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对腹腔子宫切除治疗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1)一组和二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对照中,二组明显优于一组,(t=10.709,p=0.000),两组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中,一组分别为30%、70%,二组分别为10%、90%,(x2=10.220,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腹腔子宫切除治疗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快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标 探究腹腔子宫切除手术室护理配合方式以及最终成效。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开展手术的30例患者,依据中护理配合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在常规组中,有15例患者,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在干预组中,有15例患者,行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对于此2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展开观察。结果 行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后,干预组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等都要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成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都要高出常规组。结论 在腹腔子宫切除中实现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中的输血量等等,还能够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全子宫切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腔子宫切除全身麻醉(全麻)患者中实施保温护理对术后清醒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腹腔子宫切除全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48.23±3.15)岁;研究组年龄(48.56±3.27)岁。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如调节手术室温度、包裹暴露位置、加热血液等;研究组接受保温护理,强化术前、中及术后的保温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体温变化情况,统计治疗前后应激状况、认知功能、氧饱和度与舒适度,观察术后复苏与并发症状况。结果在进入手术室与麻醉诱导前,两组腹腔子宫切除全麻患者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手术开始、中30 min、中90 min与毕时,研究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腹腔子宫切除全麻患者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水平及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毕60 min,研究组定向力、计算能力、短时记忆力、回忆能力、语言和模仿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腹腔子宫切除全麻患者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评分皆上升,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完全清醒时间、气管拔出时间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滞留时间分别为(42.34±10.33)min、(23.01±7.22)min、(51.23±11.28)min,均低于对照组(75.29±12.68)min、(34.58±11.36)min、(86.37±13.6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对照组36.0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85,P<0.05)。结论保温护理用于腹腔子宫切除全麻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状况,提升术后清醒质量,临床可进一步拓展运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全身麻醉 保温护理 应激状况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淮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要子宫切除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各25例。腹腔组采用多孔腹腔子宫切除(TLH),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组手术时间[(98.2±19.3)min]、术后肠道通气时间[(19.7±3.9)min]及住院时间[(9.2±2.2)d]均短于开腹组的(125.0±44.5)min、(44.9±6.0)min、(10.9±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7、17.369、2.394,均P<0.05);腹腔中出血量为(61.6±3.9)mL,少于开腹组的(266.0±3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9,P<0.05);两组中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用于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手术难度可控。

  • 标签: 子宫疾病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妇科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时间 失血,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子宫的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意义。方法 选择80例需行子宫切除病患,将其中40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病患归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2.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子宫中可实现更科学、必要的护理干预,加速术后康复,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临床护理路径 术后恢复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广泛性子宫切除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有何影响。方法:挑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本院60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膀胱功能恢复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膀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黏膜剥离(ESD)后行腹腔远端胃切除(TLDG)和直接行TLDG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3例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女218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26~86岁。623例病人中,25例为ESD后行TLDG,设为ESD+TLDG组;598例为直接行TLDG,设为TLDG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2)TLDG中和术后情况。(3)ESD+TLDG组病人分层分析。倾向评分匹配按1∶2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623例病人中,75例配对成功,其中ESD+TLDG组25例,TLDG组50例。ESD+TLDG组病人倾向评分匹配前体质量指数(BMI),肿瘤长径(≤20 mm、21~30 mm、>30 m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2.3±3.6)kg/m2,16、6、3例,24、1、0例,TLDG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24.3±2.7)kg/m2,238、125、235例,312、126、160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4,Z=-2.834、-4.209,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病人BMI,肿瘤长径(≤20 mm、21~30 mm、>30 m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分别为(22.3±3.6)kg/m2,16、6、3例,24、1例和(23.6±2.9)kg/m2,29、12、9例,48、2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2,Z=-0.597、0.000,P>0.05)。(2)TLDG中和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病人TLDG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80 min(124~289 min)、6 d(4~13 d)和170 min(106~250 min)、6 d(4~9 d),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96,-3.039,P<0.05);两组病人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围期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术后胃瘫、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分别为7、9、9例,34枚(16~58枚),8 d(6~31 d),1、1、0、0例和170 min(106~250 min),18、26、6例,39枚(22~68枚),8 d(6~29 d),0、0、1、1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03、-1.958、-1.139,χ2=0.033,P>0.05)。发生吻合口出血病人经内止血后缓解,其余并发症病人经保守治疗后均缓解。(3)ESD+TLDG组病人分层分析:①5例ESD后≤14 d行TLDG病人与20例ESD后>14 d行TLDG病人,TLDG手术时间,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期并发症分别为200 min(170~289 min),0、3、2例,36枚(9~57枚),7 d(5~9 d),8 d (7~9 d),1例和180 min(124~253 min),8、6、6例,34枚(8~78枚),6 d(4~13 d),8 d(6~31 d),1例,TLDG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36,-1.993,-0.238,-0.932,-0.589,P>0.05),围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3例ESD后≤21 d行TLDG病人与12例ESD后>21 d行TLDG病人,TLDG手术时间,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期并发症分别为200 min(145~289 min),2、6、5例,34 枚(8~57枚),6 d(4~11 d),8 d(6~11 d),1例和179 min(124~240 min),6、3、3例,34 枚(16~78枚),6 d(5~13 d),8 d (6~31 d),1例;TLDG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1,P<0.05),TLDG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71,-0.163,-0.084,-0.194,P>0.05),围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15例ESD后≤28 d行TLDG病人与10例ESD后>28 d行TLDG病人,TLDG手术时间,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期并发症分别为190 min (145~289 min),2、7、6例,33枚(8~57枚),6 d(4~11 d),8 d(6~31 d),1例和179 min(124~240 min),6、2、2例,37枚(16~78枚),6 d(5~13 d),8 d (6~14 d),1例,TLDG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19,-2.000,-0.667,-0.370,-0.057,P>0.05),围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直接行TLDG比较,早期胃癌行ESD+TLDG会延长TLDG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但不影响近期疗效;早期胃癌ESD后≤21 d行TLDG与>21 d行TLDG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 安全性 近期疗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辅助近端胃癌切除与近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近端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相比,实验组患者明显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且中出血良更少,组间两两对比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大多为治疗显效,无效患者仅1例,且并无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高达93.3%,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仅60%,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26.7%。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应用腹腔辅助近端胃癌切除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手术时间短,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术后也利于患者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使手术效果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切除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近端切除,值得推广。

