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行鼻塞式CPAP治疗的新生儿77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39例和循证护理组38例。记录两组新生儿护理后CPA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常规护理组患儿CPA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0.8%(12/39),显著高于循证护理组7.9%(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率为59.0%(23/39),显著低于循证护理组92.1%(3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鼻塞式CPAP治疗的新生儿予以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循证护理 婴儿 新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儿均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开展分组处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显著低于对照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21.88%(7/32);护理后研究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各项血气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新生儿;研究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为96.77%(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81.25%(26/32),P

  • 标签: 细节护理管理 新生儿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儿均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根据随机原则开展分组处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显著低于对照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21.88%(7/32);护理后研究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各项血气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新生儿;研究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为96.77%(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81.25%(26/32),P

  • 标签: 细节护理管理 新生儿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患儿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比较,有差异(P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持续正压通气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46例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法,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相关指标评分、睡眠呼吸指标及血糖、血压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呼吸暂停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嗜睡评分为,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使用持续正压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呼吸暂停次数与时间,改善嗜睡情况、降低血压、血糖指标,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儿分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正压通气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氧暴露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2019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逐渐在全球大规模流行,其重症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或ARDS,因此如何选择呼吸支持技术成为临床热点之一。无创正压通气(NPPV)和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已先后在临床推广多年,在COVID-19疫情期间救治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基于患者病情、设备资源、医护团队和感控等因素不同,怎样优化技术选择、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风险尚存在不同意见。本文拟就COVID-19重症患者NPPV和HFNC合理应用分享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OPD合并OSAHS的重叠综合征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应用BiPAP治疗,对照组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多导睡眠监测(PSG)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3.80%,显著低于对照组25.87%(P﹤0.05)。结论BiPAP治疗COPD合并OSAHS较CPAP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值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护理组和对比组2组,其中对比组有4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综合治疗措施,并持续通过导管进行吸氧;而护理组40例患者接受双水平正压通气护理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和期间的症状变化,比较皮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以及最大通气量等指标结果通过分析护理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比对比组更加明显;且护理组在治疗前后患者的参数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进行辅助通气对于治疗哮喘具有较好疗效,同时做好BiPAP护理工作对于治疗重症哮喘具有重要意义,保证哮喘治疗处于安全状态

  • 标签: 哮喘治疗 哮喘护理 呼吸 人工
  • 简介: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iPAP通气治疗。结果8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有效率达942%,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罩或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同时有助于呼吸肌疲劳的恢复。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 COPD 合并症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正压通气(NCPAP)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儿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呼吸衰竭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面罩給氧的方式,治疗组采用鼻塞CPAP,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与血气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塞CPAP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简易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在抢救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2007年6月~2011年10月有呼吸窘迫的住院新生儿,在保暖、清理呼吸、保持呼吸通畅、防治感染、预防出血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自制简易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加强呼吸支持。结果57例呼吸窘迫患儿中,有效46例,放弃治疗7例,死亡4例,未发现明显气压伤等副反应。结论在基层医院,在没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没有呼吸机的情况下,采用自制简易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加强呼吸支持,可明显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成功率,值得基层医院借鉴。

  • 标签: 持续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33.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并发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行早期持续正压通气血气指标及预后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选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以及预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均较之前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PaCO2(47.30±6.10)mmHg、SaO2(92.56±6.36)%、PaO2(62.40±5.43)mmHg、PH(7.98±0.20)较对照组PaCO2(55.33±6.03)mmHg、SaO2(83.10±6.25)%、PaO2(78.50±5.53)mmHg、PH(7.31±0.22)更趋于正常指标,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16.67%)少于对照组(4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行早期持续正压通气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而目前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于OSA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作用尚存在较大争议,对于其具体机制亦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就CPAP对于OSA患者合并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作一述评。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率研究。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观察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最后将两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的有效人数为12(34.0%),显效人数为21(60.0%),无效人数为2(6.0%),总有效率为94.0%;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18(51.0%),显效人数为9(26.0%),无效人数为8(23.0%),总有效率为7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表明发现,观察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8例(23.0%),1~3个的有20例(57.0%),3个以上的有7例(20.0%),总发生率为77.0%,对照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3例(9.0%),1~3个的有18例(51.0%),3个以上的有14例(40.0%),总发生率为91%,在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症状,恢复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为呼吸衰竭新生儿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呼吸机治疗 新生儿 呼吸衰竭