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EDT、DTF、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偏瘫侧及健侧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及健侧IDT、DTF、深呼吸时移动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幅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容易并发功能障碍,并以偏瘫侧功能受累为主;持续3周的呼吸抗阻训练联合反馈式呼吸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增加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IDT、DTF及深呼吸时移动度,有助于提高患者收缩能力及肺功能,降低卒中患者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电刺激 膈肌厚度 膈肌移动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痉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面痉挛患者60例,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情立即缓解、疗效优者占(90%);术后延迟缓解、疗效良者占(4%)。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高,长期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病死率极低,尤其适合身体情况好,无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是目前治疗面痉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痉孪(HFS)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06例MVD治疗HFS的临床经验。术前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检查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为91.5%(97例),术中显露面神经入脑干区(REZ),明确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在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棉。结果术中均发现明确的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其中与小脑前下动脉(AICA)相关占66.0%(70例),复合血管压迫者占36.8%(39例)。MVD术后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术中面神经REZ区的充分显露,责任血管的识别,面神经REZ的充分减压,减压棉片的大小和放置位置等,均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责任血管 显微外科
  • 简介:问:我几天前突然眼睑跳动,右脸不自觉地抽搐。到医院就诊才得知患上了“面痉挛”。后来身边的亲属都说这个病比较难治,我想要咨询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疾病,是否难以治愈?

  • 标签: 面肌痉挛 治疗方法 疾病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痉挛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0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207例面痉挛行MVD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无一例死亡,15例(7.2%)在术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给予加压包扎(13例),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头高脚低位(2例)处理后出院时积液基本消失,48例(23.2%)出现面瘫,20例(9.7%)出现听力下降,12例(5.8%)出现耳鸣。术后随访1~7.3年,(4.2±2.7)年,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0例(4.8%)仍有听力障碍,其中6例(2.9%)为耳聋。结论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听力下降是MVD的主要并发症,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可逆转,听力障碍是远期主要的并发症,术中注重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面痉挛(hemifacialspasm,HFS)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后面瘫的转归、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128例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出现面瘫30例,统计分析可能影响面瘫恢复的因素。结果所有病人随访5-18个月,House-BrackmannⅢ(H-BⅢ)级及以上病人共7例。面痉挛不同病程间术后面瘫的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不同面瘫的起始级别、发生时间之间面瘫的持续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面痉挛病程与面瘫的发生相关(OR=0.404,95%CI:0.175-0.934,P=0.034);面瘫发生时间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0),面瘫起始级别对面瘫持续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面痉挛MVD术后面瘫的发生率较高,但预后良好;面痉挛病程越长,手术后并发面瘫的可能性越大,术后面瘫发生时间越早,面瘫持续的时间越长。

  • 标签: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神经麻痹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面肌电图监测在面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2例面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仔细辨别并处理责任血管,通过实时记录面电反应了解减压效果。结果60例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6例单纯性蛛网膜粘连或增厚,6例存在隐匿性责任血管。术后异常肌电图波形完全消失54例,基本消失16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7例,部分消失14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8.6%(71/72)。结论面肌电图监测可实时了解术中减压效果,对面痉挛的MVD,尤其是隐匿性责任血管所致面痉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肌电图监测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对异常反应(AMR)监测在面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手术(MVD)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3例典型面痉挛患者临床资料,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AMR监测与面痉挛MVD术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5.3荟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优势比(OR)对术中AMR变化程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MR消失组,显著变化组,未消失组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6%,50%,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荟萃分析显示AMR消失组的术后治愈率是AMR未消失组的2.94倍[OR=2.94,95%CI为(2.03~4.27)].结论在面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进行AMR监测可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应将AMR作为面痉挛MVD术中常规电生理监测项目.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异常肌反应监测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痉挛患者在使用A型肉毒毒素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变。方法对66例面痉挛患者在注射前和注射后一个月分别应用精神卫生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精神卫生症状量表评定焦虑评分19.7±12.5,抑郁评分34.9±10.1。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为10.5±9.1和28.0±4.6,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A型肉毒毒素对面痉挛患者的心理评分有显著地改善。

  • 标签: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精神卫生症状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痉挛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以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痉挛患者7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康复护理干预。经护理后,统计两组的护理有效情况以及Ashworth评分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痉挛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护理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痉挛情况,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痉挛性脑瘫患儿穴位注射维生素B12降低张力的实际作用。方法:于2020年06月--2021年06月,以本院纳入的7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作为观察主体,遵循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原则,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课题对象并分别设为常规组(常规运动疗法)、研究组(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各35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痉挛性脑瘫 穴位注射 维生素B12 肌张力
  • 简介:摘要是最主要的呼吸,其功能障碍会导致呼吸衰竭,与死亡风险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有明显的相关性。最新的机械通气策略指出保护与肺保护同样重要,提出了肺和一体化保护概念,因此的实时动态监测手段变得尤为重要。床旁超声因其无创、便携、快速、简单、耐受性良好的特点,成为了一种很有前景的实时监测功能的工具。目前,床旁超声监测功能已经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中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综述床旁超声评估呼吸系统疾病功能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为功能影像学评估方法综述,包括X线、CT、MRI等技术在功能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为呼吸衰竭等需要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拔管时机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膈肌功能 机械通气 影像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