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腹腔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78例在我院接受腹腔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妇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79.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阴式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腹腔镜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子宫切除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科接诊且行腹腔子宫切除治疗的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25)。A组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焦虑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比B组的20.0%低,P<0.05。A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43.11±7.95)分,同B组的(50.58±8.41)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腹腔子宫切除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施护,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症状。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针对性护理干预 腹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子宫切除前采取的不同阴道准备方法对于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接受腹腔子宫切除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传统方法)术前3天用安尔碘进行阴道灌洗上药,每天一次;观察组手术当天(手术前)用安尔碘进行阴道灌洗一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以及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其它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当天进行阴道灌洗上药的阴道准备方法准备时间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76例腹腔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使用超声刀在腹腔子宫切除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密切监护和精心护理,全部患者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均平安出院,没有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子宫切除患者通过中应用超声刀,手术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更安全、更有效。

  • 标签: 超声刀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子宫切除联合宫骶韧带悬吊针对子宫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符合临床干预资格的患者一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所有观察对象;本次研究所招募到的60例患者入院接受干预的时间是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传统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观察组患者均接受腹腔子宫切除联合宫骶韧带悬吊+阴道前后壁修补;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机体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阴道术后长度;风险事件发生率、子宫脱垂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后发生风险的患者人数占比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并且子宫脱垂复发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大,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长度、住院时间、中出血量较之对照组更符合理想状况,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联合宫骶韧带悬吊干预子宫脱垂有一定治疗积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宫骶韧带悬吊术 子宫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中配合会诊。方法对45例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60min~180min,平均90min,中出血量30mL~200mL,平均50mL,住院时间4~7d。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腹腔改良子宫肌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150例改良腹腔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传统腹腔子宫肌瘤切除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时间短,中失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手术方式 子宫肌瘤 腹腔镜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腹腔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大子宫切除的患者,按照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经腹子宫切除,研究组54例行改良腹腔子宫切除,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年龄、子宫质量、子宫横径、子宫纵径、肌瘤位置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比较如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满意度、阴道残端出血,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腹腔子宫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大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或宫颈良性病变患者 9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3.28±6.88) min,中出血量( 88.63±10.47) ml,肛门排气时间( 1.12±0.42) d,住院时间( 5.68±1.16) d;对照组手术时间( 102.84±6.91) min,中出血量( 113.41±19.75) ml,肛门排气时间( 2.11±0.87) d,住院时间( 7.43±1.92) d,其中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按和住院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 1例,下腹部坠胀 0例,外阴血肿 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 2例,下腹部坠胀 1例,外阴血肿 2例,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阴式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40例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配合成功,无1例中转为开放性手术,预后均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熟悉腹腔器械并熟练掌握手术方式、步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 阴式子宫切除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改良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通过对子宫切口设计、组织分离/剥离器使用、肌瘤营养血管处理等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的改进,行腹腔子宫肌瘤切除91例.根据术前B超检测,分成肌瘤径线≥70mm组和<70mm组.结果中共发现肌瘤102个,其中肌壁间肌瘤73个(71.6%).手术时间为(116.1±45.7)min,出血量(81.7±41.7)ml,术后住院时间(8.0±2.8)天,术后最高体温(37.9±0.5)℃.肌瘤径线≥70mm组中出血量(95.2±42.0)ml,<70mm组(65.6±31.7)ml(t=2.35,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9.1±44.2)min和(112.9±33.4)min,(t=0.69,P>0.05).结论腹腔改良子宫肌瘤切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即使较大径线的子宫肌瘤也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了宫肌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改良子宫肌瘤切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腹腔改了子宫肌瘤切除21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传统腹腔子宫肌瘤切除2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病率、子宫切口血肿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改良子宫肌瘤切除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同时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标签: 腹腔镜 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胃癌行切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行腹腔根治性切除79例,其中行D1及D1+淋巴结清扫12例,D2/D2+淋巴结清扫67例。肿瘤位于胃近端者19例,位于胃体者4l例,皮革胃2例,位于胃窦并浸润至胃小弯中上部者17例进行分析。结果79例中77例成功进行腹腔手术,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2.5%。平均手术时间(275.8±20.8)min,平均出血量(163.3±48.6)ml,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4.7±12.2)枚,肿瘤近残端(3.8±1.2)cm,远残端(6.9±2.8)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0.9)d,下床活动时间(2.5±0.4)d。无术后死亡,无吻合口漏,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均经内科治疗痊愈。术后随访9~39个月,平均25.6个月,15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余64例仍生存。结论腹腔切除联合胃癌标准根治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点。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全胃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的腹腔膀胱切、回肠膀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膀胱癌在我院行保留前列腺的腹腔膀胱切、回肠膀胱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例患者,年龄37-45岁,中位年龄41岁,术前临床分期,T2N0M0。结果本组10例患者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0-340min,中位时间250min。中出血量350-800ml,中位出血量480ml。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6个月9例能勃起并完成射精,出现远处转移1例,行全身化疗,至今存活。结论保留前列腺的腹腔膀胱切、回肠膀胱术前患者要严格的选择,早期随访疗效满意,保留患者性功能明显,提高了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 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中配合方法和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38例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术前的心理护理及中配合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3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快。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和熟练掌握腹腔器械的性能以及医护默契配合,对手术顺利完成,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辅助 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60例次子宫切除患者,采用腹腔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评价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1年8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60例次子宫切除患者,其中腹腔子宫切除30例,传统开腹次子宫切除30例。两组疾病的构成比相似。比较两组中,术后的情况。结果腹腔组的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传统开腹组。结论腹腔手术适应症与开腹组相同,但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切除患者行腹腔(TLH)、经腹(TAH)两种切除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TLH组和TAH组,各42例。TAH组行经腹切除子宫,TLH组行腹腔切除子宫,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TLH组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均优于TAH组,TLH组发生并发症几率2例(4.76%)显著低于TAH组10例(23.81%),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子宫切除患者行TLH治疗,具有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

  • 标签: 腹腔镜 经腹 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腹腔子宫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应用Ligasure行腹腔子宫切除的105例,与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应用单级电凝行腹腔子宫切除的患者111例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手术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升高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腹情况,术后需用镇痛药物情况。评价Ligasure在腹腔子宫切除中的优越性。结果Ligasure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中转开腹

  • 标签: Ligasure 腹腔镜 子宫次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双极电凝在腹腔子宫切除中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12例进行腹腔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治疗组(A组)与超声刀治疗组(B组),对比分析二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方面显著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双极电凝方法应用于腹腔子宫切除手术中,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高,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双极电凝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