  • 标签: 近端切除术 腹腔镜 全胃切除术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与开腹子宫切除治疗效果,并观察不同手术方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 120例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选择腹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值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卵巢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选择腹腔子宫治疗有助于保护患者卵巢功能,且手术损伤较小,如果判断无腹腔手术禁忌者首选腹腔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子宫全切除术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的日间手术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妇科日间手术中心行腹腔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患者6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中患者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时间为(106±27)min,中出血量为(137±36)mL,无中大出血、抢救和盆腔脏器损伤。术后24 h 尿量为(1 207±163)mL;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术后满意度达96.67%,满意度评分为(98.37±0.76)分。结论对腹腔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的日间手术快速康复护理,可使手术顺利实施,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日间手术 腹腔镜检查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 子宫 子宫附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子宫切除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腔子宫切除患者。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子宫切除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收治78例腹腔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展开分析,以奇偶数字表分组,记作对比组、研究组,单组例数39例,分别采用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比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与对比组(17.94%)比较,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2.56%)更低(P<0.05);治疗前,2组盆底功能恢复相关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比组,盆底肌纤维收缩压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腹腔子宫切除后患者中,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可显著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促使盆底功能恢复。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肌锻炼 生物反馈电刺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切除腹腔辅助根治性切除用于胃癌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36例胃癌患者为样本,就诊时间2005年7月-2014年7月,随机分组,A组腹腔辅助切除,B组开腹切除。结果: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中出血量及吻合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及肠梗阻风险低于B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腹腔辅助切除,可缩短术后吻合时间,出血少促进术后排气,安全高效。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治疗 胃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子宫切除子宫体积<14孕周的良性子宫疾病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分为经脐单孔组21例、多孔组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标本取出时间、中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组织碎屑脱落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1 天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中组织碎屑脱落率为0.00%(0/21),低于多孔组的100.00%(18/18)(χ2=39.00,P<0.001);单孔组手术时间[(74.20±9.15)min]长于多孔组[(62.90±6.20)min](t=3.323,P<0.05);单孔组标本取出时间[(11.10±2.33)min]、切口缝合时间[(3.90±0.88)min]长于多孔组的(4.90±0.88)min和(2.90±0.74)mi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0.386,均P<0.05);两组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第1 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14孕周子宫良性疾病腹腔子宫切除,经脐单孔可取得与多孔手术相当的近期手术效果,并可杜绝组织播散导致的远期并发症。

  • 标签: 子宫疾病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时间 失血,手术 疼痛,手术后 住院时间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切除,观察组实施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分析胃肠道蠕动、失血总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胃肠道蠕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出血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效果确切,可减少中出血,减少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巨大子宫肌瘤 治疗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确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中,择取资料完备的100例进行研究。按照盲选法将抽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子宫切除,其包含患者5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阴式子宫切除,其包含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观察,且记录其恢复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指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差异显著(P<0.05);从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选取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对患者的创伤,促进其术后康复进度,规避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选用。

  • 标签: 腹腔镜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巨大子宫肌瘤 术后并发症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在腹腔子宫切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腹腔子宫切除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中体温、拔管时间、麻醉复苏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体温为(36.59±0.23)℃,高于对照组的(35.6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时间分别为(27.05±6.14)、(25.15±6.0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6.46±6.59)、(33.86±6.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腹腔子宫切除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体温,促进术后苏醒,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保温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术后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子宫切除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腹腔子宫切除患者7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14±3.47)h、进食时间(6.09±0.76)h、住院时间(3.79±0.89)d、住院费用(9763.35±121.44)元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胆囊切除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在行手术并给与全面的护理配合,手术护理配合的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其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是最重要的。结果 120例老年患者在接受腹腔胆囊切除治疗,其中有2例老年患者切口感染,比例为1.67%,1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比例为0.83%,3例老年患者转开腹切除胆囊,比例为2.5%,1例老年患者发生二次缝合止血,比例为0.83%,2例老年患者腹壁戳孔出血,比例为1.67%。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之后,老年患者出现的这些症状消失,伤口也完全愈合。结论 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切口细微、创伤性小、经济高的特点,并且治疗效果准确,在行手术时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下 胆囊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胆囊切除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在行手术并给与全面的护理配合,手术护理配合的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其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是最重要的。结果 120例老年患者在接受腹腔胆囊切除治疗,其中有2例老年患者切口感染,比例为1.67%,1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比例为0.83%,3例老年患者转开腹切除胆囊,比例为2.5%,1例老年患者发生二次缝合止血,比例为0.83%,2例老年患者腹壁戳孔出血,比例为1.67%。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之后,老年患者出现的这些症状消失,伤口也完全愈合。结论 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切口细微、创伤性小、经济高的特点,并且治疗效果准确,在行手术时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下 胆囊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